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闻就要做不一样的新闻”——《为了人民》研讨会发言摘登

2017-07-28 07:02:32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做新闻就要做不一样的新闻”

——《为了人民》研讨会发言摘登

吴正平(右一)和老乡收辣椒。通讯员 摄

敢于创新,做有影响力的新闻

孔和平(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

《为了人民》系列报道的成功,有一些值得总结的经验。

一是题材重大,主旋律嘹亮。《为了人民》开篇明义,点出了主题是“人民”,作品中也彰显了爱国、敬业、友善、奉献等主流价值观。二是平实、真实。整部片子展现的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手法平实,没有拔高、没有渲染、没有摆拍,就是我们身边可亲、可敬、可学的典型。三是故事的表达注重情感,充分体现了真善美。四是策划精心,采访深入,制作大气,传播用心,充分彰显了湖南广播电视台、湖南卫视新闻中心的责任担当。五是制作团队的精品意识强,精品意识对于一个媒体来说非常重要,做新闻就要做不一样的新闻,就要做有影响力的新闻。

《为了人民》是湖南广播电视台的一个自选动作。选取这样一个题材,投入这么多的人力物力来做扶贫攻坚新闻大片,湖南广播电视台的这种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我觉得非常了不起。我们经常讲,要多做正面宣传,要多做传递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作品,但是这类作品真正要出新意,确实有难度,需要媒体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在我看来,《为了人民》系列报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站位高,选材精,故事讲得好

龚政文(湖南日报社党组副书记、总编辑)

《为了人民》好在哪里?

首先是立意比较高。《为了人民》准确把握了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推动扶贫攻坚的思想基础与价值支点: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宣示,脱贫攻坚是为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项伟业。系列报道深情关注人民,始终围绕人民,站位很高。

其次是选材非常精。系列报道中的扶贫群像,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军有民,有扶贫队长也有村支书,有体制内安排的也有公益组织派驻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覆盖面。特别是勾连了历史与现实,体现了今人与先辈之间信念的一致、精神的传承、不变的基因。像代表黑土麦田担任花垣县老磨村扶贫专员的“海归”陶品儒,从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汲取营养,堪称下乡新知青。

再次是故事讲得好。系列报道光大了《县委大院》《绝对忠诚》建立起来的主流叙事模式,特点鲜明的人物、精彩的故事、生动的细节、大片式的拍摄手法、多种艺术手段的叠加、画龙点睛的评论,形成强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为扶贫留史,我真心点赞

罗缵吉(省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专职副书记、省派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我真诚地给《为了人民》这部现象级新闻大片点赞。

在全省精准扶贫进入攻坚阶段的关键时期,这部片子适时推出,讲述了8个人的扶贫故事,很有代表性,很有典型性。在他们的身上,无不体现了我省扶贫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扶贫情怀;无不展现了他们奋力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从主题内容上来看,格调高昂,立意深远,满满的全是正能量;从表现形式手法来看,娓娓道来,亲和力十足;从播出的效果来看,入心入脑,耐人寻味。为扶贫留史,我真心点赞。

《为了人民》每一集播出以后,我们都转发到了工作组的微信朋友圈里,大家很受鼓舞。因为,这些故事就发生在他们的身边,很多经历也在他们身上发生过,所以倍感亲切,颇受启发。当前,全省精准扶贫事业正在向纵深推进,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扶贫需要精气神。我们期盼《为了人民》这样的大片能够有姊妹篇,我们也真诚地希望电视人、媒体人,包括各行各业进一步讲好湖南扶贫的新故事,传递三湘正能量,为湖南的脱贫大业凝聚起磅礴的力量。

坚持新闻立台,交出漂亮答卷

蒋强先(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湖南卫视制作播出新闻大片《为了人民》,我认为这是湖南广播电视台坚持新闻立台、导向立台的具体实践,也是坚持为了人民、为了中心出大片的智慧选择。湖南卫视就怎么样聚焦精准扶贫,怎么样服务精准扶贫,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已决定,要求全省的广播电视媒体学习、借鉴湖南卫视制作《为了人民》新闻大片的经验,搞好舆论引导,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我相信,湖南卫视肯定还会拍出更好的新闻大片,因为他们有这样的传统,有这样的人才,也有这样的能力。

8个扶贫样本给人深刻启示

黎仁寅(省扶贫办副主任)

《为了人民》在扶贫战线引起了强烈反响。它描述了湖南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一系列重点,比如如何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如何精准帮扶、如何组织动员群众。这里面很有学问,必须懂得应用市场经济规律,必须用心花功夫,必须用情去采访。8个典型案例就是8个扶贫样本,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启示。

我认为,这个大片经得起岁月的沉淀,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人民的检验。

拉升了“人民”的符号

盛伯骥(省人民政府参事、省视协副主席)

总的来说,这又是一部受人欢迎的宣传片。

《为了人民》在受众中得到广泛关注,在年轻人群体中也引起了很大反响,有效地改良了年轻观众群体以往忽视新闻节目的局面。

这部片子拉升了“人民”的符号,打造了“人民”的概念;整个报道强化了故事体裁,以数字说话,以情动人,整个篇幅是活生生的事,也是活生生的人;优秀的结构性和优秀的思想性是片子成功的关键。从人物典型结构来看,《为了人民》策划人既考虑了对象不同年龄、性别、职务职业,更考虑了不同人物的扶贫环境、扶贫目标等,全方位描述了我省的扶贫成就。

新闻传播的巨大力量来自于突破

段羡菊(新华社湖南分社常务副总编辑、高级记者)

《为了人民》给我的感受非常丰富,主要有两点:一是感受到了在互联网时代新闻栏目的巨大力量,二是新闻传播的巨大力量来自于突破。

这部片子高水平地推介了一部分扶贫干部,分享了扶贫经验,凝聚了扶贫斗志。这些报道传递出很多美好的东西。

新闻报道的力量来源于很多方面,我感受最深的是突破。这种突破,首先来自于作品的突破。在这个高节奏的时代,一两个月时间做出这么多的内容大片,这本身已经非常不简单了。另外,是技术的突破。这个系列报道中的每个画面都很厉害,用了很多的技术。比如,在水里拍摄,拍星空,连续拍了多个晚上等。还有报道对象的突破。《为了人民》讲的是普通党员的故事。这是对长期以来新闻栏目喜欢选择先进人物进行报道的一种突破。

故事饱含深情,细节非常感人

谢宝军(中央电视台湖南记者站站长)

正如一个网友说的一句话:“看到这种爱与真诚交集的画面,怎么能不被感染?”

《为了人民》的故事饱含深情,故事主人公有“传承”精神,许多细节非常感人。

好的新闻往往是用最笨的办法说出来的,前提是,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记者。采访对象时,记者一定要跟他们真正地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只有这样做,老百姓才会讲真实的情况。采访完之后,记者一定要体现自己的职业升华。《为了人民》做得非常好。

新闻导向是导向实践

刘泽民(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我给出3个点赞。

第一个点赞是点赞标题。这是一个很好的标题。《为了人民》表达了我们党历来的宗旨和目的。

第二个点赞是点赞扶贫。这部作品特别好地表达了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一个实践概念,不是通过数据计算出来的精准,不是通过理论讨论出来的精准,而是在实践中去精准。这就值得点赞。

第三个点赞是点赞整个作品。包括新闻工作者,包括我们的记者和创作团队。这个作品做得非常好,真善美集于一体。我们经常讲新闻导向,到底导向什么?《为了人民》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新闻导向是导向实践。《为了人民》的新闻导向是为了所有人民的导向实践,这个作品是非常成功的。

因为有真爱,所以才走心

刘晓丽(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主任)

我是研讨会现场唯一的女性代表。女性总是特别容易感动。我在看《为了人民》的时候,内心满满都是感动,而感动人的元素用时下一个非常流行的词来说就是“真爱”。

首先,是节目中主人公体现出的真爱。他们的奉献、友善、真诚,都是因为对人民有真爱,对国家、对党有真爱;其次,节目体现了湖南卫视、湖南卫视新闻人对于党、对于人民的真爱,对于新闻事业的真爱,对于新闻人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真爱。

节目中的8个故事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记者走心,受众才能入心。正是有了大事与细节、眼光与汗水的融合,才有了《为了人民》这样走心的作品。

(湖南日报记者 陈薇 整理)

相关专题:《为了人民》——湖南卫视献礼十九大特别报道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