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沧浪之水》演出现场)
华声在线6月6日讯(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吴名慧 摄影 徐行)今晚,湖南省话剧院创排的现实题材话剧《沧浪之水》在湖南大剧院成功首演,该剧改编自作家阎真的同名小说。台上,主角池大为初出茅庐处处碰壁,经历困境与挣扎,最终守住底线,不忘“家国天下”的担当与责任;台下,观众随着情节突进心潮起伏,掌声、笑声、叹息声、称赞之声回响不断。
此前,新湖南“大师带你看作品”系列曾关注过该剧的首次带妆联排。当时,原作者阎真以及业内评审专家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也曾提出修改意见,甚至不乏较为尖锐的声音。时隔近一月之后正式登台,话剧版《沧浪之水》经历了怎样的“蜕变”? 昨天,新湖南记者专访了编剧毛剑锋,听他讲述背后的故事。
初衷:排出湖南味的话剧,传递正能量
自2003年出版以来,小说《沧浪之水》重版80余次,总销量超过一百万册。这部讲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培养的第一代研究生池大为的心路历程的作品,被称为是一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以其深刻的现实主义,震撼了无数读者。
然而,现实题材的小说被搬上舞台似乎成了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对观众有强烈吸引力的同时,也容易因为受到舞台的限制而走极端。因此,在2016年立项之初,话剧《沧浪之水》能否创排曾在业界有过激烈的讨论。甚至是直到一个月前的首次联排,这个讨论还在继续。
“做现实题材,特别是人物内心戏、矛盾冲突这么复杂的剧,有难度,有风险,是肯定的。但是,作为湖南话剧人,我们的根本出发点是排出有浓郁湖南特色的话剧,用湖南味十足的语言、表演来演绎湖南人的故事,传递正能量。”经历多番研讨,时任省话剧院董事长的毛剑锋拍板定下了这个剧。
在他看来,小说的主角池大为在金钱和权力面前经历了心灵煎熬和灵魂拷问,最终回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家园,而原作的种种情节铺排、诸多细节描述都是为中心思想服务的,可以做修改和取舍,“抓牢这个‘根’,脚就站稳了。”
改编:抓大放小,把人物立起来
毛剑锋笑说自己“把原书都翻烂了,感想、笔记写得到处都是,想找阎真签名留个纪念都不好意思”。
玩笑话里藏着的是做好改编的决心。这几年,《盗墓笔记》《鬼吹灯》等热门IP相继出现在话剧舞台上,然而知名的小说与成功的话剧并不能划等号。从小说到话剧,难在哪?
“原作故事线索错综复杂、人物众多,人物内心戏和作者的议论多,把大容量的小说搬上有时长限制的舞台并不简单。文字的剖白不可能照搬上舞台,但是一旦少了这些‘画外音’,人物就片面了,没有血肉,只剩干巴巴的躯壳。”
尊重原著,这是毛剑锋改编的最大原则。“原作者想表达的核心内容一定保留。”为此,他在剧中融入了现代化的表现元素,以写实加写意的方式来,把情节变化、人物对话、内心独白的前因后果呈现出来,这一点在彩排时也得到了阎真的高度肯定。
另一个难就难在“现实”上。小说面世是在2003年,15年过去,时代在变,观众也在变,许多当时并不突兀的情节开始显得“不现实”,无法服众。这一点,在剧组召开的专家评审会上,也有多位业内人士从不同方面指出来。
“比如池大为的小孩被烧伤要紧急住院但是遇到现实困难,以及后来他向马局长‘告密’,这几场都是促使这个人物产生变化的重头戏,必须处理好了,否则观众光看舞台的表演,容易产生池大为靠‘告密’得到提拔的误会。”毛剑锋坦言,这几场改得很痛苦,各方面的意见都有合理之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台词必须反复拿捏,“阎真老师的写作分寸把握得好,我改编也守好这个分寸,不拘泥于小节,也不哗宠取宠,该舍弃的舍弃,该抠细的抠细,抓大放小,始终围绕池大为的人物塑造来改,把角色立起来。”
期待:引起观众共鸣,有所思考
开场,一场“民主生活会”让好戏渐入佳境,主要角色尽显鲜明性格,池大为开始走向“冷板凳”。
四处碰壁之后,他迎来人生转折,同时,心灵煎熬让他纠结,绝望,急得心里发痛。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有棱有角的青年在艰难的心理挣扎中追求进步,经历圆滑与世故,他守住了底线,守住了责任、良知与人格。
最后,从司马迁“成一家言,重于泰山”到谭嗣同“肩承社稷,肝胆昆仑”,话剧《沧浪之水》在全体演员铿锵有力的念白之中缓缓落幕。
“短短两个半小时,池大为大半辈子的跌宕起伏都在里面。观众唏嘘感叹之余,是否会在某个瞬间产生共鸣,有所思考?这是我很期待的。”在毛剑锋眼里,台上的主角是池大为,但也有可能是身边任何一个人。“或许具体遭遇不同,但是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永远是一条直线,一帆风顺,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但是,无论如何不能忘记做人的根本,心灵的真诚和人格的坚挺不能缺失。回到那句老话,不忘初心,这是我最想传达给观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