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扶贫一线】平江辣条有嚼头

2020-09-18 08:31:1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朱玉文] [编辑:夏博]
字体:【

一头连着资本市场,一头连着贫困农户

平江辣条有嚼头

开栏的话

日前,2020年省直新闻单位“记者在扶贫一线”活动启动。湖南日报社派出6名记者,分赴平江、炎陵、凤凰、龙山、通道、麻阳等地扶贫一线,参与、见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他们将深入田间地头,把笔墨、镜头、话筒对准扶贫工作现场,深入挖掘好的经验做法和基层先进典型,全面、立体、生动讲好脱贫故事。今天起,湖南日报推出“记者在扶贫一线”专栏,敬请关注。

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朱玉文

小小平江辣条,一头连着资本市场,一头连着贫困农户。

9月14日,平江县食品行业的佼佼者——华文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敲钟上市,正式登陆A股市场,成为今年湖南贫困县企业上市第一股。

华文食品专司小鱼,不做辣条,却是平江辣条产业的“升级版”。华文食品是一家集产销研于一体的现代化休闲食品企业,自主研发风味小鱼、风味豆干加工技术,主打产品是休闲零食劲仔小鱼。从企业高管到基层普工,大多数有辣条产业工作经历。

9月15日,在旺辉食品打工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方想辉,准时拿到上个月的工资,4600元。

辣条被誉为“国民零食”,而平江是辣条之乡。9月14日至15日,记者驱车百里,从平江县城到辣条大镇伍市镇,探访辣条产业。

方想辉今年50岁,在旺辉食品研发部从事质检工作已有2年,一个月4000多元工资,年终还有双薪。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旺辉食品上班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超过120人。

“126家辣条企业,200亿元的年产值,直接从业者6万多人,间接从业者超过10万人,辣条行业是平江贫困群众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平江县扶贫办主任叶剑芝对记者说,辣条行业是平江脱贫攻坚的“稳定器”。

一方面,辣条为平江脱贫攻坚建功;另一方面,平江辣条也受到外界质疑。媒体曝出问题企业和问题产品,却让整个平江辣条行业“买单”。

“56号公告对平江辣条行业影响巨大。”平江县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徐旺辉告诉记者。

去年1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第56号公告——“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明确对辣条类食品统一按照“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生产许可类别进行管理。

56号公告把辣条划成调味面制品,辣条成了主食,而此前湖南的地方标准是按照零食管理。辣条纳入主食后,不允许添加任何防腐剂,而零食则可以合理添加。

“不加防腐剂,很多企业的技术不达标,会淘汰一批;达标企业的技术改造,也会导致产品成本上升、退货率提高等问题。”徐旺辉表示,有多少辣条企业能在疫情之后突围,还是一个问号。

9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伍市镇。平江辣条龙头企业玉峰食品在该镇投资3000万元,建设平江辣条行业首个10万级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洁净车间。通俗地讲,就是用生产医用药剂的标准来做辣条。

记者换上工作服,经过二次消毒方才进入生产车间的参观走廊。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面粉等原材料开始,到最后成品,所有工艺流程都没有人手接触,车间卫生标准完全按照医用产品标准执行。

玉峰食品董事长张玉东告诉记者,该企业对原料标准进行了升级,采用天然面粉、非转基因食用油,不添加甜蜜素、安赛蜜、纽甜、阿斯巴甜等化学合成甜味剂,取消色素和化学合成的防腐剂。

“事实证明,消费者是买账的。”张玉东介绍,他们的产品是辣条中的“爱马仕”,价格高于市场同类产品30%,但依然不愁销路。“我们最初的产品,消费群体以农村中小学生为主,现在我们走进大型商超,主要消费群体变成大学生和白领。”张玉东说。

从业20年的张玉东有所思:平江辣条产业从野蛮生长开始,逐步过渡到自我规范、升级谋变的阶段,未来更要依靠科技加持。

“平江辣条在挫折中成长,多少困难也不会将辣条产业打垮,这像极了平江的脱贫攻坚。”叶剑芝感叹。

在平江县委书记汪涛看来,辣条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展现了平江人的智慧;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展现了平江人的胆识;直面困难,化危为机,展现了平江人的不屈精神。

辣条行业20年发展进程,其实就是平江人摆脱贫困的一种成功探索。

相关专题:记者在扶贫一线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