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脱贫看桂东】帮一人就业 助全家脱贫

2020-09-28 08:47:4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颜石敦 陈志杰 陈应时 郭俊利] [编辑:印奕帆]
字体:【

帮一人就业 助全家脱贫

桂东县人社局包车送农民工返岗就业。(图片由桂东县委宣传部提供)

颜石敦 陈志杰 陈应时 郭俊利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稳就业,脱贫更有底气,才能确保脱贫不返贫。

桂东县坚持就业扶贫增收入、技能扶贫强素质工作思路,通过拓展“线上+线下”就业渠道,大力实施5个“1000人计划”等,确保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充分就业,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

截至目前,全县16467名贫困群众成功就业,其中县外就业9115人,县内就业7352人。

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助就业

9月8日,桂东县“就业超市”内人头攒动,墙上的LED大屏滚动播放就业信息。

“大姐,你下载这个‘桂东就业网’APP,在家也能查看招聘信息。” “就业超市”大厅,几名群众在县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张捷频指导下,用手机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

“桂东就业网”是该县为破解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求职难”创立的就业平台。该平台分电脑、手机两个操作端,包含就业管理、就业培训、招聘信息等模块,让群众足不出户、人不出村就能进行线上求职,远程视频面试。

“平台录入了我县10万余名劳动力的信息。”张捷频说,他们委托各乡镇、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及帮扶责任人采集劳动力现状、求职等信息,积极对接用工企业入驻“桂东就业网”,发布招聘需求。平台根据双方需求,“点对点”为贫困群众推送岗位信息。

据了解,目前“桂东就业网”入驻企业5829家,发布招聘信息51000多条,组织线上招聘会26场。目前,已有306名劳动力通过“桂东就业网”顺利就业。

今年32岁的曾凰通过“桂东就业网”,进入曹氏服装纺织公司做文员。以前,曾凰在外做过幼师、业务员,但家中小孩一直是她的牵挂。

今年3月,因疫情失业的她通过“桂东就业网”顺利就业,月工资2000多元,工作之余还能照顾家人。

线上平台“永不落幕”,线下送岗精准对接。为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桂东组建招聘小分队进村入户“送政策、送信息、送岗位”。深入开展“311”就业服务,即至少推荐3次岗位信息、1次免费技能培训和1次专项职业指导,建立健全精细化、长效化、制度化的就业帮扶工作机制,鼓励和引导群众走出去就业。

近年来,该县先后在县城、乡镇组织开展“留在家乡、建设家乡”送岗位下乡、“清凉一夏”送岗位下乡、“点亮万家灯火”暨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等38场主题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3520人。同时,积极与长株潭、广东等地企业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大力开展劳务协作扶贫。

疫情期间,如何确保异地务工人员返岗就业?桂东免费为他们提供点对点直通车服务。目前,累计包车17辆次输送381人到广东、江西、炎陵等地务工,打通异地务工人员返岗“最后一公里”。

此外,县里还鼓励乡镇、村(社区)紧密结合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及集中搬迁点管护,设立保安、保洁、保绿及河道、道路、森林管护等公益性岗位,安置1919名贫困劳动力就业。

多措并举,岗位送到家门口

白露时节,暑气渐消。走进增口创业园曹氏服装纺织公司扶贫车间,只见生产红红火火,工人们忙中有序,一件件牛仔裤整齐摆放……来自沤江镇侃大村的贫困群众黄丽平飞速地踩着缝纫机。

“如果没有这个工作,我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脱贫?”黄丽平说,丈夫去世,父母年老体弱,小孩还在上学,家里生活拮据。黄丽平心里一直纠结,“照看孩子就没了收入,出去打工挣钱孩子又没人管。”

2019年4月,黄丽平通过线下招聘会进入曹氏服装纺织公司扶贫车间务工,每个月工资3000多元,“看家赚钱两不误,生活有奔头!”黄丽平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桂东曹氏服装纺织公司是一家生产牛仔服装的企业,产品畅销国内外。2017年,公司投资在增口创业园成立扶贫车间。该公司负责人李志勇告诉我们,扶贫车间按“公司+贫困户”方式运营,目前吸纳490余人务工,其中180人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车间吸纳这么多贫困劳动力就业,这得益于县里出台的相关政策。”李志勇说。

桂东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就业扶贫车间(基地)扶持政策,助推扶贫车间发展,提升巩固脱贫。

2017年来,桂东县每年评选吸纳贫困户不低于10人且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至少1年以上的扶贫车间(基地),给予1万元至10万元不等的奖扶资金,鼓励县内企业为贫困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在该政策刺激下,目前全县建立扶贫车间(基地)68家,共吸纳1793名贫困户就业。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企业遇到供应链梗塞、资金短缺、订单不足等难题,面临减产或关停。为帮助企业稳岗就业,桂东县制定《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稳定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一次性就业补贴、稳岗补贴等18条促进劳动者就业的“干货”,落实减税降费措施和给予园区企业务工人员就业交通补贴,鼓励开发新岗位。“干货”政策措施助力全县317家企业稳定复工复产,疫情期间企业用工人数不减反增,新增就业1465人。

桂东县大塘镇金和顺扶贫车间,主要代加工数据线,原有40多名员工。“县里的帮扶政策让企业发展信心十足。”车间负责人说,今年6月,他追加投资200万元,加装6条生产线,增加就业岗位80个。

技能培训,一技在身稳脱贫

9月11日,桂东县锦园新材料有限公司扶贫车间机器轰鸣,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年逾不惑的龙溪村村民黄彩环在钻孔、绞线。“真没想到我能成为一名缝纫工人。”黄彩环说起前不久参加缝纫工培训仍然兴奋不已。

黄彩环一家曾是贫困户,她患有高血压、颈椎病,干不了重体力活,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全家就靠丈夫一个人撑着。“想找工作,但身体不好,又没有一技之长,处处碰壁。”6月中旬,她报名参加就业服务中心组织缝纫工技能培训。

“掌握一项好技能,才能奔小康。”10天的培训,黄彩环抱着这样的想法学得格外认真,老师讲的话她都一一详细记录下来,不懂就问,孜孜不倦。经考试合格,黄彩环领到培训证书,顺利进入锦园新材料公司扶贫车间工作。“在这里务工包中餐,月均工资2000多元,还能照顾家里。”黄彩环对这份工作很满意。

为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率,桂东县就业服务中心结合人才市场需求及当地产业发展需要,开设育婴员、缝纫工、厨师、计算机、养老护理、家政服务、保育员、茶叶制作加工等专业。县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建锋说,他们把课堂搬到社区、乡村,利用农闲时间进行培训,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学到技能。截至目前,全县培训贫困劳动力695人次,695人取得职业资格证,顺利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

在沤江镇一家早餐店见到55岁的唐寿军时,他和妻子在揉面,准备做酱肉包。此前,唐寿军家生活困难,他报名参加中式烹调师培训,经考试合格领到了中式烹调师证书。今年5月,唐寿军在镇上开了一家早餐店。他准备积累资金开饭店,招收贫困劳动力传授技能,走共同致富之路。

“桂东还与中国中铁签订劳务基地合作框架协议书,开展精准扶贫劳务输出,积极帮助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培训就业。”陈建锋介绍,2016年以来,中国中铁在该县大力实施“双100工程”、5个“1000人计划”,累计培训1947人次,安排486名贫困劳动力到项目基地务工,人均月工资超过5000元。

如今,贫困户学技能奔小康在桂东已成风尚,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可谓“培训一人、成才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