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先进风采】吴安华:一生所学 报效祖国

2020-09-11 06:40:1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段涵敏] [编辑:欧小雷]
字体:【

吴安华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辜鹏博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段涵敏

武汉坚守72天,随后又逆行驰援黑龙江省、吉林省、大连市等地抗疫数月,一共在抗疫一线“鏖战”135天。

这是58岁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专家吴安华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战绩。

最危险的战场上,总能出现这位老党员的身影。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吴安华教授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两项殊荣。9月9日,首届“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颁奖典礼暨庆祝第36个教师节大会上,他荣获首届“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特别奖。

“光荣属于过去,获奖就是起点,责任就是未来。”鲜花和掌声之后,吴安华仍如往日一样平静淡定。从颁奖现场回来,他一头扎进了人声鼎沸的门诊大厅,心心念念的还是他的病人,他的那片“责任田”。

一次次挺身而出,因为“守土有责”

时间回到1月21日中午,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派,吴安华独自一人登上了前往武汉的高铁,成为湖南逆行武汉抗疫第一人。

为什么是吴安华?

其实在业内,吴安华有一个“大咖”头衔: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主任委员。而在此之前,为人低调的吴安华曝光率低,并不为大众所知。

“当时以为只是去几天,拿了个小包就走了,在车站买了2个面包当午饭。”吴安华回忆。

下午4点抵达武汉,吴安华马上投入战斗。新冠肺炎是传染性疾病,首先要防止它在医院里扩散,要尽快制定出医院内新冠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指南。他和其他专家一起日夜奋战。1月22日,这个全国指南就发布了。

“我们提出,所有医护人员必须先培训再上岗。”吴安华说,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从全国赶来支援,队员们对于新的传染病防护不熟悉,再加上每天工作超负荷,容易被感染。

但前线的院感专业人才太少了。于是,他和其他专家一起,当起了“培训师”。为了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他每天都在赶场,午饭和晚饭都在车上解决,累了就靠着眯上十几分钟。事后统计,在武汉的72天,吴安华讲课102场,培训了125支医疗队共14000多人。最多的1天,讲课7场,一共7个半小时,共培训9支医疗队、1182名医疗队员。

培训强度大、频次高,有工作人员建议,采取“放录像+课后提问”的方式培训,吴安华一口回绝,“讲课的互动性强,学习效果更佳。”无论多累,他都坚持面授。

因担心他的身体,甘肃省人民医院感控处处长张浩军提出替他几场,他婉拒,“你有你要站的岗,我有我要站的岗,大家都守土有责。”

“确实很累,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当时有个信念,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培训,让大家更好掌握防护知识,减少感染。”吴安华用行动实现了自己的承诺。他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们,构筑起了前线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墙,一起创造了“中国奇迹”:全国支援湖北医疗队员4.26万余人,无一人感染新冠病毒。

武汉战斗72天之后,“硬汉”吴安华并没有停下来。4月16日,从武汉凯旋解除隔离第一天,国家卫健委派他奔赴哈尔滨市,指导黑龙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5月10日他又奉命从哈尔滨市转战吉林省,指导舒兰市聚集性疫情防控。7月中下旬,辽宁省大连市突发聚集性疫情,身为全国学科带头人,他又义无反顾出征了。

其实吴安华身体并不是很好,曾因心梗放过3个支架,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但他总是把抢险救人放在第一位。1998年抗洪救灾,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2014年抗击埃博拉和禽流感疫情,每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他都主动请缨,冲锋在前。

不论是台前还是幕后,不变的是对初心的坚守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吴安华从幕后走到台前。而23年前,因为“事情总要有人做”,他从台前走到幕后。

1997年,吴安华的老师——中国医院院感专业奠基者之一、湘雅医院徐秀华教授找到正在当感染科医生的他,“希望你能转行去做院感工作。”

什么是院感?全称为医院感染控制专业,通俗地说就是预防感染。医院里有成千上万的病人,有的病极具传染性,院感工作就是采取严格措施,防止病菌传播。

若将临床救治比喻为刺向病毒的“矛”,院感便是那一副保护医护人员与患者的“盾”。与临床医生相比,院感工作属于“幕后”,每天就是和一些肉眼见不到的细菌、病毒、真菌打交道。

如果转行,意味着吴安华要放弃临床医生的身份,放弃“名与利”。

“事情总要有人做。”没有豪言壮语,吴安华就这样服从安排,转行从事医院感染控制事业,并扎下根来。

“院感无小事。”吴安华常说,凡是涉及患者与医护人员安全的事都是大事。他仍坚持看门诊和临床会诊看病人。同事们称之为“临床情结”,但在他自己看来,是源于自己的“初心”。

“会诊是在向病人学习,提高医生的水平,所以要感谢病人。”吴安华解释,做院感要高度关注细节,除了治好病人,还要考虑为什么会感染?如何阻断传染途径?感染还可能会在哪里出现?这些问题的答案,都需要从患者身上去挖掘。他和他的团队,每年要临床会诊5000多人次,协助各科室病房解决高危病情,救病人于危难。

“我是一个有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一生所学,报效祖国,是医生的责任。”谈起工作,吴安华总有使不完的劲。

“我在外的日子里,母亲其实很担心。因为担心,她睡不好,还瘦了七八斤。这些担心,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我也是祖国的儿子,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救死扶伤,乃职责所系。”只有聊起自己86岁的母亲,这位朴实低调的平民英雄才会情绪波动,目光中闪耀着一片赤诚之心。

相关专题:以国之名,向抗疫英雄致敬!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