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农机“耕”出致富路

2020-08-09 07:03:4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曾玉玺 朱思琪 冯兵田 李远根] [编辑:潘华]
字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曾玉玺 通讯员 朱思琪 冯兵田 李远根

7月中旬的一天,天色渐暗,双峰县走马街镇高冲村稻田里蛙叫蝉鸣,彭国伟还在田里忙活,村口的灯光将他的身影拖得老长。

彭国伟今年46岁,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脱贫致富带头人,去年收入达40万元。然而数年前,他家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3年3月,正在广东东莞打工的彭国伟接到村委会主任宋鲜耀的电话:“国伟,村里有个农业项目,你回来种田吧!”听到消息,他立即收拾行李,辞职回到高冲村。

回到家乡的彭国伟干劲十足,当年便流转稻田108亩。由于时间仓促,经验不足,且缺乏农机设备,一年下来,彭国伟不仅亏光了积蓄,还倒欠几万元,“不是没技术,而是没有机械化。要赚钱,就必须走农业机械化的道路。”

2014年,彭国伟因项目失利欠债,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宋鲜耀成为他的帮扶责任人。他找到彭国伟,向他详细介绍了扶贫政策,鼓励他:“失败一次不要紧,响应党的好政策继续干。我是你的帮扶责任人,支持你到底。”

搭上精准扶贫“快车”,彭国伟从银行贷了5万元无息贷款,再加上从亲友处借来的钱,他买回来2台旋耕机、1台收割机,大刀阔斧干起来。2015年,他成立国伟家庭农场,技术扎实又有农机“帮忙”,稻田实现丰收,妻子和父母也帮忙养鸡种菜,农场逐渐走上正轨。

从“人力活”转变成“机械化”,彭国伟很快尝到甜头。他决定扩大种植规模,新流转农田400余亩,还带动周边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

“不少贫困户跟着国伟学技术,积累经验后,有些出来单干,有些成了农技好手。”宋鲜耀介绍,50岁的贫困村民胡跃辉帮彭国伟干了几年农活,2016年独自流转200多亩水田办农场;贫困村民肖燧茧在加入彭国伟的队伍前,对农机一窍不通,如今操作犁田机、抛秧机、插秧机样样行,成了村里的“农机高手”。

现在,彭国伟耕种的田达到2340亩,横跨走马街镇和梓门桥镇,并注册“石麒湾”品牌,专为北上广等大城市提供原生态食品。今年,彭国伟又购买2个农机作业监控终端,农机犁田、插秧多少亩,一看数据便知,机械化耕种更便利。

去年,彭国伟光荣入党。他感慨道:“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我的好生活。现在成了党员,我要更加努力干,回馈乡邻!”

相关专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