大米界村:废弃矿区 莓茶满山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田育才
10月8日,记者驱车来到张家界市永定区茅岩河镇大米界村,沿着山路盘旋而上。
在海拔1200多米的山顶莓茶基地,10多位村民在忙碌着。这是一年之中莓茶采摘最后时节,采摘完这一茬,再采要等到明年4月。
“3年前,这里还是满目疮痍、寸草不生的采石区。”看着满山遍野新长出的莓茶枝条,村党支部书记覃利说。
大山深处的大米界村,农田稀少,山里蕴藏着丰富的铁矿。靠山吃山,上世纪90年代,村里开出第一个铁矿,后来发展到5个矿场,村里一半以上的家庭收入与采矿有关。
钱袋子鼓了,大米界村民却高兴不起来——山体破坏,植被损毁,水源污染。“村民富裕了,可代价太大了,绿水青山全没了。”覃利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6年,张家界市民政局帮扶工作队驻村,按下了采矿停止键。
采矿厂关停后,大米界村的出路在哪里?
“高山云雾,地大物博,村里海拔和土壤适合种植茶叶。”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杨远平告诉记者,经过考察,工作队支持村里发展莓茶产业,走生态发展的路子。
在张家界市民政局、交通银行张家界分行等后盾单位支持下,村里开展生态修复和土地复垦,在废弃的矿山上种植莓茶;加强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莓茶生产提供便利条件。
听说村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莓茶发展前景广阔,在外做旅游产业的村民覃一鑫有了回来创业的想法。
2016年,覃一鑫回村注册张家界中世生态药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建莓茶基地。在他带领下,村里成立莓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起莓茶加工厂,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莓茶产业。
“最初打算投资500万元,现在已投2000多万元。”覃一鑫告诉记者,随着承包面积扩大,他的投资一加再加。2017年500亩,现在达到了2100多亩,大米界村曾因采石而千疮百孔的山头重新披上了绿装。
贫困村民张忠诚过去开采铁矿石,钱没挣多少,却患上了呼吸道疾病。现在,他家15亩土地全部流转给莓茶基地,他还当上了基地务工小组长,月收入3000多元。“生活有了保障,看着满山的绿叶心里也舒畅。”他说。
村民杨顺群说,他和妻子在茶叶加工厂上班,今年4月至今,两人收入已超过4万元。合作社分红,一年还有2万元。
好山好水出好茶。1200多米的海拔,让大米界生产的莓茶品质特别好。覃一鑫告诉记者,其公司借助电商、社交媒体等新零售模式,线上、线下结合,打造“大米界雪茶”品牌。去年“大米界雪茶”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今年获得湖南农博会金奖,年销售额可达2000多万元。
“莓茶已成为茅岩河地区扶贫主打产业。”茅岩河镇党委书记胡玉亮介绍,以大米界莓茶种植基地为核心,已辐射带动周边10多个村发展莓茶,涉及农户500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