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在这里再起航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准扶贫结硕果
古香古色的学院大门。
学院对贫困学子开展贫困资助政策宣讲活动。
学院开展“青春闪耀扶贫路”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学院行知广场。(本版图片由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提供)
■ 彭国军 吴雅敏 张 樱
前 言
2020年,是一个值得铭记和感恩的年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一个月的中考、高考、高职“专升本”录取工作,牵动着亿万民众的心,这是各方瞩目的“中国时间”。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十年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的收官之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各种挑战下,教育人如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步伐?如何应对特殊时期的教育要求?这是一场战役,也是一次大考。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南财工职院”)无畏考验,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
日前,2020年我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招生录取工作结束。湖南财工职院录取人数创历史新高,共有541名学生被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工学院等本科院校录取,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54名、获免试推荐资格学生52名(获技能竞赛省一等奖以上的学生),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茅。数据无言,却更有说服力。这是湖南财工职院办学实力的“硬核”彰显,也是对湖南财工职院践行初心使命、倾情精准扶贫的无上褒奖。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总会忠实地记录下奋斗者的足迹。湖南财工职院历年来是全省职业教育改革、精准扶贫的探路者、先行地。近五年来,该院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成绩斐然,毕业生专升本录取形势良好,并在精准扶贫方面做了大量有益探索,成果丰硕,是技能竞赛的“获奖大户”、专升本的“录取大户”、精准扶贫的“先进典型”。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这样生动的教育场景是如何创造的?其背后有着怎样的教育真情与办学智慧?
精耕细作
确保学生“学有优教”
“感谢学院对我的培养和帮助,让我能圆梦一本院校。”近日,湖南财工职院2017级财管2班学生小谢(化名),得知自己被心仪的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录取时激动地说。
小谢来自娄底涟源市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家中姐弟三人,父母在家务农和打点零工,收入微薄。“确定录取后我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里,全家人欣喜不已。”小谢动情地说,当初高考失利,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并没去复读,而是以第一志愿报考了湖南财工职院会计专业。“学院的会计专业是业内有口皆碑的王牌专业,既能学到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能通过专升本考试圆自己的‘本科梦’,毕业后能更好地就业,为家里多分担经济压力。”
“能够让更多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升入本科院校,是我们所期待看到的局面。因为所输送的学生在经历了本科院校的培养锻炼后,他们今后的就业保障、就业质量会更好,对于脱贫攻坚、阻断家庭贫困代际传递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湖南财工职院院长戴旻表示。
如何帮助学生实现心中的梦想?
“我会让学生制定一个学习目标:每期成绩保持在班上前十名之内,并把应考的证书都考下来。”小谢的班主任老师张芳说,“有了目标后,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高涨,学习成绩上升很快。今年,财管专业专升本的通过率达到了63%。”
“学院对专升本考试非常重视,专门遴选了优秀教师团队开设了免费培训班。培训老师教学方法紧贴考试,在短短一个月内,就让我们几乎掌握了三门考试考点上的全部知识。并根据往年的试卷,出了大量习题,全面提升了我们的应考能力。”小谢深有体会地说。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挑战显而易见,如何积极应对?院长戴旻介绍,为做好疫情影响下“专升本”工作,学院线上教学,突出“精”字,精益求精做好线上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进度不拖后、教学质量不降低”。开学复课工作突出“早”字,提前谋划、精心部署,做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无缝对接。学生考试期间突出“保”字,由院领导牵头各部门全程保驾护航,并租用大巴车为全院专升本考生统一送考。
“非常感谢学院为我们的付出!”2017级财管2班学生小陈(化名),今年被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录取。在他看来,这得益于学校“千方百计为学生专升本考试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老师24小时‘超长待机’,随时教授、随时解答。备考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学院的关怀。”小陈说。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只有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院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时刻将学生们的成长成才放在心上,才能打通育人育才‘最后一公里’,使学生们在专升本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湖南财工职院党委副书记兼会计系主任何万能表示,新生未到校前,学院就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告知每位学生专升本的渠道。到校一报到,在人手一本的《新生入学手册》中提供在校三年学习规划、专业教学计划,让学生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湖南财工职院专升本工作的又一项亮点举措。
近年来,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该院会计系率先开设了卓越会计师、卓越信息化工程师、注册会计师、卓越管理会计师、职高对口班等特色班级,单独编制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并自2011年起,开展了“会计成就人生,千日苦练成才”“构建诚信教育体系,打造厚德示范班”等系列活动,学生参与面达80%以上。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系部实训场所对学生免费开放,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的积极性高涨,技能水平大幅提高。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今年,该院共有52名毕业生因技能竞赛获省赛一等奖以上,获得专升本免试资格。在专升本考试中,被录取比高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平均录取率13.945个百分点,其中会计信息管理专业高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录取率23个百分点,2017级会计对口2班参考的14名学生,全部被湖南工学院录取,录取率达100%。在2020年“金平果”首次高职专业排行榜中,财务会计类专业总体排名全国第一、会计信息管理专业排名全国第二、会计专业排名全国第三。
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下足“绣花功夫”。该院每个班级除配备专职辅导员、学院副科以上联班领导外,还配备了一名思政专业创业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政、专业、创业的教育和辅导,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的学习、生活等进行一对一帮扶。同时将专升本通过率纳入思政专业创业指导教师、辅导员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
“没有一流的老师,就没有一流的学生。”何万能介绍,自2017年起,学院就率先实施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专业技能考核和竞赛,取得良好效果,得到了省教育厅的高度肯定,在全省进行广泛推广。会计系已建设9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1个会计信息管理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给每位学生配备了中华会计网校初级会计师考试资料包、专一网云上实训课程包,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学习访问量达180万多人次。同时,针对学生需求,李嘉佩、刘艳芬等辅导老师更是开启了直播、当起了“主播”,把“停课不停教”演绎成一段段温暖的生命记忆。
精准帮扶
确保学生“应学尽学”
“因为有‘阳光班’,我才能在湖南财工职院顺利完成学业,并考上本科院校。这里就是个温暖的大家庭,我现在更有信心用知识来改变命运!”如今,正在深圳富士康集团上班的2017级模具1班学生小肖(化名)自信而开朗。曾经,小肖因家庭经济困难差点辍学,是该院的“阳光班”让他能继续求学,并在今年顺利通过专升本考试考入湖南工学院。
小肖来自永州市新田县的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母亲10多年前已病故,父亲在外务工,收入低且不稳定。“由于家庭比较贫困,刚开始并没有参考的打算,而是选择先工作。后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与帮助下,参加了专升本考试。”小肖感动地说,“虽然白天上班、晚上学习很辛苦,但有了学院这样用心、用情、用力的帮扶,我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的呢!”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湖南财工职院党委书记高楚云表示,精准扶贫,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只要多用心、多用力,做实功、见真情、求实效,必定能助力更多贫困学生成就梦想、更多贫困家庭实现希望。
脚下的泥土有多厚,湖南财工职院对贫困学生的感情就有多深。在这里,像小肖这样的受益者不胜枚举。
“精准帮扶在学院不只是当作任务来对待,而是充满使命感地推动这项工作。”湖南财工职院副院长兼机电工程系主任胡智清介绍,为响应党和国家精准扶贫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早在2015年,学院就率先在机电工程系开办了 “阳光班”,招收来自贫困家庭、品学兼优的学生,为贫困家庭学生成长成才开通了“快车道”。
湖南财工职院的学生90%以上来自农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占比达30%以上。为此,该院党委班子成员“一对一”结对帮扶特困学生,每人每年都会拿出2000-3000元帮扶贫困学生。并在近400名相关专业学生中,择优录取了60人组成“阳光班”,他们均是城市“低保”和农村特困户或遭遇特殊变故等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资助内容为“四免”,即免学费、书籍费、住宿费及部分生活费,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万元。
“学院开办‘阳光班’的这一善举和义举,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热烈反响。”胡智清说,衡阳市各大企业了解到学院扶贫助学的义举后,纷纷表示将为这些学生提供帮助和勤工俭学或实习工作岗位。目前,众多企业已先后与学院“阳光班”签订了“订单班”等合作协议,学生还未毕业就被企业“预订一空”,同时,每个学期还会对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每人1000-2000元不等的奖学金。
值得称道的是,近年来,湖南财工职院秉持“培养一人、脱贫一户、造福一家”的精准扶贫理念,建立了完善的“奖、勤、助、免”资助体系,确保“一人一策、不漏一人”,并高度重视“精神脱贫”,让贫困学生不仅“站起来”,而且“走得远”。
“贫困家庭学生多半自卑和敏感,所以培养他们阳光向上的心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成为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小肖的班主任老师段宜学说,我们会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诉求,并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学生们有模具专业实习课,我经常去课堂观看实习过程,看到他们实习动手做好的工件,会抓住机会表扬他们,充分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让学生把理想安放,让思想生长。”
“说实话,当初选择报考湖南财工职院,就是因为‘阳光班’。”来自娄底市双峰县的刘科(化名),曾是该院2015级电器1班学生。他当年高考考了440多分(理科),完全可以直接读本科院校。但由于家庭贫困面临辍学的困境,他报考了湖南财工职院并在“阳光班”的帮扶下完成学业。2018年,他通过专升本考试考入了湖南工学院。今年,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作出了突出贡献,获评“湖南省普通高校百名优秀大学生党员”。
“从专科到本科,再到优秀党员,是湖南财工职院一项项对贫困学生的帮扶政策和悉心的关怀,给予了我机会与希望,让我不仅敢于向梦想挑战,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让我学会了感恩和回馈社会。我一定真诚地将爱心传递下去。”刘科感慨地说。今年毕业后,他选择回到了湖南财工职院任教。
精准施策
确保学生“升学畅通”
“我能顺利通过考试,多亏了学院和老师们!”日前,2017级机制2班的学生小雷(化名)得知自己被湖南工学院录取,心中难掩激动。这位来自郴州市临武县偏远山区的男孩,一直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山区,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刚开始我们还是挺担忧的。但学院的备考工作做得很实、很细、很到位,为我们参加专升本考试提供了强大助力。”小雷深有感触地说,“在日常的教学中,学院的老师不仅有‘火眼金睛’,还能‘点石成金’,很注意挖掘我们的学习潜力,点燃我们的‘小宇宙’。”
“辅导员是离学生最近的人,帮学生坚定信仰、找准方向是我们的职责。”小雷的辅导员老师刘元元说,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持久学习的活力,我们就要以陪伴者、支持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对学生给予“你能行”的信任、“我们在一起”的帮助和“静待花开”的期待。
“因材施教,精准施策,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这是湖南财工职院的教育共识。正是基于这样的初心,该院在学生的专升本方面作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全力打通学生升学渠道。
据湖南财工职院学生处处长邹欣云介绍,为催发学生内生发展动力,学院新生入学教育即分系、分专业开设了专业教育、大学生职业规划等讲座,引导学生确立符合自己的目标和远大理想。各部门联合协同抓学风建设,学生处、系部、辅导员坚持每天督查学生到课率三级考核,辅导员实行跟踪听课,并以读书节、技能节等多种形式,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态势。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欲茂其末,必深其根。”湖南财工职院教务处处长周斌说,为了帮助更多的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近年来,学院筑巢引凤,搭建平台,先后与南华大学、衡阳师范学院、湖南工学院、吉首大学、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等优质本科院校合作,就双方的优势专业专升本合作签订了协议,为学生打通了人才成长的通道。
同时,实行专本沟通,无缝衔接是有力抓手。该院通过加强与本科院校的沟通,共同磋商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取,对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时调整,实现了专、本教学的“无缝对接”,为学生的升学深造铺平了道路。
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实行分类教学是驱动引擎。该院对于有专升本意愿的学生,强化专升本考试课程的教学,并根据本科学士学位获取的条件,要求专升本学生必须通过英语A级考试。近年来,该院参加专升本考试学生,英语A级通过率达到100%,为学生的顺利升学按下“确认键”。
历史是奋斗者的足迹,未来是先行者的使命。专升本工作是当前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的一种举措,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接下来,湖南财工职院将以一种什么姿态来应对?
“高职专升本工作对于提高学院的办学水平,满足学院学生升入本科院校深造的愿望发挥着积极作用。学院将以此次成绩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三教改革’,为学生发展提供多种途径和选择,促就业、促学风、促教风,让‘人人出彩’在学院成为一种信仰。同时,学院会继续加大‘专升本’工作力度,通过‘专升本’选拔考试这一平台为本科院校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搭建高职学生学历提升立交桥。”该院党委书记高楚云坚定表示。
航向一经标定,航道无限广阔。我们一起期待,湖南财工职院为职业教育创造更多的“湖南财工经验”,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贡献更大的“湖南财工力量”!
观察札记
勾勒贫困学生未来的人生福地
职业教育是脱贫攻坚的主力军,更是防返贫的主体。职业院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脱贫攻坚中贡献更大力量?湖南财工职院树起了鲜活范例,给人深刻启迪。
“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是职业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承载着贫困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贫困学生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肩负着一个家庭摆脱贫困的希望,帮助他们升好学、就好业,是教育脱贫攻坚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近年来,正是为了不辜负每一位学生,尤其是贫困家庭学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这份期待,湖南财工职院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以答卷者的使命、奋斗者的自觉、赶考者的初心和先行者的担当,在让学生“好就业、就好业”的同时,还铺就了一条学生“专升本”的广阔道路,使学生有机会在更高更大的舞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点燃了他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并坚持做深、做实、做透教育精准扶贫的具体举措,充分发挥了教育扶贫治本功能、阻断家庭贫困代际传递的深远意义。从而让“知识改变命运”“教育点亮人生”成为生动的现实,让教育的价值、教育公平的意义在此熠熠闪光。
在湖南财工职院,我们体验到了职业教育应有的魅力和担当,感受到了贫困家庭学生因职业教育而带来的灵动和美好。不仅为学生撑起一方爱的晴空,让他们从容迎接斑斓岁月,更为他们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让他们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堪称勾勒贫困家庭学生未来的人生福地! (彭国军)
责编:欧小雷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