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里的团队作战
3月3日16时,湖北省黄冈市,一场连接着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与麻城市人民医院的远程多学科会诊,关乎着一位76岁危重患者的生命。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辜鹏博 邹晨莹 摄影报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邹晨莹 辜鹏博
无湘不成军。除了单兵突击,在最吃劲的时候,团队作战愈发重要:现阶段重型和危重型患者面临的不仅是肺的伤害,需要多学科合作,助力主治医师实时调整综合治疗手段。
3月3日下午4时,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一场连接黄州和麻城的远程多学科会诊,关乎着一位76岁女性危重患者的命运。前方,穿着厚厚防护服的医生详细地汇报情况;后方,专家团队细致分析和讨论:“我们要尽力将她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身在100公里外,来自益阳市中心医院的主治医师胡珂通过平台上传了会诊患者的病历资料和CT影像。“发热5天,咳嗽4天,2月11日核酸检测确诊。”他详细讲述用了哪些药物,有了什么好转,最后提出请求:“这位患者适不适合拔管,请专家们给出指导意见,如果可以拔管,需要注意哪些变数?”
每位专家逐一解答。学科不同,治疗思维和关注重点也不相同——
新冠肺炎患者可能存在广泛的肾脏损害。“从肾内科的视角来看,患者合并了多种肾损伤的因素。”陈愔音面露难色,在记录纸上写下“老年”“高血压”等关键词。但当她进一步查看尿量数据后,得出“肾脏没有明显受累”的结论。
“患者有过双下肢水肿,需要监测24小时出入水量,现有指标显示当前入水量过多,从明天开始,要维持一段时间的负平衡。”心血管病内科专家彭建强比较重视心电图、心肌酶和脑钠肽等指标的变化,嘱咐主治医师加用护心治疗。
神经内科专家赵志鸿建议加强血压血糖的监测和调控。“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糖偏高,存在脑血管病的多重危险因素。”翻看笔记,他补充提醒:患者插管前曾有因缺氧所致的一过性意识障碍,可用尼麦角林等药物促进脑功能恢复。
“一定请注意气道管理!如果黏液没有被化解,单纯地用给气给氧的装置,实际上有时达不到目的,有时还会起反作用。”李建民立刻作出精准的判断。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他特别关注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下降、外周血炎症因子进行性上升等临床预警指标。在命悬一线的时刻,这样的提醒至关重要。
这场远程会诊历时约1个半小时。晚上6时,根据会诊意见,胡珂和战友李勇对患者进行拔管,“非常成功,综合专家们的意见,对拔管后续治疗帮助很大。”
细节决定成败。“很多信息和数据,我觉得不重要,但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可能是攸关性命的;我也许看得不够深,别的专家就可以及时担任‘补位’的角色。”湖南支援黄冈医疗队总指挥高纪平说,在重型、危重型的诊疗过程中,这样的远程会诊不仅是提出诊疗方案,更是互相提醒的过程。
“对于主治医师而言,是心理支撑和鼓励。”高纪平说,换个角度看,远程会诊也隐含了暗示作用:大家都很重视这位病患,你应该更重视。
“3月3日,申请数:4条”。在远程会诊平台,每天都有数条申请提交。红安、麻城、罗田和英山等驻有湖南医疗队的县级医院,不仅可以和驻守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专家进行交流,还有更为强大的“后援”——湖南省人民医院与黄冈开设了12个远程会诊点,无缝对接湖南的“医学天团”。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黄冈3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