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 任彬彬
9月29日下午,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果展(2015-2020)在长沙开展。
近2000平方米的展馆内,工程机械与轨道交通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深海深地深空及新材料等4个展区的129件展品,集中展示了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5年多来的部分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让观众感受到湖南创新的蓬勃力量。
自创区是湖南科技创新的“试验田”和“领头雁”。在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指引下,以自创区为核心的湖南科技创新格局,在真抓实干中跨上了新台阶,为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省科技厅提供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保持14%以上的年均增速,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获国家科技奖励数量等持续增加,科技进步贡献率接近60%。国务院发布的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名单上,湖南科技创新工作已连续4年4次获表彰激励。
以优化创新生态为着力点,全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
共享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双方都能拿到财政补贴。这样的好事,已经让越来越多的湖南科研人尝到了甜头。
湖南时代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签订共享协议,节约仪器购置费近200万元,顺利完成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研究工作,今年两家单位还因此获得补贴近20万元。
据统计,我省实施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双向补贴政策两年来,全省科研设施和仪器使用率和开放共享率均大幅提高,共有210家单位领到了1434万元补贴。
这是我省推出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组合拳中的一招。良好的环境是科技创新的催化剂。5年来,我省从贯通创新创业全链条覆盖的科技创新政策和服务体系着手,招招聚焦,多招联动,超常速度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
我省完成了涉及高新技术、科技成果转化、长株潭自创区、科学技术奖励等内容的4部地方性法规的修订、制定,创新创业的法治保障进一步加强。推进了省级科研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管理等改革,为科研人员松绑赋能。建设了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让科技成果转化的道路更畅通。
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即研发投入强度,是反映创新生态的重要指标。科技创新计划被整合为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省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30%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15年1.43%增长到接近2%。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大创新主体全覆盖的研发奖补政策,共发放奖补金约18亿元。
科技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培育和引进力度越来越大。我省以“芙蓉人才行动计划”为指引,实施长株潭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省科技领军人才、湖湘青年英才等人才计划,引进高水平创新团队70余个、高层次专家1100多名,目前在湘两院院士达到69名。
自然科学基金是支持基础研究的摇篮。我省不仅首批加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还持续加大投入,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规模从2015年的2700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2.4亿元,增长近8倍。
以问题为导向,集中资源解决关键技术需求
21世纪是地下空间大开发的时代,面临超深、超大、超长或者高原、高寒、深地、深海的技术难题,挑战人类现有技术极限。
9月27日,最大开挖直径达16.07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长沙第一产业园下线,再创我国新纪录。这是2017年省科技重大专项“超大直径掘进装备研制与应用”支持下全面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又在去年省科技重大专项“超级地下工程智能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支持下成功实现了产业化。湖南科技创新的“超级家族”,又添新名片。
省科技重大专项是我省科技创新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推动我省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十三五”以来,紧扣2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布局超级地下工程装备等省科技重大专项24个、战略新兴产业技术攻关项目340个,加强信息化、智能化、清洁化、数字化技术应用,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随着财政科技投入的持续增长,如何把钱用到点子上?从“十三五”期间我省科技创新计划管理改革来看,不仅是省科技重大专项,还是省重点研发计划、省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引领计划等,都更加突出了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更加突出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项目评审也从“相马”向“赛马”转变,支持方向从“谁申报、支持谁”向“需要什么、创新什么”转变,提升了科技创新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持续的创新投入,一批重大成果涌现。
全球最长臂架泵车、最大吨位履带起重机、“海牛”深海钻机、“鲲龙2000”采矿车等大国重器,担起重任。
基于国产飞腾CPU的安全自助终端、自主可控高性能图形处理器、全国产固态硬盘控制芯片等多项重点技术,为我国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IGBT芯片等关键技术,占据轨道交通领域制高点。
超高强度钢材、高性能沥青基碳材料、第三代碳化硅纤维、深海深空用高性能钛合金和部件等一批新材料,突破了“卡脖子”技术。
……
“十三五”期间,我省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项目达到87项,且近3年连续有主持项目(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团队)。
以自创区为核心,做大做强科技创新基地
走进长沙高新区,新的标志性项目——中联智慧产业城“一天一个样”。整个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1000亿元,创造劳动就业岗位3万个以上,带动上下游年收入达500亿元以上。在株洲高新区和湘潭高新区,今年开工就达产的新企业达到两位数,只争朝夕往前奔。
经过5年的先行先试,以长沙、株洲、湘潭三家国家级高新区为基础建设的自创区,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和2014年获批建设时相比,截至2019年,自创区技工贸总收入达2.12万亿元,增长2.26倍;高新技术企业达3030家,增长2.5倍;研发投入强度达3.4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47个百分点;新增两院院士18人、国家重点实验室6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60%。
“科创谷”“动力谷”“智造谷”特色优势凸显。长沙高新区、湘潭高新区全国综合排名由2016年的第16位和第80位提升至第12位和第66位,株洲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由第24位提升至第19位。高企数量、技术合同交易额分别超过全省的6成和8成。
可喜的是,自创区获国家奖励调扩区,将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与马栏山视频文创园“两山”纳入核心区,26个园区纳入拓展区。在自创区的辐射带动下,全省科技创新基地从一个核心区扩大到多个区域中心区。不同层次的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和创新型城市及县市等,各占一方高地,实现了全省14个市州覆盖。
“十三五”期间,越来越多的地区加入到创新示范行列。郴州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致力探索“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的“中国经验”。株洲、衡阳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浏阳、湘阴、资兴获批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同时,我省也启动了14个创新型县市区培育建设。
省科技厅介绍,目前湖南拥有国家高新区已达8家、省级高新区达到36家。在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增长率的最新排名中,我省居全国第2位,6家国家高新区在全国的排位实现提升。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5年1817家发展到去年6287家,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