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十八洞姊妹村”见闻】“村企合一”添锦绣

2020-05-25 06:55:5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黄巍 吴祥淼] [编辑:欧小雷]
字体:【

“村企合一”添锦绣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黄巍 通讯员 吴祥淼

迎着初夏和煦的阳光,5月18日,记者来到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文坡村。村道宽阔平整,路旁鲜花争艳。村口的“侗锦传承基地”里,织娘们在熟练地飞针走线。织机旁,穿着蓝色侗布衣裳的粟田梅,正在指导织娘织造侗锦。

年逾5旬的粟田梅是村党委书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锦织造技艺传承人,还是党的十九大代表。在她的带领下,这个偏远山村已焕然一新,2018年摘掉了贫困村帽子。

2016年,文坡村由原元现村、树团村、八毫村、绞坪村、枫香村合并而成,是一个“贫困程度高、基础设施薄、产业发展弱”的贫困村。

为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粟田梅近年来争取资金为村里置办了一项项“家业”:架设10多公里长的水管,给村民送去了清洁的饮用水;铺设了500多米的青石板路面,让村民出门脚不沾泥……

“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都变成了现实。”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粟召兰满脸幸福。

脱贫攻坚,产业为先。粟田梅介绍,该村探索“村企合一”发展模式,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所有企业由村里统一管理,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村民可通过每年固定地租、公司所得利润分红、参与公司生产等形式获得收益。文坡村突出特色产业,构筑以“侗锦”为核心,农业产业、乡村旅游为两翼的“一核两翼”产业体系。建立合作社、产业龙头企业与贫困户共同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全村3000余人走上致富路。

村里创办了“侗锦坊”,侗锦传习所和侗锦博物馆也相继建成,还建起侗锦合作社,带动全村贫困户发展侗锦产业。村里300多名妇女变身“织娘”,走上侗锦织造的致富之路,参与织锦的妇女年平均增收5000多元。

建档立卡贫困户粟念礼家有5口人,她既要照顾老人,又要看护年幼的孩子,靠着丈夫微薄的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粟念礼学会了侗锦织造,加入了侗锦合作社,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月收入3000多元。

2017年,文坡村建设了侗锦传承基地,与湖南大学及湖南侗脉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创建了文坡侗锦品牌。如今,文坡村生产的侗锦远销美国、新加坡等国和香港地区,全村每年侗锦产值达400多万元。

沿河而上,来到一片果林。“这就是黄桃基地,也是村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顺着粟田梅手指方向看去,眼前一片翠绿,挂满黄桃的枝条,随风摆动,10多位村民穿梭在林间,熟练地疏果、剪枝。2018年,该村流转150亩土地建设黄桃基地,引进水果种植大户负责经营管理,今年预计挂果15万公斤,收入可达80万元。

文坡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观光旅游,还发展油茶种植4000亩,丹参种植80亩,优质稻200亩,红薯130亩,吸收贫困群众400余人就近就业。同时,成立通道锦绣文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举办“恰坪偶”“水神节”“大戊梁”等文化旅游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休闲,年接待游客达4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多万元。

如今的文坡村,已从过去的“贫困村”变成一个“村美、业兴、民富”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8年以来,该村先后荣获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民族团结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相关专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十八洞姊妹村”见闻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