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岳阳城陵矶:守护一江碧水,奔向绿色小康

2020-06-17 20:25:2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成辉] [编辑:夏博]
字体:【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 李成辉

矶,即水边突出的岩石或江河当中的石滩。作为长江中游第一矶,城陵矶位于岳阳市东北15公里江湖交会的右岸,南绾三湘、北控荆汉,扼洞庭湖贯通长江的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城陵矶与1899年在此设关开埠的城陵矶港都是见证者,它们目睹了这里近年来发生的巨变。6月13日下午,“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城陵矶新老港头,一起见证一江碧水,一起见证绿色小康。

(城陵矶老港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绿地面积占去7万平方米。)

“重回老码头,我敢穿白衬衣了”

作为“长江八大良港”之一的城陵矶港,是湖南最大的水铁联运、水水中转、干支直达的干散货枢纽,也是全国内河主要枢纽港之一。

但历经时代变迁,老港内设备落后,设施陈旧,大量货物露天堆存,晴天灰尘满天、下雨污水横流,环保问题严重,严重影响周边环境,也无法满足现代化港口的需要。 “我家以前住港口家属区,从来不敢开窗户,灰尘经常铺天盖地。”80岁的港区居民王文辉回忆。

2019年以来,省港务集团投资4.1亿元对城陵矶老港进行环保提质改造,在生态上做“加减法”:拆除泊位、退还岸线、加快复绿;码头污水尾水、喷洒水统一收集至港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循环利用,实现污水零排放;新建巨型“胶囊”型全封闭散货仓库,新配置3台卸船机、3台堆取料机、一台装车机,一个小时就可以装运一列火车,确保作业过程全封闭、无污染。

项目投产后,不仅守护好了一江碧水,还为湖南经济发展提供了物流支撑,城陵矶老港装运效率翻了一倍,装卸成本下降25%。原来6个码头的货运量为700万吨,现在只保留2个码头,货运量却达到了1000万吨。使用岸线从1000米缩短为250米,退还的岸线将全部进行复绿。“老港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绿地面积占去了7万平方米。”省港务集团常务副总尹显东格外骄傲。

6月13日下午,王文辉特意穿上一件干净整洁的白衬衣,走进岳阳城陵矶港老港码头。“重回老码头,我敢穿白衬衣了,”老人由衷地说,“以前住在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现在环境好了,老百姓也更有幸福感!”

辖区长江岸线复绿,游客争相打卡

与老港相对应,在通常被称为“新港”的国际集装箱码头上,3台吊机正紧张作业,一艘装满集装箱的轮船缓缓驶离。45岁的现场管理人员陈勇华正等待协调货物装卸,他身后是整齐排列的集装箱。

(城陵矶新港,11.9公里长江岸线复绿,游客前来打卡。)

2009年,岳阳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设立城陵矶新港区,重点发展港航物流、智能制造等产业,逐渐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与长江经济对接的联接点、深化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2018年5至7月,城陵矶新港区全面完成港口码头“关停并转”工作,全部退出或部分退出港口码头经营单位10家,关停泊位21个,所有码头已全部达到“三无一封闭”标准(无设备设施、无船舶停靠、无作业残留、进出港通道永久性封闭)。

去年春天,城陵矶新港区利用春季雨水充沛的有利时期,全力打造“最美长江岸线”,完成11.9公里长江岸线复绿工作,共复绿总面积848亩,栽种树木11437株,种植垂藤植物1513米,覆种植土12万立方,建筑植草格3820米、花池948米,总投资约4829万元。

曾经“三步一黄土,五步一堆石”的长江岸线,堤面两侧全面种下了草籽,堤外堤内杨柳依依、池杉矗立。关停改造后的天欣码头成了 “小绿岛”,加上一座架通两岸的洞庭湖特大公路桥、江上往来穿梭的大型船只,成了游客打卡的绝佳背景。闲暇之余,家住附近的刘女士就喜欢到这里走一走,“绿色的植被搭配五颜六色的集装箱,别有韵味。”

保税区里,琳琅满目的“洋货”摆满了货架,家住云溪区的黄先生带着孩子挑选零食,“家门口就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洋货’,这么便利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

百年港口旧貌换新颜,设备越来越新,效益越来越高,环境越来越好,岳阳老百姓正大步走向绿色幸福的小康生活……

相关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