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湘军” 奋战湖北丨重症监护室:麻醉医生的“磨练”

2020-03-11 23:54:3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段涵敏] [编辑:邓玉娇]
字体:【

通讯员 石柳韵 邱瑜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段涵敏

“重症监护病房管理,是麻醉科医生不擅长的。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磨练’以后,查看监护、问明情况、调取个例诊疗方案、下医嘱、观察病情变化等等,已游刃有余了。”3月11日,湖南省支援武汉第五批医疗队、湘雅常德医院麻醉科医生方磊告诉记者。

方磊年轻,还只有31岁。

湖南省支援武汉第五批医疗队目前接管武汉金银潭医院3个综合病区,还有19名队员在重症病房支援。方磊是目前全队唯一名深入南区6楼危重症监护室的医生,面对的是最初收治入院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由于患者对呼吸机、血透仪、ECMO、纤支镜等仪器的需要,原本可容纳3人的病房变成了单人间或双人间;而仪器所需的气管插管、静脉穿刺等操作,让麻醉科医生能在此大展身手。

但也有不少挑战。“这里最大的不同,是所有的操作只能单独一个人完成。”方磊说,近距离接触患者口鼻,在高浓度病毒环境中工作,医务人员独自操作无疑是目前唯一的选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对麻醉医生的技术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操作时,我们的防护升级,视野受阻。因为病毒通过气溶胶扩散,我们在患者口鼻附近进行近距离操作时,呼吸道会喷射出大量的病毒气溶胶,其风险可想而知。我必须把平时的30至90秒缩减到10至20秒完成插管。”方磊说,此类操作还是在掌控之内,而许多不熟悉的事务却是他面临的一大挑战。

病房管理是身为麻醉科医生的方磊所不擅长的。例如,病房同时四五名患者突发情况,面临需要紧急下医嘱的场面;危重症病患者大部分无法开口说话,很多时候是方磊“自问自答”。

“李老师,今天感觉怎么样?”连日的查房让方磊领悟到,这里的患者更多是需要心理支持。“李老师,今天气色不错啊。再坚持坚持就转普通病房咯!”这种安慰、鼓劲的话,方磊要反复地说。

除了病房的患者,方磊还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

“钟鸣教授真的很厉害,有问必答。”钟鸣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教授,已在金银潭医院工作了近一月。“现在,病房周转率提升了。最初的一段时间,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努力,都留不住一些患者。这对医务人员来说,真是一种打击。不过,现在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方磊说,其实,医务人员也需要心理支撑。

“我是湖北人。家里需要,出点力,责无旁贷。”方磊的出征,如同回归。

和方磊搭班的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ICU的黄科生。方磊的称呼在变,从见面时的“黄老师”,到后来的“黄医生”,再到现在的“生哥”,两兄弟熟络了。方磊喊“生哥”,黄科生就喊“磊子”。

“磊子!等抗疫结束了,带我去宜昌转转呗。我好想放大假啊!”

“生哥!快了。今天,又有2个患者转到普通病房了。胜利就在不远处!”

相关专题:医疗湘军奋战湖北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