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供果“云”敬献,托人扫墓寄哀思
今年祭扫更“清明”:公墓限流明显,“网上祭”“代客祭”“集体祭”成主流
3月31日,湖南省革命陵园内,人们通过预约,实地祭扫。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 杨昱 摄
疫情之下,又到了一年一度清明时,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清明祭扫方式多样化,更加提倡家庭追思、网上祭奠和代客祭扫。通过“云上清明”公众号,很多人预约实地祭扫,或是找人代为祭祀,有的人则是把自己深藏心底的话,写成了家书……4月3日,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自3月25日起截至4月2日,“云上清明”共计预约祭扫196598人,清明节假期三天(4.4—4.6)的预约量已达14万人。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 杨昱 通讯员 何波
【现场】 疫情当前,城市公墓祭扫限流明显
为减少人流聚集,省民政厅联合省文明办发布了《2020年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群众取消实地祭扫或者延期开展祭扫活动,对确有实地祭扫需求的,实行按日分时段限流预约祭扫。其中,城市公墓实地祭扫须提前预约,每个墓穴每天入园祭扫人员不超过3人。
3月31日,记者走访了位于长沙市天心区书院路的湖南省革命陵园,今年的清明祭扫人数明显减少,零星有预约者带着祭祀品前来。为鼓励“低碳”祭扫,陵园对面的赤岭路社区还专门设置了电子鞭炮免费领取点,园区门口还专门提供了“鲜花换纸钱”、电子蜡烛等祭祀品。
“现在入园祭扫得提前预约,操作很方便,政府这样做,我们很理解也很支持。”长沙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
“今年受疫情影响,无论是交通还是园区内部,比往年的话,秩序有一个很大的改观。”湖南省革命陵园管理处办公室副主任高奇表示,往年清明前夕,长沙书院路这一块到处都是人流、车流。为防控疫情,今年政府鼓励网上祭扫、推迟祭扫、代为祭扫等多种方式,很多人从安全考虑,听取了政府的建议,祭扫人流明显减少。
【线上】 阅之动容,91岁老人给先父写家书
不方便实地祭扫,也可以用其他方式表达对先人的追思。在“云上清明”公众号上,“市民入口”通道开辟了“人民英雄祭祀”“抗疫英烈祭祀”“亲人祭祀”三个栏目,方便网友以网上献花、供果、建纪念馆、写心灵家书等方式来追思。据统计,从3月25日起,截至4月2日,“云上清明”公众号上共建纪念馆达到5167个,纪念馆访问量达到307463次,网上敬献鲜花、供果次数达到427314次。
最令人动容的,还是那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心灵家书。很多寄思人或许没有多少字句,但一张老照片就足以表达其深切的思念之情,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之中;有人则是“家祭无忘告乃翁”,把最近家里的喜事,向先人汇报,让他们放心;还有的则是长篇寄情,回忆过往的种种……
在众多家书中,记者注意到一封91岁老人写给父母的信:
“老爸:清明节,因为疫情,儿子就不去坟头为你扫墓了,请你谅解你的九十一岁的儿子吧!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给你写信,要说的话太多太多,又不知从何说起。
“当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面对父母因病因贫困战争离开我时,我是多么的无助、悲伤,从此我走向社会,独自一人打拼,开始独立生活!如今我虽然年事已高,但是我的家庭幸福,衣食无忧,子孙都有出息,你还有了第五代,你泉下有知,一定会很高兴的……”
正是网上祭扫的兴起,让实地祭扫变得文明低碳。记者采访得知,长沙潇湘陵园、唐人万寿园、明阳山福寿苑等墓园,少了烟雾缭绕,多了鲜花含蕊。各墓园服务机构均取消了集中安葬、公祭等人员聚集性活动,加大了巡视力度,严控火种进入墓区,秩序良好。
【服务】 “代客祭扫”“集体祭扫”受关注
除网络祭扫外,湖南还推出了集体祭扫和代客祭扫两项便民服务措施。“集体祭扫”是指省内各大公墓将在清明期间,由工作人员为安葬在本园区的逝者举办一场集体纪念仪式。而“代客祭扫”是指凡是不能到现场祭扫的群众,可通过“云上清明”公众号,点击“代客祭扫”,申请由公墓方提供擦拭墓碑、鞠躬行礼、敬献鲜花等服务方式进行先人祭奠。据统计,湖南省革命陵园已向108位烈士家属提供了免费代客祭扫服务。
3月31日上午,娄底市殡仪馆举行了一场没有家属的集中祭扫活动,志愿者们带上水桶、抹布,对每一块墓碑、围栏都进行了细细的擦拭、清扫,清理完毕后再向墓碑献上一束鲜花,代家属深深鞠上一躬。
其实,对于身在外地,又无法及时回家的游子而言,可以选择让公墓单位请工作人员代为祭扫。在整个祭扫过程中,祭祀品都是环保的,电子蜡烛、电子鞭炮、鲜花、清酒等等。祭扫现场,主祭人会通过手机视频实时与游子沟通,直播擦拭墓碑、鞠躬行礼、敬献鲜花等过程,让游子通过手机向先人视频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