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幼麟:为革命,舍死忘生在所不惜
【红色档案】
杨幼麟儿子回忆整理而成的《杨氏一门烈士传》,现保存于省档案馆。 邹尚齐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刘笑雪 通讯员 钟竹君
【档案故事】
“马日事变后,家庭遭到反动派残酷的迫害……先父叔伯等秉承慈训自幼即嫉恶如仇,意志凛然,兄弟姊妹各具所长,坚贞于革命事业,相继为国成仁……”
这本泛黄的《杨氏一门烈士传》中,一行行手写行楷,讲述着以杨幼麟烈士为代表的杨氏满门忠烈为革命献身的故事。册子最后一页,“杨应鹏,1960.4”的落款由钢笔蘸着蓝色墨水写就,字体遒劲有力。
“传记记录了一个家族为革命事业舍身成仁的动人事迹,也勾勒出中国共产党艰苦斗争的历史轮廓。”湖南省档案馆调研员黄加来介绍,作者杨应鹏是杨幼麟的儿子,1960年,他主动联系省档案馆,表示希望捐献这本传记。
8月下旬,记者来到省档案馆,跟随15页传记穿越近一个世纪,回望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初心。
走向革命
杨幼麟,原籍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1899年出生于新疆哈密。19世纪20年代初,杨幼麟考入长沙岳云中学,传记记录,“因其勤学立志,长于作文演说,很快就参加了学生爱国运动,为斯时青年学生中,积极活动者之一。”
1925年春,杨幼麟得知毛泽东回到韶山开展农民运动的消息,邀集志同道合的青年加入韶山区农民雪耻会,参加反帝爱国斗争。1925年9月,他在韶山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至1926年之间,杨幼麟奉毛泽东指派到湘乡组织农民协会,筹备成立湘乡县工会委员会。传记中提及,当时首要的任务是“创办平民夜校,大力向学生灌输新的思想,并藉以便于发展党的组织”。这场农民运动声势浩大,风潮所向,影响着湘潭、宁乡等邻近县区。
当时是建党初期,开展各类活动需要经费,杨幼麟便拿出自己的“钱袋子”支持革命,传记记载,“每付数百金,或谷米数十担,绝无吝啬”。当时有年长的族人问杨幼麟:“你们这样干下去,将来家里的生活怎么办?”答曰:“我们的事,虽倾家荡产,乃至舍死忘生,均在所不惜。”
一封书信
1927年5月21日晚,马日事变爆发,国民党反动派在长沙捣毁了湖南总工会、农民协会、农民讲习所等众多中共控制的革命机关、团体,大肆杀害共产党员。
事变前夕,杨幼麟被迫离乡,辗转到了上海,于同年9月被党中央派去苏联学习。1929年夏回国后,他来到湘鄂赣苏区工作。
由于时局动荡,杨幼麟与家人分隔两地,渐渐失去了联系。
1932年秋,一封从中央苏区福建汀州发出的书信,辗转来到处于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湖南,收信人是沈丰泰——杨幼麟的岳父。
信中,杨幼麟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倾诉了对家人的思念:“秋初的时节,又掀起了我思念故乡的情绪,因此又来做此通讯的试探……你们饥饿,冻冷,与铁蹄践踏,重重压迫下的生活,到底为何呢……特别是对云、应的记念(指杨应鹏与姐姐杨湘云)是我时刻最关心的,自然我母的孤苦,更是我不忍的事情……”
其时,杨幼麟在湘鄂赣边区武装斗争中的一些正确措施,受到六届四中全会以后的中央“左”的指责。但他并不灰心,而是相信今后的情况总会好转,信中说,“我们只有最大的暂时忍耐而已!”“我想以后的情况或许好点,等待以后吧!”
传记中写道:“一封写到极端恐怖敌对区的信内,虽只能婉转叙述他对故乡和家人的怀念,然其为国为人之热情,极充溢于字里行间。”
这封信,却成为杨幼麟对家庭的“遗言”。传记记载,直到全国解放后,作者经各方探寻,承陈赓将军函示,才得知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苏区的杨幼麟肺病更加严重,后来在敌人的疯狂“围剿”中不幸被捕,就义于江西瑞金。
满门忠烈
如今,湘乡市内杨氏祖籍所在地,一块后人为缅怀杨家满门忠烈所立的纪念碑,矗立在苍翠的松柏之中。
据传记所述,在湖南农民运动高潮之时,杨幼麟兄妹“均致力于革命工作”。他们的母亲曾说:“我不懂什么叫革命,只要是为大家谋幸福,使人人有饭吃,个个有衣穿,这我很赞成,你们尽管去干。”
共和国是红色的,千千万万英烈用鲜血染红了革命的旗帜。传记记载,杨幼麟的兄长次麟,一度奉派在中共湘乡委员会担任县委委员及农民协会会长,马日事变后在湘鄂赣边区工作,于1933年在江西反围剿战役中牺牲;弟弟再麟曾积极从事农民革命运动,于1930年冬秘密回乡从事地下活动时被捕,在狱中遭受严刑拷问,“虽身带重镣,竟纵身将公堂冲倒”,在押时曾有信给其母道“儿等走的道路,没有错,头可断,此志不可移,虽死犹荣”,最终于1930年12月5日被枪杀;姊妹淑梅、淑英也积极投身革命,二人曾分别任当地党支部书记、党支部组织兼宣教委员等职,于1928年8月18日同时被捕,其中淑梅在20余天后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淑英则在经年牢狱后因悲愤去世。
“全家人提着脑袋干革命,彰显了何等坚定的理想信念!”黄加来说,《杨氏一门烈士传》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党员领导干部应当从中感悟初心、赓续使命,一往无前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捐躯慷慨去,万古扬高风”。初秋的纪念碑旁,英魂已经安眠,但正如后人为他们所作的诗句所言,这种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将永存于世,给后来者以指引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