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秀才”的新事业】聂天喜:他山之石,助推稻作文化传承

2019-11-25 16:26:2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赖泳源] [编辑:周泽中]
字体:【

华声在线11月24日讯(记者 赖泳源)“味道好甜,软糯中带着清香!”“口感细腻,入口清爽。”11月中旬,在常德市安乡县汤家岗村,参加2019年安乡农仓+粮油产业发展领军人才培训班的学员们,品尝美味的甜酒后连连赞叹。

这是安乡县的汤家岗富硒血糯米甜酒,所用的富硒血糯米来自聂天喜种植的“汤家岗”稻米。聂天喜坚持种植水稻三十多年,在稻米领域打响品牌。2016年,他有幸参加省农会培训部学习,到中国台湾省考察交流水稻发展,为自己发展品牌水稻,传承稻作文化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近日,记者来到汤家岗村,采访聂天喜和他的水稻“生意经”。

坚持种稻,开启水稻品牌创建

(聂天喜在田地里查看水稻的生长状态。)

1971年,聂天喜出生在安乡县陈家嘴镇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中有兄弟姐妹八人,他排行老六。因为家里困难,小学四年级辍学帮父亲种田养鸭。16岁接过父亲的赶鸭竹篙。

上世纪80年代,农村很多青年目光投向城市,跑到城里务工。“那时候,我确实动过到城里打工的念头。”回想三十多年前,聂天喜记忆犹新,但看到年纪渐长的父母,他谢绝了同乡邀请。

“祖辈养鸭子里面,孕育种稻智慧。”在实践中,他从传统里汲取知识,把养鸭和种稻有机结合,发展“稻鸭共生”立体种养,这不仅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更重要的是“每亩稻田增收500元左右”。

2011年,聂天喜注册“天喜哥”商标。为严控产品质量,他与县农业局技术专家合作编订《安乡县稻鸭共生栽培操作规程》,实行标准化生产,充分利用淘宝、微商、农筹惠等电商平台,将产品卖到北京、上海、江苏等地。

挖掘历史,增加稻米品牌附加值

(汤家岗村种植了香米、红米、紫米等多种品种。)

在安乡县汤家岗村,有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汤家岗遗址,距今约6000年。该遗址以艺术神器白陶的发现闻名于世,其中出土的碳化稻米,证明湖南悠久的稻作文化历史。

2015年,聂天喜注册“汤家岗”商标,通过股权众筹的方式,首先在汤家岗村流转了1000亩田地,开发“汤家岗”稻米品牌,增加稻米品牌的文化附加值。“这里有稻作文化的底蕴,我们想充分挖掘这里的水稻文化。”他说。

起步并不容易。汤家岗村民普遍种植棉花,相关配套以旱地作物为主,种植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这里缺少足够水量,对种植水稻非常不利。”回想起那段时光,他禁不住地摇头。

办法总比困难多。第一年,他们就用笨方法,用电机把水灌溉到田间。“成本高,效果也不好。”第二年,他们开始大规模改造农田,消除不利影响,水稻种植步入正轨。

学习归来,计划打造汤家岗农业产业链

(农产品不仅要靠质量,也要讲究包装,让消费者有良好的体验。)

“中国台湾省的精细农业,做得确实不错。”聂天喜说,台湾有农会组织农民耕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保农产品市场,保证农民利益。

此外,他认为精细农业的精髓在于控制一定规模。“精细农业重在质量,不是面积。”规模不大,有利于农民精耕细作,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如果是大规模种植,再配合精细操作,就有一定困难。”

通过对比,聂天喜认为台湾的优势在于有完善的农会组织、充足的资金和通畅的市场信息,确实值得湖南借鉴和学习。

“中国台湾的农民擅长讲故事,给农产品提升价值。”聂天喜说,有不少做法他也在实践,比如给稻米增加的文化魅力、制作精巧包装等等。他希望把稻作文化作为一个切入口,打造汤家岗产业链,实现产业发展壮大。

相关专题:实施“农广助农” 助力乡村振兴——湖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湖南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系列专题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