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经济大突围:交通协奏曲

2020-09-28 18:14:0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苏滨] [编辑:刘茜]
字体:【

(蒙华铁路平江段,蒙华铁路的修建打破了平江无铁路的历史。)

苏滨

曾经无高速、无铁路、无高等级公路,闭塞的交通令平江经济如蜗牛般前行。而近几年来,随着蒙华铁路的开通,京珠、武深、平益等高速在境内逐步形成“两纵一横”的高速格局,平江经济大步提振,在贫困大县成功摘帽后,在由贫转强的华丽蜕变中,正在促成平江经济突围的“关键一跃”。

激活:农产品走出大山

50岁的张真友一家世居幕阜山麓,与虹桥镇尽管相隔仅几公里路,但由于山势陡峭,只有一条泥沙路通往山下,闭塞的交通令贫困的阴影久久笼罩于此地,张真友也因此沦为贫困户。2015年,在外打工返乡的张真友试着开辟了一亩田的菜地,专种马齿苋。他的想法是,马齿苋可以晒成干菜去卖,不像普通蔬菜讲究新鲜的问题。果然,他一试成功,当年便纯赚5000元。

这给了张真友不小的鼓舞,山上空气质量好,水质更好,种有机蔬菜是一条出路,然而他的心情十分忐忑。“那时的路不但窄,而且是一条泥沙混杂的路,下雨天到处都是深深的车辙,连摩托都不好走。”

幸运的是,张真友终于迎来了他一直心心念念的利好消息,2018年起,平江县正逐步实现通组公路全覆盖。2019年,张真友所在的幕阜新村4组的通山公路也顺利完成硬化。

路好走了,他觉得机会来了,便一口气搞了七八个菜棚,种上了各种时令蔬菜,当年就盈利6万多元。

“水泥路修通了,下山很方便,就能保证蔬菜新鲜。”张真友有一台三轮车,平常每天把收摘的蔬菜送到平江十中和天岳中学,“由于我施用的牛羊粪便等农肥,天然无害,吃起来特别甜,所以山下的老乡也开车上来买,还把能保藏的瓜果等寄给在深圳、长沙等在外地打工的子女。”

“今年上半年我就赚了4万多块了。”从记者进门,他就一直乐呵呵地笑着,特别感染人,“最大的想法是在县城开个直销店,让城里人也能吃到我的有机蔬菜。”他告诉记者。

离张真友所在的幕阜新村几十公里路程的童市镇合旺村,也因为道路的改善而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合旺村广生组在一个偏僻山冲的尽头,一条崭新的水泥路傍山而建,旁边的小溪顺势流淌。

广生组的水泥路是2019年底才修通的,这里群山簇拥,昼夜温差大,对梨树的生长十分有利,结出的梨子又甜又脆,水份很足。村民钟掌文看中了这个产业,早2年就搞了个梨园。“我的梨园去年就挂果了,可那时还是泥巴路,路上的石头都好大一个,车子根本进不来,游客进来要走几里路,十分不便。”

钟掌文的梨园是靠游客自己采摘的方式销售,泥巴路让不少想吃新鲜水果的游客望而却步,那时他常常担心错过采摘时节梨子会烂在地里,“今年水泥路通了,车子可以直接开到果园,再也不用担心销售了。我初步算了一下,今年纯赚2万块钱没点问题。”

路通了,整个村庄也被唤醒。据童市镇副镇长曾嫩江介绍,在广生组,光黄花梨树就种了175亩,家家户户都种上了各种水果树,成了名副其实的“果树村”,乡村游的一个新亮点。

张真友与钟掌文的致富故事只是无数勤劳的平江人民“靠路思变”的一个缩影。平江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沅江告诉记者,在2018年到2019年期间,平江县共硬化农村自然村落水泥路面里程达1181公里,打通了山区经济的任督二脉。从前的偏远贫困山区,因道路通畅而拉近,农庄、果园、合作社等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茶油、水果、干菜等老百姓手中的土特产纷纷走出大山,这些小微企业正渐渐激发平江山区的经济活力。

(武深高速平江段,是平江南下粤港澳、北上武汉北京的快捷通道。)

催生:旅游产业聚集加速

2014年,武深高速还在建设之中,高速公路带来时空转换,使得“长沙后花园”、“一小时经济圈”等概念在平江热了起来。

平江县安定镇瞄准了这一契机,在高速出口处一块荒山,规划了一个几平方公里的文化旅游产业园,这个产业园是全县80%的旅游景区的必经之地。很快,良好区位优势吸引了多家企业入驻,这个“高速拉来的园区”被众多商家瞩目。

余朝辉是在外打拼的平江人,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商机,经过多次考察和商谈,2015年6月,一个带有体验式概念的水上乐园迅速在园区投入运行。运行伊始,武深高速车水马龙,长沙以及湘鄂赣周边游客直奔平江,排长龙买票的盛况屡见不鲜,入园游客高峰时期日接待量曾达1.8万人次。

原来的荒山焕发了新活力。余朝辉告诉记者,亚马逊水上乐园的落地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此后每年都能安排劳动力200多人,其中精准扶贫户占25%,每年发放劳务工资300多万元,同时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户从事相关产业。

2017年9月,该公司再次布局亚马逊二期项目,打造一个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产品新模式,形成有特色的大型旅游景区。目前,白鹭湖度假区及炊烟里民俗风情街已顺利开发,入驻产业园的企业已达10余家。“该项目的综合开发,能更好地起到带动一方产业,带活一方经济的良好效应。”余朝辉告诉记者。

如果说,余朝辉敢于落子文化旅游产业园,是因“高速概念”而卡位于此的话,而2006年就已开发建成的石牛寨景区,更是因武深高速通车后带来的巨大客流量而焕发魅力。

(平汝高速至天岳幕阜山景区的通景公路,其建设对增强高速公路辐射功能,助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而链接主干道的“通景公路”的开通最终令石牛寨景区成为平江旅游业的旗帜之一。

平江旅游业近几年发展十分迅猛,然而,通往景区的公路却一时没有跟上步伐,许多景区就如散落各地的孤岛,游客“望路兴叹”。对此,石牛寨景区的谭洲感触颇深,“2015年我刚来石牛寨的时候,道路全是砂石和坑。节假日经常拥堵,有时一直堵到了龙门。由于路窄,经常还有游客把车开到田渠里。”他告诉记者,“后来,政府为了促进石牛寨的发展,修建了龙石公路,不仅节省了游客的出行时间,缓解了节假日道路拥堵,游客的出行体验比从前提高了很多。”

谭洲所说的龙石公路建设,源于2016年平江“旅游旺县”的战略实施。平江交通部门服务战略设计,推动景区与主干道之间的无缝对接,相继完成幕阜宾馆至一峰尖、幕阜宾馆至老龙沟、伍市至东山寺、连云山门楼至仙托景区、S308至连云山漂流、S308至沱龙峡漂流、S308至纯溪小镇等7条旅游公路,共计210公里的“白改黑”道路建设;还有总投资3.8亿元的幕阜山上山公路、思福公路等旅游公路正在推进建设;重点打造了杜甫诗词之路、加义红色记忆之路、安定至福寿山樱花大道等特色旅游公路。

记者了解到,以石牛寨景区为例,“通景公路”的建设对于景区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而景区的发展也推动了周边经济的强劲发展。据了解,周边农户从事住宿、餐饮、土特产生产销售等与旅游相关产业已达到几千家,辐射范围涵盖省道202沿线、江西修水县大桥镇、平江县虹桥镇,呈现了“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发展局面。

平江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杜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交通的改善催生了旅游业大架构的塑造,“两纵一横”的高速格局,使得平江旅游的辐射能力已扩展到长沙、湘潭、武汉以及鄂赣边区等区域。而S202、“旅游公路”的提质改造,使得众多业态丰富的旅游景点有效聚集在其周边区域。目前,仅在S202周边,就聚集了15个对外开放经营景区,累计总投资达75亿元,S202成了名副其实的“旅游路”、“富民路”。

(平江大桥村李家背至小田公路,对改善农村公路通行状况,刺激旅游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底气:来自重构的区位优势

1995年,20出头的余常勇也成了“南飞雁”,他的身份是平江一家石膏板企业驻穗业务员。

彼时,由于平江的石膏材料出众,一直以来石膏制品企业经营者众多,在平江最早形成产业规模。然而,那时境内道路基本上是狭窄的泥巴路,闭塞的交通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企业家们纷纷“逃离”家乡,奔赴沿海和北上广深等一线大都市再创业。

城镇化和房地产业在国内高歌猛进,同时成就了平江的石膏板企业,据该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平江将近有15余万人从事相关工作,成就了3万余名大大小小的行业商人,每年创造着400多亿元的产值。

作为过去在平江最具规模的产业,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局面。产业萎缩、人才流失、资金流失,“逃离平江”,交通问题成了立在企业家们面前最大的壁垒。

空前的建设力度打破这个壁垒。不仅仅是高速、铁路让平江的经济触角能迅速延伸至国内外,还有境内主干道的提质升级改造,使得经济内循环变得更加畅通和有效率。据了解,S316龙门至石牛寨、S316城关至童市公路、S322梅仙至范固、S208余坪至市里、S202安定至福寿山、G106三合至长冲等6条干线完成了提质升级改造;S201加义至芦头林场正在建设;G536青冲至伍市二期工程、S316童市至长庆、S316石牛寨至长庆、S206过大洲梅仙余坪集镇道路等4个项目今年即将启动建设;长庆至南江、南江至岳阳2个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虹桥至加义正在做前期工作。投入资金3.04亿元完成S202安定至龙门、G106安定至浏阳公路提质升级改造。平汝高速南江互通至幕阜山游客中心一级公路和李家背至小田等2条非国省干线已建成通车。日新月异的交通正撬动平江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

余常勇所服务的厂家就是“逃离平江”的企业之一。1998年,骑着单车跑业务的余常勇成立了自己的石膏建材科技公司。他一改过去石膏建材行业粗放的发展模式,逐步成为业界佼佼者。“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在广东的生产基地已无法满足需求,由于地皮等因素的影响,工厂无法扩大规模,产品工业化受到制约,很多订单接不了。”余常勇也想到了撤离。

(钟虹公路城关至童市段,该公路的通车对县域交通网络一体化完善有重要意义。)

交通的巨变,重构了平江的区位优势,也激发了平江对工业项目建设的重新审视,食品、石膏建材、云母等成为平江工业的主导产业,促成这些平江传统优势产业的回归,也契合了湖南省发出的“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号召。

“墙外正香”的石膏建材行业引起了平江县委县政府的注意。2017年,在一次广东平江商会见面会上,有着浓厚家乡情怀的余常勇与平江县政府主要领导一拍即合,毅然决定回乡“第二次创业”。

余常勇说,再次回归家乡,除了自己的乡土情怀,交通的巨大变化是其敢于返回家乡再创业最重要原因,他多次考察落户地点——平江高新技术开发区,了解到其区位优势已十分明显。“园区水运、铁路、高速的等物流的便捷是我最为青睐的,我算了一下,在这里物流成本降低了5%到10%左右,比如平江以北地区客户,运程就减了800公里。”

余常勇还告诉记者,作为石膏建材行业最大的企业之一,由于他的企业落户平江,带来了七个配套企业同时落户于此,“我这儿就自然形成了行业产业链闭环,减轻了政府招商成本。”他还介绍,今年他的企业和这几个企业就可以完成一个多亿的产值。

在平江,像余常勇一样回乡创业的企业家并非孤例。平江高新技术开发区办公室主任向阳告诉记者,近年来,平江县正全力加快推出工业发展举措,持续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近三年,该园区共引进产业项目92个,引资总额170.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多亿元,产业建设渐入高潮。

“交通带来的区位优势是企业家们最为关注的方面,工业园是京珠高速和平益高速的交汇点,其优势非常突出。”向阳说。“这也是我们招商引资以及进行产业布局的底气。”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