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胜利——决战决胜乡村述说】“凤凰涅槃”获新生

2020-09-10 06:37:06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9月7日,桂东县沙田镇大水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小朋友在幼儿园内玩耍。该幼儿园位于安置点内,可容纳240名小朋友就读。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傅聪 摄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 张洋银 华声在线记者 戴仲辉

霜重色浓,白露无痕。

9月7日,恰逢白露时节,郴州市桂东县沙田镇大水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肖康华的扶贫日记写到第1800页。翻开这些日记,往事一件件浮现在肖康华的脑海。

5年来,在工作队的带领下,通过实施整村易地搬迁、产业就业并重、多项民生保障政策落地等扶贫举措,大水村这个偏远山村“凤凰涅槃”获得新生。村民住上了新房,孩子们坐进了明亮宽敞的教室,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至2019年底,该村的贫困发生率从6年前的41.6%降至0.4%。

桂东是国家级贫困县和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大水村是深度贫困村。该村由原古岭、建林、云里3个村合并而成,全村833户2542人。

这里山高林密、道路崎岖,村民家分散在一个个山头,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生产生活困难。

2015年10月9日,由肖康华带队的郴州市直机关驻村扶贫工作队正式进驻大水村。至今,队员已更换14批,队长肖康华一直在坚守。村民笑称他:铁打的肖队,流水的兵。5年时间里,肖康华带领工作队走遍大水村每一个组、每一户贫困户,弯曲蜿蜒的小山路上沉淀着他们的足迹和汗水,换来了村民日渐富裕的幸福生活。

记者走进大水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青砖白墙的一排排六层楼房干净整洁,宽敞平坦的柏油马路穿村而过,村子周边,工厂、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配套齐全,村民生产生活极为方便。

50岁的李福雄是易地搬迁直接受益的贫困户之一,中年丧偶的她,以前独自带着3个女儿寄居在亲戚家,四处打零工维持生计。2017年,肖康华获悉情况后,多次上门走访,向她解释易地搬迁政策,动员其搬迁。如今,李福雄一家住上三室一厅的房子,今年夏天,最小的孩子如愿收到了南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现在,我家老大和老二当老师,我就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上班,不仅能照顾家里,还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这样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李福雄心里满是感激。

2017年底,周江村安置点交付使用,大水村833户村民陆续搬入新居。

搬得出,还须稳得住、能致富。工作队在安置点引进嘉业电子等扶贫车间,让搬迁群众就近上班。引导群众开展种植、养殖。还在周边发展起“飞地经济”,在耕地和复垦的土地上改种杉木,杉树下种植中药材,让绝大多数搬迁户有自家的产业。

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肖康华发动群众在杉树下种植七叶一枝花,年亩产效益达5万元以上。目前,全村种植七叶一枝花70多亩,带动40多户贫困户脱贫。

村民张福荣满怀感激地向记者讲述她与丈夫从无到有,从养殖一头母猪到现在拥有专业猪舍,圈养近50头猪的故事。“特别感谢扶贫工作队,尤其是肖队长,如果不是他的鼓励和帮助,可能我现在还在外地打工。”脸上挂着淳朴笑容的她告诉记者,如今的养猪场每年可为她带来近7万元的收入。

■记者手记

“舍我其谁,脱贫至上”

张洋银 戴仲辉

5年驻村扶贫,10余本扶贫日记,15万公里汽车里程,见证了肖康华在大水村的不平凡岁月。

从大水村到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25公里的距离,他已记不清奔波了多少趟;从2015年贫困发生率41.6%到2019年底的0.4%;从2015年村民人均年收入2400元到去年的8700元……3天的采访时间里,记者见证了扶贫工作队的工作成绩,也切身感受到作为扶贫工作队队长的肖康华在群众心中的分量。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诚如肖康华2017年底在扶贫日记本中写的,他将5年的风华青春奉献在这片热土上,抱着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决心,展示的是驻村工作队队长的责任与担当,更是初心与使命。

妻子临产不能陪同,孩子生日不在身边。翻阅他的扶贫日记,许多的不容易令人动容。于家人,他更多的是愧疚和牵挂;于贫困户,他倾注的是“舍我其谁,脱贫至上”的决心。

相关专题:走向胜利——决战决胜乡村述说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