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民养成记】张香华:原生态生产,才能确保农产品的自然品质

2019-11-01 09:37:0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赖泳源] [编辑:刘畅畅]
字体:【

华声在线11月1日讯(记者 赖泳源)在邵东市仙槎桥镇巴石村的山坡上,大片翠绿欲滴的油茶树顺着山势生长。胭脂般的油茶果,仿佛一盏盏小灯笼挂在枝头,秋风阵阵习来,它们都欢悦跳动。

四年前,这片油茶林地还是一片荒山。在蒸水河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香华带领下,荒废的山岭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也为村民带来就业机会和增收的希望。

去年年底,张香华参加了湖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组织的赴台湾农业农村发展学习培训班,让她冒出不少发展的新想法。近日,记者来到巴石村采访张香华,听听她的创业故事。

弃商务农 跨界达人返乡种植油茶树

(张香华在给油茶树修剪枝叶。)

2012年,云南的房地产行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商品房销售数据也呈上扬之势。张香华从亲戚口中得知,那边的建材生意非常红火,她咬咬牙,从亲戚朋友手中借了一笔钱,到云南建材市场开辟自己的事业。

一开始,她凭借良好的信誉和服务,很快就在云南建材市场站稳了脚跟。但她的心底,总有着一股浓浓的乡愁,家中还有父母和孩子,一直在外也无法照顾他们。于是,张香华一直在留意,家乡是否有合适的产业可以发展。

2015年的一天,张香华偶然回家探亲,看到邻村贴出山地招投标的公告。“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以前还是插秧的能手。”她觉得自己适合做农业,所以毫不犹豫地交付定金,最终拿下1000亩山地30年的经营权。

回到家后,她特地去了解农业产业化的政策,得知市里已经制定出台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此外,她还咨询了林业局的意见,并考察周边农业的种植类型,决定把方向瞄准油茶树。

迎难而上 连片荒山结出“希望果”

(油茶林中间套种南瓜,效果不错,“林下经济”开始见收益。)

进入油茶树产业之后,张香华才发现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难点。在邵东市,不少年轻人外出打工,在外地寻找自己的发展机会。巴石村村里大多都是老人和小孩,缺乏足够的年轻劳动力,招工务农相对比较困难。

套种技术是她遇到的第二个难题。由于对山坡土质不了解,她在油茶树下套种花生,没想到花生虽然饱满,却全部是空壳花生。“单单这一项,就损失了几十万。”原来想大干一场,不料却栽个跟斗。农业专家建议套种南瓜,她回去试了试,发现效果不错,“林下经济”开始见收益。

在油茶树灌溉上,张香华也遭遇棘手的难题。荒山上没有水源,灌溉用水要从山脚下扛到山上,成本巨大。油茶树往往要五年后才能稳定产果,改用抽水机,油费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前几年真的是靠天吃饭,一旦遇到干旱,我也束手无策。”说到这,她眉头紧蹙,露出一丝丝的焦虑和无奈。

不过,方法总是比问题多。和同行交流时,她看到部分林区安装了滴灌系统,只要在后台设置水量和地域,系统会自动抽水进行定点定时浇灌,还可以辅助施肥。“羡慕同行有这种系统,在办公室里就能轻松管理林区。”她说,自己还会和更多的专家交流,结合自己的实际,探讨出解决油茶树灌溉难题的对策。

学习归来 全力打造原生态生产方式

(大片翠绿欲滴的油茶树顺着山势生长,像一张披在山上的绿毯子。)

“中国台湾的农业,比较注重原生态的生产方式。”张香华说,他们比较注重生态系统的构建,比如农村的蝴蝶、青蛙等物种的保护,让自然系统充分发挥传统农业的优势。他们不会施撒过多的农药,保证自然系统的循环和通畅。

她说,在湖南,大家比较关注的是农业的产量。对于昆虫等大自然系统的配合,目前还缺乏关注。她希望借鉴这种生产方式,确保油茶果的自然品质,让大家都吃上健康环保的农产品。

在台湾的学习,还有一点让她印象深刻,就是对农产品的深加工。“简单的梅子,他们都可以制作成梅干,梅粉等系列产品,借助当地农协销售,确保农户的利益最大化。”她认为,农产品要提高附加值,深加工是绕不开的一条路。

再过两年,首期油茶林即将迎来丰产期。目前,张香华种植了四个乡镇的4000多亩油茶林,她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打算种植到一万亩。另一方面,她也在给油茶厂选址,希望创立一个油茶品牌,对油茶果进行深加工,让更多的人品尝茶油的芬芳。

相关专题:实施“农广助农” 助力乡村振兴——湖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湖南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系列专题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