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李伟锋 李永亮
株洲机车事业起步虽早,但生逢乱世,举步维艰。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复产,从修理蒸汽机车起步,到持续创新研发电力机车,走上了民族工业振兴之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代又一代科技人员和产业工人,用智慧与勤劳,推动中国电力机车从“引进”转为“出口”、从“跟跑”变为“领跑”,创造世界机车领域多个“第一”、引领世界机车事业迅猛发展,让中国机车飞驰在世界各地的轨道上。湖南日报·华声在线今天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岁月留痕 大地印记——湖南标志性工程巡礼》第二篇——《“联合厂房”,见证轨道交通腾飞之路》。
从蒸汽机车修理厂,到株洲铁路工厂,再跃升为电力机车高端制造商,中车株机的产品出口欧洲、东南亚、非洲、中东、中亚等地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力机车市场份额居全球第一——
“联合厂房”,见证轨道交通腾飞之路
株洲,田心。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电力机车总成车间门口,“粤汉铁路株洲总机厂联合厂房”一行字低调表明,此车间“辈分”不小。
高大挺立的钢结构车间内,18个机车台位有序排开,复兴号、深圳地铁电力蓄电池工程车等正在进行总装。“这些钢结构支柱,80多年前从英国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扎根在这里,见证了中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全国劳模、在该车间工作过43年的路克难,拍拍厂房内的钢构件感叹。
几经修缮、扩建,这个车间内先后诞生了“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中国第一台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世界功率最大的电力机车”等多个中国机车、世界机车“第一”,见证了中国电力机车多次重要历史性蝶变,堪称中国铁路机车发展的“活史书”。
7月19日,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机车事业部总成车间,技术人员在进行电力机车零部件安装。田超 郑云文 摄影报道
1. 生逢乱世,幸获新生
《株洲电力机车厂厂志》记载,1936年,当局鉴于株洲地处粤汉、浙赣、湘黔三路交会要冲,决定在株洲田心地区成立蒸汽机车修理厂。当年8月1日,程孝刚、茅以新等一批立志实业报国的青年才俊汇聚于此,在一片稻田里打下了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第一根桩基。
可惜,修理厂生逢乱世,日军轰炸、军阀抢夺,命运多舛。
1949年8月,株洲解放。修理厂回到人民怀抱,迎来新生。当时解放军中南军区运输指挥部将修理厂改名为“株洲铁路工厂”,并任命了厂长、副厂长。
1957年11月,曾任企业负责人的周劢随国家领导人出访苏联。当看到苏联的电力机车后,他建议向苏联政府提出为中国提供电气化铁路及电力机车技术资料的要求。这一建议被采纳,并列入了《中苏技术合作协定》。
从此,历史赋予株洲田心这片热土新的重任。
1958年12月28日,是株机发展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
这一天,在苏联专家技术支援下,株机与湘潭电机厂联合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干线电力机车成功下线。这也成为株机研制电力机车之肇始。
“当时我8岁,在工厂工作的舅舅抱着我去看电力机车下线。大人们个个兴奋,挤在铁路两旁看热闹;机车头上,挂着大幅的毛主席像。”路克难对当时情景记忆犹新。
1961年8月,在经历2年5个月试验验证后,与湘潭电机厂联合研制的6Y1型1号电力机车参加了宝成线宝鸡至凤州电气化区段的通车典礼,并正式投入运营,开启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铁路牵引电气化时代。
参加过6Y1型电力机车研制、后担任过株机副总工程师的秦天峰回忆,从第二台电力机车研制开始,国家决定对铁路机车车辆的研制实行归口管理,从原来的一机部划归铁道部主管。铁道部决定将株机作为国产干线电力机车制造定点厂家。
然而此时,传来了不好的消息:中苏关系恶化。不久,苏联专家撤走,带走了全部技术资料。当头一盆冷水,浇醒了刚刚还热情高涨的株机人:别人给的总是靠不住的。株机人开始走上艰苦的独立发展之路。
1968年春天,株机独立研制的第8号电力机车下线并定型,被命名为“韶山1型”,并由毛泽东主席亲自题写“韶山”二字。这年,也是路克难进厂参加工作的第一年。
7月19日,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机车事业部总成车间。 田超 郑云文 摄影报道
2. 创新图强,全面转型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1978年7月,铁道部明确提出把电力机车作为铁路机车发展主方向,组建专业制造电力机车厂家。株机抢抓机遇,获准全面转产干线电力机车。
同年10月28日,株机修理的最后一台蒸汽机车开出车间。自此,株机正式停止蒸汽机车修理,向电力机车专业制造转型。
“这背后还有一个小插曲。”路克难告诉记者,株机是当时全国修理蒸汽机车“最牛”的单位,上级想让株机保留修理生产线。但株机人行动迅速,在很短时间内就把老车间维修蒸汽机车的设备拆除了,地面钢轨重新规划铺设,一台万能铣床送给了柳州厂,机车开出车间的门由3门改为2门。“等上级有关部门来现场检查时,已经不可逆转了。”
这是一个关键的转折。这个转折决定了株机未来,也为中国机车车辆工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铆足了劲的株机人誓要干出一点名堂。时任厂科研所副所长的饶治安在北京“蹲守”2个月,从铁道部争取到大规模转产设备268台(套)。
此后,一系列交流、合作、学习密集展开:与西欧五十赫兹集团合作生产8K电力机车,39位法国专家前来进行技术交流,株机22个团组赴国外培训,30个技术转让项目签约,与西门子合作生产万吨重载列车……
近年来,株机每年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5%以上。
付出巨大,回报亦丰厚。
1996年,AC4000交流传动原型电力机车成功下线,开启中国电力机车“交流时代”;
2004年,通过技术合作研制的首列地铁车辆下线;
2006年,中国最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HXD1型下线,收获“重载之王”称号……
精彩蝶变,在这个车间持续上演。
2008年,车间一堵历经72年的墙被拆除,与墙外一座96米长的新厂房悄然融合;地面上,新铺的铁轨越过年久的墙基,与历史的车痕吻合;机车生产台位从原来9个增加到了18个。
此后,自主设计的马来西亚城际动车组、土耳其安卡拉不锈钢地铁列车、储能式轻轨车辆等,相继在这个车间诞生。
转产电力机车40余年来,株机研发各型干线电力机车50多种,累计生产1万多台,推动中国电力机车实现了从直流到交流、从常速到高速、从普载到重载、从进口到出口的跨越,将“中国电力机车摇篮”发展壮大成为“中国电力机车之都”,并为中国铁路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历次大提速提供了强有力的牵引装备保障。
上世纪30年代,粤汉铁路株洲总机厂联合厂房。(资料图片)通讯员 摄
3. 世界舞台,国家名片
“中国装备走出去,你们的机车车辆是代表作,我每次出访都要推销你们的产品。”2014年7月,李克强总理视察株机时为员工们鼓劲。
株机人心里清楚,“走出去”并不容易,“走出去”责任重大。
路克难清楚记得他送株机第一批电力机车出口国外的情景。
“当时是把机车送到上海再转海运。”路克难介绍,在上海码头上,来接货的国外公司对产品质量要求苛刻,比如验收机车外壳油漆质量时,他们用脸贴着车体外壳擦过去,而不是用手摸过去,“因为手相对粗糙,对油漆表层的细小疙瘩感知没脸那么灵敏”。
从没见过这场景的株机人感到有点吃紧。
“OK,OK!”幸好,外方代表给予了高度评价。
世界的大门徐徐打开,迎面而来的是更大的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株机从蹒跚学步到长袖善舞,终于闯出一片新天地,赢得广泛赞誉。
在南非首个电力机车项目当地化生产过程中,株机派出60批共360多名技术、生产、物流、质控、试验验证人员赶赴当地,协助项目如期竣工。当时的南非领导人深为感动,亲自出席机车下线剪彩仪式。
在土耳其,株机用高质量产品和服务赢得尊敬。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总理比纳里·耶尔德勒姆多次登车试驾株机公司为当地制造的地铁车辆。
在马其顿,株机数易设计方案,为当地“量身定制”的列车获得政府、民众好评。这是中国动车组产品按照欧洲TSI(欧洲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标准服务欧洲市场的第一单,对株机进一步服务世界最高端市场具有示范效应。
在马来西亚,株机在当地建设类似于汽车4S店的动车组维保基地,专门为吉隆坡城际铁路列车提供服务,“相当于在海外建了一个新车间”。
株机根据不同国家市场特点,先后研发了米轨动车组、内燃动车组、不锈钢地铁列车、有轨电车、双流制电力机车等产品。
目前,株机生产的电力机车、城际动车组、城轨车辆以及轨道交通装备衍生产品,已出口欧洲、东南亚、非洲、中东、中亚等地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力机车产品市场份额居全球第一。
随着境外基地投产运营,马来西亚、南非、土耳其等国家开始拥有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能力,株机实现从“走出去”向“走进去”的深度转变。
■延伸报道
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
目前,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已形成整机制造、核心部件研制协调发展的产业集群,集聚近400家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形成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和售后服务、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本地配套率达70%以上。2015年,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这也是我国首个千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
为加快湖南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智能制造水平,湖南省政府于2016年出台16条政策措施,促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加快发展,致力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今年6月14日,株洲市发布《株洲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提出到2025年,株洲要建成现代轨道交通科技城,打造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中心、国际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智造中心,建设全国最大的轨道交通产业服务中心。
(李永亮 整理)
■亲历者说
四十天组装我国首台电力机车
中车株机公司原副总工程师、中国首台电力机车研制亲历者 秦天峰
1957年,国家组织电力机车考察团前往苏联,主要任务是引进“苏H60”型电力机车,力争高速度试制出第一台属于中国造的干线电力机车。北京铁道学院(今北京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也参与到电力机车研制中。
1958年,我在北京铁道学院读大三,那年国庆节后,我与同学一路南下到了株洲电力机车厂,也就是现在的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前身。
第一台电力机车主要由株洲电力机车厂与湘潭电机厂联合完成。其中,株洲电力机车厂具体负责电力机车的车体和转向架设计试制;湘潭电机厂负责电机、电器及总组装。此外,还有全国近50个单位协助提供零部件、仪器仪表等设备。
我在电机换向器班参加劳动,记忆最深刻的是当时制造换向片的竖板铣槽。一个功率650千瓦、1500伏额定电压、六极结构的直流电机,需要换向片525块,没有模具,仅一张图纸可供参考,我们通过图纸上的符号找实物,再通过实物对照图纸上的符号,用一台老铣床铣槽,片窄槽深,加工难度很大,就这样反反复复地打磨。
1958年11月18日,株洲电力机厂研制的车体和转向架等机械部分,按要求全部组装完毕,在厂区轨道上试运了3个多小时,各项检测数据达到整体设计要求。经过40天紧张组装,我国第一台6Y1型电力机车,终于顺利组装完成。“6Y1”中,6表示6轴,Y表示引燃管整流,1表示车型系列序号。
第一台电力机车从国家准备上马到全面性能实验完成,只用了短短2年5个月。最初试制铁道干线电力机车是在苏联专家指导下进行的,不久后,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但这并没有吓倒我们。我们更加坚定了走自己铁道牵引机车发展的道路。
经过反复检测和试运行,1961年8月15日,1号车参加了宝鸡至凤州电气化开通通车庆典仪式。
(李永亮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