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肿瘤患者如何自我保护与合理治疗?专家这样说

2020-03-06 18:48:0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琪 李晶] [编辑:潘华]
字体:【

华声在线3月6日讯(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 李琪 通讯员 李晶)目前新冠状肺炎疫情形势仍然很严峻。长时间的居家隔离,给一些需要定期接受医治的患者带来了不便,尤其是需要反复接受治疗和随访的肿瘤患者。会不会更容易感染病毒?是否需要去医院接受治疗?针对这些问题,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苏霁清分别进行指导和解答。

发热症状的肿瘤患者怎么办?

家住雨花区的张锦(化名),因确诊了软组织肉瘤肺部多发转移,曾经多次在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肿瘤科进行治疗。2020年3月1日患者电话咨询肿瘤科说在家有咳嗽、发热。考虑到该患者没有流行病史,体温提示低热,既往因肺部多发转移阶段有咳嗽、咯血。结合患者病史及目前情况,初步排除病毒感染,建议患者先在家观察。但由于正处在疫情爆发期,患者过于恐慌,害怕自己感染了冠状病毒,第二天还是坚持入院。最后通过肺部 CT 检查提示没有感染病灶,两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可以排除此病。

医生提醒:部分肿瘤患者在居家隔离期间会出现发热症状,与术后体质弱、接受放化疗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等多因素有关,建议放宽心态,在家保证营养均衡,适当锻炼,保持心情愉悦,出现体温、咳嗽等症状先电话和之前的管床医生取得联系,在医生指导下监测体温和用药,必要时再来医院发热门诊排查。

正在接受免疫/化疗/放疗的患者怎么办?

家住友谊路的李阿姨患有乳腺癌,之前在外地的医院进行了第一个周期的化疗,因为疫情,那家医院收治患者有限,不能按时进行第二个周期的化疗。当李阿姨来到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时,已经超过将近一个月了。听到李阿姨化疗推迟了这么久,在她入院当天科室完善了相关检查,第二天就给她上了化疗药物。

医生提醒:像李阿姨一样目前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或者治疗疗程未结束的患者,因为各种原因,很多患者选择了异地诊治,大部分化疗、免疫治疗周期都是两到三周左右,如果下周期治疗时间到了怎么办?虽然化疗周期相差几天对病情发展影响不大,但不建议延迟太久。这个时期,患者可以选择当地医院接受治疗。如果方案不明确,患者可以与之前医院的主治医生电话沟通,明确方案后再进行治疗。现在很多医院已经逐渐恢复门诊与入院,收治病人不会特别限制。当然,这时候去医院务必做好防护,要严格遵守医院的制度,配合医务人员工作。对于放疗患者,其实术后也会有一个比较长的弹性时间,所以可以尽量错开这个疫情高峰期。

需要随访的患者怎么办?

46岁的王先生患结肠癌经过治疗出院后正处在随访阶段,根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治疗规范推荐肿瘤患者术后或者抗肿瘤治疗后随访频率为2年内每3个月-6个月一次,抗疫期间,他给管床医生打来电话:已经到了约定的随访检查时间了,要不要来医院?

医生提醒:早期病人术后复查或者治疗结束后随访的患者,有3-6个月的弹性时间窗。根据这个原则,也建议大家尽可能推迟一段时间入院治疗,这对于治疗策略和预后没有影响。

接受口服靶向治疗的患者怎么办?

62岁的张先生年前被确诊为肺癌住院治疗,出院后医生嘱咐要按时服用口服靶向药物,疫情爆发后,张先生不敢去医院开药、复查,心里很焦急,打来电话询问。

医生提醒:这种情况,可委托家属带上病历资料来医院门诊找医生开口服靶向药物,或者联系自己主治医生,开好电子处方后,家属去对应机构拿药。对于使用靶向药期间需要复查的患者,如果没有异常情况,疗效评估复查可以适当推迟。

苏霁清强调,大多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有些患者甚至合并多个基础疾病,加上之前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等抗肿瘤治疗后,抵抗力下降,相对普通人群而言,肿瘤患者确实有更高的感染风险,但也并非所有的肿瘤患者都是易感人群。所以肿瘤患者应该科学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却无须过度恐慌。对于没有其它基础疾病或是已经治愈的肿瘤患者,不用太多担心,跟普通人群一样,坚持出门戴口罩、手套,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多运动、阅读,保持心情舒畅。如果最近接受过手术或是放化疗的患者,更要做好科学防护,避免外出。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