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最美扶贫人】胡晓临:帮扶村民总关情

2020-07-03 22:44:0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谢添翼 彭世民 毛拔群 曹文龙] [编辑:夏博]
字体:【

华声在线7月3日讯(记者 谢添翼 通讯员 彭世民 毛拔群 曹文龙)今日上午,一条弯弯曲曲的机耕路,通向地处岳阳市平江县余坪镇大山深处的新庄村鸡笼组,身体结实的李君良正在种植药材吴茱萸的地里忙碌着。

“工作队说栽种三年后可以见成效,市场前景好,可以帮我们脱贫致富。你看我栽种的树长得多好!现在有的树苗已开始挂果,过两年就可以大面积收获了。”李君良指着树苗兴奋地说。

李君良说的工作队,便是新庄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胡晓临是一名医生,来自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他带领队员李文卫和黄建新以村为家,把村民当家人,把村务事当家务事,凭着细小入微的工作态度,用真心和真情攻克一个又一个贫困堡垒,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种植药材,栽下一株株希望的新绿

新庄村四面环山,人多地少,土地贫瘠,是一个“看天吃饭”的贫困村。全村221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43户580人。如何带领村民们闯出一条新路?总是放在驻村工作队心里的头等大事。

胡晓临介绍,工作队在大山里走访中发现,山上有野生的吴茱萸,长势蛮好,但是被村民们砍下当柴烧了,非常可惜。凭自己在医院工作的经验,以及对市场进行调查发现,每株吴茱萸每年可以获利100到200元左右。在去年5月份就试探着引进过一批吴茱萸树苗,村民栽种后,成活率高,长势良好,今年疫情期间又引进3500棵树苗,分给20多户建档立卡户栽种。

(村支书凌彦军说吴茱萸长起来将来比人还高)

“今年2月份,我和队长为了节省运输费用,我们开着私家车去云溪拉树苗,把小车的油漆都刮坏了,车内的装饰搞脏了。”扶贫队员李文卫说道。

“当时看到他俩的车成那个样子,我都心疼了。”村支部书记凌彦军说,“疫情期间餐饮行业都关门,他们路途饭都没有吃上,一到村部工作队员忘记疲劳和饥饿,就急着分发树苗。车费、树苗费都是工作队员自己出的,免费发给村民栽种,这样的工作队员真是让人感动。”

据了解,李君良今年35岁,属于已脱贫户,父亲68岁,患癌早期,常年吃药,妻子患有精神疾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另有3个年幼的小孩,一家6口人就靠李君良一个人挣钱养家糊口。为防止他家返贫,去年开始,工作队安排李君良公益性岗位,当了村上的生态环保员,每年收入6000元。还安排他拖运全村的垃圾,每年可得4万元报酬。

关爱瘫痪患者,撒下新生的一缕阳光

服务群众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下冲组李平康一家是驻村工作队关注最多、去得最勤的一家。

李平康今年49岁,17年前因车祸瘫痪躺在床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他父亲黄应松78岁,是个盲人,父子俩的生活起居,全靠72岁的母亲王会兰照料。

李平康的家虽然还是土胚房,但是,在工作队的帮助下,经过粉刷翻新,现在住起来既舒适又安全。

王会兰看到胡晓临和工作队员到来,眼神顿时明亮起来。她感激地说:“现在的扶贫政策真是太好了,每年给我家的各种补助加起来有一万多元,现在我家吃、穿、住不成问题。”

说起胡晓临和工作队员的好,王会兰更是赞不绝口:“他们经常给我家送米、送油。”

王会兰说,前年,工作队员们发起捐款,给她儿子送来了一张1万多元的电动翻身床。去年,胡晓临队长又私人掏钱购买了多功能电动轮椅。王会兰感激地说:“我儿子瘫痪在床十几年不见天日,现在有了这电动轮椅,他也终于可以出去见见太阳了……”

帮扶重病女孩,种下心田的一片欢乐

“胭胭,单车骑得很不错啦!”胡晓临说着,朝这名叫胭胭的9岁小女孩晃了晃手中装有零食的袋子。

“胡队长,你又给孩子买吃的了,这孩子见到你们比见到我和她爸还亲……” 胭胭的妈妈李玉燕笑着说。

胭胭一家四口人,本来日子过得不错,家里还有点小积蓄。可自从胭胭查出患有地中海贫血病,家里的钱全部填了进去,还欠了一身的债。

去年6月,胭胭和爸爸干细胞配型成功,在湘雅医院做了干细胞移植手术,大部分费用是政府报销的,现在康复得很好。李玉燕说:“今年工作队又介绍了我老公在一家食品厂上班,每个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我在家里种点田,弄点菜,我相信家里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还有一件事,让李玉燕特别感激。今年疫情期间,胭胭服用的药物没有了,这些药品县城没有买,因为当时都进行“六级隔断”管理,怎么办?无奈之下,李玉燕打电话给胡晓临。胡晓临托熟人买到药后,开车专程把药物送到她家。疫情转好后,胡晓临又组织单位和村里的党员干部捐款,将8000元的捐款送到她家,并在网上组织发起“水滴筹”,发动社会爱心人士为胭胭捐款。

(看到骑着单车的胭胭一天天地康复,大家都很开心)

走的时候,胭胭紧紧抱着胡队长的大腿不愿放手,在一个9岁孩子的眼里,也许她还不懂得感动和感恩,但她知道胡爷爷是一个好人。所以她偷偷地在胡晓林沾满灰尘的车玻璃上,歪歪斜斜地写下两个字“好人”。

脱贫攻坚“考试”中,当地百姓这样评价工作队:“这些帮扶队员工作接地气、办实事,吃住在村,干事在村,走村入户,把我们的事装进心里,就和咱亲人一样,他们的好我们说不完。”

相关专题:脱贫攻坚战·最美扶贫人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