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籍科学家贺建奎:曾经腼腆学霸用"基因编辑婴儿"吓蒙世界

2018-11-28 09:14 [来源:潇湘晨报] [编辑:刘茜]
字体:【

学霸商人贺建奎

曾经腼腆的学霸用“基因编辑婴儿”吓蒙世界

基因编辑婴儿一事持续发酵。这两天,面对外界的质疑,湖南籍科学家贺建奎尚未给出让人信服的答案。潇湘晨报记者来到娄底新化,采访了其高中班主任,得知高中时期的贺建奎曾是害羞学霸。

今日上午,贺建奎将在香港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上进行演讲。他是否会对此事进行解释,并针对目前大众提出的质疑进行正面回应,潇湘晨报记者将直击现场,为你带来最新消息。

自宣布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双胞胎降生后,科学家贺建奎如同给我们扔下一个深水炸弹。除了事情本身留下的疑问,贺建奎到底是何许人,是什么促成他今天的一切,也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11月27日,记者采访了贺建奎高中时代的班主任,并对其求学、工作轨迹进行了梳理。

高中曾是尖子生,性格腼腆

这名28岁就成为南方科技大学最年轻副教授的科学家,出生于湖南新化县,高中时就读于当地最好的中学新化一中。“他是我们班的尖子生。”提起贺建奎,当时的班主任老师周建军印象很深。

高一开始,贺建奎的成绩就非常优异,总是全班第一,还曾担任过学习委员,“他不喜欢当班干部,高二后就没当了”。在周建军印象中,贺建奎记忆力特别好,对生物书上的知识点过目不忘,老师讲一遍,他就能掌握。所有科目中,只有语文成绩差一些。

“他的性格比较害羞腼腆。”周建军回忆,贺建奎的性格有点像女孩,说话也细声细语,和同学相处融洽,也不调皮捣蛋,平时总带着一丝笑容,遇到老师也会腼腆一笑,打声招呼,“我们老师都挺喜欢他的”。

周建军坦言,贺建奎家里条件一般,父母务农,还有个哥哥在当地工作。2002年高中毕业,贺建奎高考考了670分左右,全校排名第二,“当时可以去读北大医学专业,但他选了中国科技大学”。周建军说,最近一次见到贺建奎,是他在南方科技大学工作后,回母校招生,“感觉他没有太大变化”。

转变美国导师影响他的人生轨迹

此前,有杂志曾发表过贺建奎的专访。贺建奎在采访中介绍,高中阶段,他非常痴迷物理学,家里还有个小小的简易实验室。寒暑假时,自己会在家里“捣鼓”,做一些小试验。刚上大学时,他没有选上物理学专业,还曾有些小郁闷。因为一直对物理保持昂扬的热情,贺建奎强行转了专业。据悉,贺建奎并不是个传统的“书呆子”。他特别爱踢足球,是广州恒大的忠实粉丝。

根据媒体报道,在贺建奎的领英账号上,在中国科大求学的经历,他没有留下太多详细描述。但从物理学跨界到生物物理,贺建奎在美国求学、工作期间的两名导师都给他带来很大影响。

2007年,贺建奎开始在美国的莱斯大学攻读生物物理博士,师从迈克尔·蒂姆。根据贺建奎在领英的自述,在莱斯大学,他做的研究之一包括CRISPR基因编辑。导师迈克尔·蒂姆的研究小组曾开发了量化疫苗有效性和流感抗原距离的方法,用于塑造免疫系统以减轻登革热免疫优势的方法,这是一种允许HIV从免疫系统中逃脱的竞争物理理论。2010年,贺建奎拿下莱斯大学的生物物理博士学位,前后只用了3年8个月。2012年,贺建奎在南方科大建立了贺建奎和迈克尔·蒂姆联合实验室,即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实验室。

2011年1月,贺建奎加入斯蒂芬·奎克的实验室做博士后,直到2012年前往深圳。贺建奎接受美联社访问时说,他以为学者就应坚守清贫,这样才能在学术上有成就。可他却发现,奎克教授不仅是世界基因测序领域首屈一指的科学家,还是10多家公司的掌门人,这个经常穿牛仔裤、骑自行车的教授,是拥有三家上市公司控股权的亿万富豪。“我的人生观第一次被真正颠覆。”贺建奎说。

资产除了科学家,名下还有8家公司

目前看来,奎克走的“学术+商业”路径,极为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学生贺建奎。

据可查资料,贺建奎不仅是一名科学家,名下还拥有多家企业股权。天眼查显示,贺建奎名下有8家公司,包括深圳因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因合生物”)及其子公司、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海基因”),深圳市南科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科生命”)、深圳市瀚海创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珠海南柒君道科技合伙企业。其中5家为他实际控制。

7家公司中最早成立的是一家宣称生产第三代基因测序仪的公司——瀚海基因,贺建奎总持股份额为33.25%。如今,这家公司已经估值不菲。贺建奎参与的注册资本最高的是深圳市南科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注册资本达到6666.66万元人民币。贺建奎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45.5%。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还获得南科大旗下深圳市南科大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的入股。

潇湘晨报记者张树波实习生罗汇芳长沙报道

峰会现场

不少专家表示谴责

潇湘晨报香港讯 11月27日,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在香港大学举行。与首届峰会不同的是,这届峰会召开前,与会者之一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引发极大关注。按照会议议程,11月28日上午11点30分进行的主题为“人类胚胎编辑”(HumanEmbryoEditing)讨论中,贺建奎将进行演讲。

27日,记者来到峰会现场,峰会工作人员陈钟坤介绍,贺建奎一开始就已进入受邀名单。至于贺建奎是否会如约出席?陈钟坤表示,“他说会来,因为他准备发言。”不过,在截稿前,贺建奎并未出现在现场。

会上,不少演讲嘉宾都对贺建奎的行为表示谴责。“这种行为远远低于我们能接受的底线,也是最不道德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哲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邱仁宗在演讲中表示,如果报道是真的,那么贺建奎所做的不仅是疾病或生殖基因修改,而是修改生殖基因以求基因增强。

他认为,即使是在医疗目的下,评定风险与收益比也很难衡量。现在有方便实用的方法来预防HIV感染,使用基因编辑就像“用加农炮打小鸟”。

会后,将CRISPRCas9技术应用在人体细胞中的第一人张锋教授备受关注。张锋在采访中明确表示,目前技术还不是很完善,不应在胚胎里做基因编辑。

生命伦理科学家翟晓梅表示,按照目前的法律法规,禁止出于生殖目的,把在体外编辑、修饰过的胚胎移植到动物和人的生殖器官里。“对人的生殖细胞的干预存在巨大风险,在技术、安全没有解决的情况下,这种探索是有问题的。”

记者李姝

影响

基因概念股板块暴涨后回落

潇湘晨报长沙讯继26日午盘的快速飙涨后,11月27日,与贺建奎有一定相关的概念股开盘即跌。

虽然贺建奎在8家公司参股或任高管,但实际上,真正与资本市场能沾上边的概念股只有2家——瀚海基因的关联股东天壕环境,以及在港上市的和美医疗。今年4月,瀚海基因宣布完成2.18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同晟资本领投,希夷资产等五家机构参与跟投,将重点用于建设全亚洲第一条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试剂生产线。迄今为止瀚海基因已完成四轮融资。

A股创业板上市公司天壕环境(300332)于2016年、2017年投资入股福州紫荆海峡科技合伙企业(简称福州海峡),实缴约900万元,由后者进一步投资瀚海基因。事件涉及的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其实际控制方是港股上市公司和美医疗。

26日午盘前,天壕环境走势平稳,日涨幅仅1.57%,但消息一公布,其股价立马暴涨,午市开市仅5分钟,即收报涨停,堪称神速。不过,在圈内一片谴责之声的背景下,天壕环境27日开盘后即一路震荡下跌,最大日跌幅一度超过5%,尾盘虽有所回抽,但收市跌幅仍近3%。港股和美医疗周二也是有惊无险,日内跌幅甚至一度超过8%。

A股基因概念股板块,走势大同小异,26日消息刚出来时暴涨,27日则全线回落,例如板块龙头华大基因、东富龙等。

记者陈海钧

其他项目

另一基因编辑项目与人类废弃胚胎有关

本报长沙讯 11月27日,贺建奎的另一个基因编辑项目被“找到”。当天,记者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上搜索发现,一项《重大遗传疾病基因治疗的安全性评估》研究课题的研究负责人正是贺建奎。

研究纳入的标准是以女方输卵管堵塞因素导致的不孕为病因来源,年龄在23~43岁,夫妻均自愿参与。通过该研究,“精确修复遗传突变导致的疾病,或调解致病基因表达,预防相关疾病。可根据对样本的深度测序分析,改善不孕不育患者妊娠结局”。

研究实施负责的组长单位为南方科技大学,试验主办单位(项目批准或申办者)包括深圳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实施地点)、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等。11月27日,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对外回应称,与贺建奎团队进行的该合作项目为“科学研究”,利用的是“没有临床使用价值需要被废弃的受精卵”,与曝光的“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不是一回事。医院回应称,该项目严格按照我国《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的要求,且在该院已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并同意实施。记者李姝

科技部回应

基因编辑婴儿属于明令禁止

本报长沙讯 11月27日,针对“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诞生”一事,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发表声明,称将核实有关情况,并呼吁相关调查机构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进展和结果。

声明表示,中国科学院学部坚决反对任何个人、任何单位在理论不确定、技术不完善、风险不可控、伦理法规明确禁止的情况下开展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临床应用。愿意积极配合国家及有关部门和地区开展联合调查,核实有关情况。

当天下午,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部长茶座”活动中对此事作出回应,表示可以以研究为目的,对人体胚胎实施基因编辑和修饰,但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者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14天,而本次“基因编辑婴儿”如果确认已出生,属于被明令禁止的,将按照中国有关法律和条例进行处理。

记者梳理发现,不单是国内,国外不少专家和媒体也对此事发表看法。在Natrue杂志官网的文章里,提到南方科技大学对这一项目的回应。文章最后有个调查——你认为此次对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合适吗?截至美国当地时间11月26日晚10点11分,多于80%的人表示不合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教授、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共同发明者之一珍妮弗·杜德娜表示:“不把CRISPR-Cas9技术应用于人类种系编辑已是全球共识,负责(这个项目)的科学家必须充分解释打破这一共识的行为。”

记者查询发现,在美国,种系遗传修饰已被禁止,美国国会对所有尝试将编辑过的IVF(体外人工授精)胚胎变成婴儿的行为进行阻止。英国《卫报》一篇观察者文章中提到,大多数国家尚未对人类生殖方面的基因改造立法。而所有已立法的国家,都一律对其禁止。通过查看相关报道得知,英国法律禁止转基因婴儿。

记者张树波实习生罗汇芳

责编:刘茜

来源:潇湘晨报

今日热点
焦点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