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引下】奏响“奋进曲” 逐梦“强富美”——清明时节三湘农村素描

2020-04-07 06:16:5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尚武 刘勇 孟姣燕] [编辑:印奕帆]
字体:【

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引下

奏响“奋进曲” 逐梦“强富美”

——清明时节三湘农村素描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有城市现代化,也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

要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要抓紧抓实农业、畜牧业生产,确保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货足价稳,确保农民的“钱袋子”富足殷实。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浙江考察时强调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张尚武 刘勇 孟姣燕

驱散疫情的阴霾,湖湘大地春暖花开。

洞庭湖区,农机在田里欢鸣,春耕春播赶季节,为了“天下粮仓”更充盈。

在大湘西,山乡“稳粮、壮畜、强果”,彻底挖穷根,携手奔小康。

广袤的三湘农村,人们争分夺秒,要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不误农时不误春。

“抓紧抓实农业、畜牧业生产,确保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货足价稳,确保农民的‘钱袋子’富足殷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如同给农业大省湖南下了一场及时雨。抓好粮食生产,谋实乡村振兴,奏响“奋进曲”,逐梦“强富美”,成为三湘大地的普遍图景。

农业强:粮猪安天下 供给有保障

(4月6日,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惠众粮油专业合作社育秧工厂,员工在加紧生产机抛秧育秧盘。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田超 摄)

在湖南的主粮区湘北,田野生机萌动。汨罗市弘大惠农公司负责人刘雄聚齐11个种粮大户,共同交流经验,分析种粮形势,动员大家努力多种粮,扩种双季稻。

“早籼稻不好卖,亏了怎么办?”有大户当场反问,并细算收支账:种一亩早稻,成本870元以上;年成好的话,亩产400公斤,按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121元,利润实在微薄。

“早籼稻不好卖,可找米厂加工,我来联系销路,变卖谷为卖米,利润就会增加。”刘雄的一番话,让大家又充满信心,扩种早稻共3100亩。

各级各部门以优质服务,帮助农民降低种粮成本。常宁市政协副主席、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郭云金告诉记者,农民种粮,降本增效有空间。

常宁市今年抓好机具调剂,帮助缺机具缺劳力的农户种粮,耕、种、收、植保、烘干等环节实现机械化,每亩可降低成本逾400元。

“帮到点子上,种粮有利润。” 郭云金说,今年常宁市落实早稻20万亩机插秧,清明节后即可插田。

今春,各级抓粮食生产力度加大。省政府出台支农“十条”,省财政增加种粮补贴,省里抓好300万亩集中育秧,扩大早稻种植面积。

省供销社担当为农服务生力军,力争今年完成1000万亩大田托管,扶持农民多种粮。各级农机部门开通“春耕热线”,春耕将陆续投入500万台农机,早稻机械化种植面积接近1000万亩。

“农民的积极性上来了,只要早稻完成1830万亩,湖南实现全年粮食目标就有保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充满信心。

一手抓粮食生产,一手抓生猪产能恢复。

全国养猪大市湘潭,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沙子岭猪及湘沙杂优猪扩产,抓大型规模养猪场建设。

湘潭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买生说,市里新增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养殖小区和中小规模户恢复生猪生产。市领导紧盯10个大型规模猪场建设项目的进度,力争早日投产,确保全市年出栏生猪220万头。

在永州、怀化等环境承载能力强的山区,温氏、正邦、新五丰等国内养猪业龙头企业纷纷“落子”,布局一批年出栏逾万头生猪的大猪场,装配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远看似花园,走近无异味。

粮猪安天下。衡阳县关市镇党委书记胡华忠称,战“疫”之年,湖南多种粮多养猪保供给,展现农业大省的担当。

农民富:脱贫非终点 增收有门路

( 4月6日,宁远县南部新城农产品消费扶贫展销会上,工作人员推介扶贫产品“黑木耳”。乐水旺 摄)

“我们的生活,就像总书记在浙江说的那样,芝麻开花节节高。”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梨子寨村民施六金,抱着只有两个月大的孩子,看着电视新闻,脸上乐开了花。

脱贫、脱单之后,今年又喜添新丁。第一次做父亲的施六金,给孩子取名“泽恩”,心意不言而喻。

近几年,全省五级书记抓扶贫,各地群众跟党走,撸起袖子加油干。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农民,与施六金一样,过上了蒸蒸日上的好生活。

2月底,省政府批复同意邵阳县等20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至此,全省5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省扶贫办主任王志群表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过去一年,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蔬菜、茶叶、油料、水果、水产、中药材、南竹等千亿特色产业建设,带动农民脱贫增收步伐加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95元,同比增长9.2%,增速高于城镇居民。

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到农民的“钱袋子”——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占到“半壁江山”,疫情却让农民外出务工推迟一两个月。

确保农民的“钱袋子”富足,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稳就业的举措,加强与用工大省对接,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工畅通返岗路。到3月中旬,全省已有832万农民工返岗,其中省内312万人、跨省520万人。

泸溪县的梁胜军,是省内第一批返岗的农民工。4月4日,他给家里打电话:“在浙江进厂一月有余,月工资接近5000元,今年能挣更多的钱寄回家。”

今年是全面小康决胜年,农民收入增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指标”。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专家陈文胜说,应对疫情影响,决胜全面小康,今年全省上下对农民增收看得尤其重要。

农民增收的门路在哪里?日前出台的省委一号文件指明了多条“路径”——

大力发展富民产业,让农民合理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以提高他们的经营性收入;

加强产业技能培训,让更多农民“一技在身”,增强就业本领,提高工资性收入;

加快释放农村“三块地”改革等红利,拓宽农民财产性增收渠道;

……

在浏阳市永安镇西湖潭村,村民尝到了财产性收入的“甜头”。村里一块354亩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入市,作价入股某公司,村民每年能分红300万元左右。

各地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确保农民从转移性收入中直接受益。

清明假期,新宁县回龙寺镇杨田村村民肖小亮返乡扫墓。他说:“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农民挣钱门路多,全村半数家庭有小车,村道堵车增添了‘幸福的烦恼’。”

农村美:生态环境好 乡风更文明

(4月1日,一大群白鹭在江永县田间里展翅翱翔,一时觅食、一时嬉戏追逐,构成了一幅幅充满乡间野趣的田园生态图。 黄海 摄)

眼下的江南,繁花似锦,草木葱茏。

“浙江安吉余村,真令人羡慕。余村不仅绿得让人心醉,还是‘两山’理念的发源地。”省林科院专家陈永忠说。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乡村,“两山”理念已深深扎根湖湘大地。

从武陵山、雪峰山到罗霄山,从幕阜山到南岭,生态廊道绿毯如织。湘、资、沅、澧,碧水清波汇洞庭。

行走三湘大地,房在林中,村在绿中。广袤的乡村,宛如一幅灵秀的山水画卷。

凤凰县竹山村,古树参天,层峦叠翠。村里发展乡村旅游,民宿临崖,沱江环绕。竹山景区开业一个月来,民宿经济“红火”。

凤凰旅投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顺心说,竹山村发挥苗寨生态优势,传承手工技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走上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随着团队游重启,平江县蔡柏村近日迎来了大批游客。村主任邹梅松眉开眼笑:“一直以来,村委会费尽心思,围绕‘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打造乡村游,如今终成气候。”

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湖南始终坚守对“大美”的追求。实施“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数以万计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省委、省政府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引导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延伸。

仅去年,全省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1.6万公里,新增农村自来水人口133万人,完成10千伏及以下行政村配电网项目投资6亿元。

随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改善,许多乡村幸福指数媲美城市。

乡村垃圾治理升级。津市樟树村村民黄远拿着分好类的垃圾,兑换生活用品,“绿色存折名片”形成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常态化机制,津市经验获全国推介。

农家厕所有新景观。长沙市望城区光明村村干部陈志伟介绍,家庭旅馆的粪污经三格化粪池处理,流经人工湿地,清水排入池塘可以养鱼。去年,全省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改建新建100万户以上。

美丽的新农村,不仅要“面子”,村容村貌颜值靓;更要“里子”,乡风文明内在美。

临武县万水乡的村干部每周前往村民家中,“农家恳谈”化解矛盾。

岳阳市岳阳楼区麻布村“和乐驿站”,党员、教师带头传播乡土文化。

面对疫情,永州市冷水滩区新乡贤联合会的30多名会员积极应对,为经营业主减免租金100多万元。

清明节,桑植县桥自弯镇村民自觉购置鲜花祭拜,文明祭扫蔚然成风。

党员带动,乡贤反哺,村民自治……乡野劲吹文明风,山村涵养新风景,百姓拥抱新生活。

原载《湖南日报》(2020年4月7日01版)

相关专题: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引下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