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将帅多才子

2020-07-31 08:18:0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甘建华] [编辑:夏博]
字体:【

胡林翼行书七言联

彭玉麟《墨梅图轴》

甘建华

晚清湘军能成就大事平定天下,除了“吃得苦、霸得蛮、扎硬寨、打死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层将帅大都出身书生,平时手不释卷,互相问难,砥砺前行,军营中始终弥漫着浓郁的读书治学氛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楹联,至曾左彭胡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与提升,后人迄今难以超迈这批湖湘前贤;他们的书法也是雍雍穆穆,神清气朗,洵洵有儒者君子之象。

祖籍衡阳西乡庙山唐福(今衡阳县渣江镇盐田桥)的曾氏兄弟,书风劲健刚拔,墨色饱满晶亮,竖起了一面承唐继宋明而刚柔相济的正书旗帜。观曾国藩“野色入簾初晃漾,幽禽窥户已间关”、曾国荃“王母祝词,且富且贵;姜子悦喜,宜人宜家”两联,均深得刚健俊美的精髓,气势连贯,雍容大方。世人对曾国藩的书法评价已经够高的了,认为可与同时代大书家包世臣、何绍基齐名。如单就这两幅作品而言,曾国荃甚至可能强于胞兄。马宗霍《霋岳楼笔谈》评其书法:“忠襄(曾国荃谥号)专意率更(欧阳询),腕空笔实,方整中有疏宕之美。书学虽不及文正(曾国藩谥号),书才或谓过之。”衡阳西南名刹岐山万寿寺“大雄宝殿”四个字,即曾国荃当年奉敕南来亲书。

胡林翼楷书七言联:“作诗得山水之助,评文合汉魏而论。”上联出自陆游诗句“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下联指明汉魏六朝是文学理论最发达的时代之一,不但阐明了作文评论的奥妙,而且书法遒健畅达,字正形美,可谓名臣不虚。

杨岳斌本善化(今长沙)人,但与衡州渊源甚深,早岁与彭玉麟应曾国藩之召,在石鼓嘴、筷子洲编练湘军水师,正所谓“长江不许大王雄,王濬楼船要建功”(彭玉麟《创立水军为肃清长江收复金陵计》)。其联曰:“碧海游龙观气象,丹凤仪峰著精神。”其书法“矫若游龙,疾若惊蛇”。

湘阴郭嵩焘与曾国藩岳麓书院同窗,亦为湘军创建者之一,曾官广东巡抚,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外使节。其人善书,楷行草隶皆能。联曰:“该覈衡旋,检会日月;斟酌彝鼎,含咀梅兰。”红色钱纹纸本特别醒目,联意深奥,笔法俊秀挺拔,典重矜持,大有谦谦鸿儒气派。考其尾署“玉池老人”,应为其晚年迫于压力称病辞归后作。郭嵩焘光绪十七年(1891年)病殁后,李鸿章曾上奏请宣付国史馆为其立传,并请赐谥号,但未获朝廷旨准,这对引导国人睁眼看世界的郭氏十分不公。

“官二代”曾纪泽是一个奋发有为的好青年,外交才干颇得朝野称颂。他自幼在父祖督导之下,勤习颜柳赵,尤工楷篆草,而立之年即成大家。据说他为人谦和敦厚,凡遇求书画篆刻者,有求必应。我得见的篆书联:“两岸晓虾千里草,万山胜雪九衢尘。”款署“逸斋仁兄大人正”,不知受赠者为何人。

有人夸赞左宗棠“身为武将,兼通文墨”,这话显然说得太低了。左氏少时即练书法,崇碑版,篆隶行草兼擅,笔力雄健,风格豪迈,楹联作品流传颇广,时人珍同拱璧,现代康有为、章太炎、符铸均有高评。马宗霍《霋岳楼笔谈》云:“文襄(左宗棠谥号)行书出清臣(颜真卿)、诚恳(柳公权),而稍参率更(欧阳询)。北碑亦时凑笔端,故肃括森立,劲中见厚。篆书则得笔于窪尊、浯台,不矜姿作势,自然苍挺。清代专以篆名家者,未能或之先也。”不知什么原因,这段话在网上错得十分离谱。我赏读的这堂行书四条屏,既凝重大气,又苍劲朴茂;既肃穆典雅,又险绝纵逸;既不出规范,又奇姿流美。经湖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书画鉴定组鉴定,已于1993年确认为国家二级文物。

以书生报国百战功高的彭玉麟,曾官太子少保、兵部尚书,是近代中国海军创始人,朝野清望无二,皇室亦极度尊崇。唐浩明老师曾写过《古今难寻奇男子》,我也写过《世间再无彭玉麟》。彭玉麟的楹联数量没有曾、左二公多,存世只有七八十副。“但因其才华横溢,性情率真,性格旷达,阅历深广,虽只是秀才出身,楹联却唾玉咳珠,多上乘之作,文学性和艺术水平极高,堪称一代名家,在近代中国楹联史上有相当地位。”(吕可夫《品读彭玉麟的楹联》)其书法堪称奇峭,《清史稿》称其“生平奏牍皆手裁”,“每出皆为世所传诵”。素工画法,兰入妙品,尤喜画梅,平生画了上万幅梅花,题了数百首咏梅诗,自谓“一生知己是梅花”。 彭玉麟梅花和郑板桥墨竹,被称为“清代书画双绝”。2008年11月初,央视播放的《寻宝》节目,藏家许金池一幅彭公墨梅图,在千余件选送的“宝物”中脱颖而出,荣膺“衡阳民间国宝”。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