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潮拾贝⑨| 设计师的“乐园”

2017-01-13 09:57:59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文|江海

中国的改革开放犹如滚滚洪流。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中,有成功的喜悦,有低谷的彷徨,有幸福的回忆,也有扼腕的叹息……伴随着潮起潮落,这一桩桩、一件件,犹如一片片五颜六色的贝壳,静静地停留在海滩之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规划是城市的生命,设计是建筑的灵魂。只有体现了民族特色、历史记忆、地域特点,并做到与当代科技相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建筑,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设计师的“乐园”

旧上海被称作冒险家的“乐园”。犹太籍后裔哈同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其只身一人怀揣6块银元来到上海,从洋行的清洁工做到了富可敌国的远东首富。上海现今许多有名的西洋建筑都曾是他的私产。

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一批又一批外资涌入了上海,一个又一个开发区应运而生,一幢又一幢高楼拔地而起。位于浦西四川路的“联谊大厦”,就是改革开放后上海的第一幢标志性建筑。整幢楼首次采用了玻璃幕墙,金灿灿的墙面在阳光的折射下散发出奇光异彩,美观而又新颖,令自以为洋气的上海人叹为观止。当年的建筑,墙面或用红砖、石块砌成,最高档的要数大理石垒成。要说拿玻璃做墙面,真是闻所未闻。一时间,慕名前来一睹“芳容”的不在少数。细一打听,原来是海外的设计事务所操刀设计的。如今,玻璃幕墙早已遍布中国,有人斥之为光污染的“元凶”,令人唏嘘。

进入90年代,五星级酒店和高档写字楼的开发建设风生水起,上海开始成为外国设计事务所竞相争夺的市场。全球许多知名的设计师都希望在这里留下“精品力作”“鸿篇巨制”,各种创意层出不穷,现实、写意、色彩、象形……各种流派蜂拥而至。从上海滩到整个中国,似乎都在进行着一场建筑设计师的创作大赛,成了设计师的“乐园”。

在这个“乐园”中,最初莫过于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上海的外滩都聚满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外滩西侧,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见证着百年沧桑巨变;隔江而望,陆家嘴现代化建筑楼群争奇斗艳,直入云霄,彰显改革开放的青春活力;黄浦江面,波光粼粼、灯火点点,历史与现实在此相映生辉。陆家嘴的地标性建筑,90年代以88层的金茂大厦为标志,世纪之交则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为新高,去年正式投入使用的上海中心,则以总高632米、118层暂居中国之最。这3幢建筑的设计,也都出自外国设计事务所之手。对其外形评价,亦是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相对叫好的仍不失为金茂大厦,因其设计元素中融入了中国宝塔的风格,体现了现代技术与中国文化的有机融合。

记得在曾经任职的地区,我也因主持建造一座艺术中心而烦恼。当时,来自海外的设计师希望用当地的市花花瓣来体现建筑造型。这本是个不错的创意,但仔细一想,又会有几个人专门从飞机上来看这个造型呢。当地老百姓都说,从地上看,这座艺术中心就像是3个“大碗”。而且,由于建筑的外形都是球面,要求墙面每块玻璃的尺寸不尽相同,都需要一块一块地设计、定制,无端增加了许多建筑成本。“吃一堑、长一智”,以后,担任过规划设计委员会主任的我,对凡是送来讨论的建筑外形设计方案,所遵循的原则基本就是越简单越好、越实用越好,标新立异、容易引起“七嘴八舌”的多数“否决”。

因工作缘故,除了单体建筑,我也曾参与一个“新城”的规划。当时的我“初生牛犊不怕虎”,四处访师问友,一心想把这事干好。国内一位知名设计院院长看到有关报道,便向我推荐了一名来自法国的设计师。“要把绿化带作为城市的标志”“高层建筑不能四处散落,而要相应地集聚在城市中心”“车行道分为主干道与分流道”“人行道与自行车道既要分割又要结合”……初初一交谈,这位设计师的规划理念让我耳目一新。

那还是20多年前的1995年,能在规划设计中把自行车道作为城市交通的有机组成部分,真还有点“超前”。这位设计师回国后不久,便寄来了初步设计,我至今仍完好地保留着。可没想到,按当时规定,国外设计师只能做单体建筑的设计,要想参与城市规划必须与国内的设计部门合资并经过认可。如此一来,他的设计只停留在了“草图”阶段。最终,“新城”建设虽吸收了他的一些理念,但作为城市标志的绿化带则大为缩水,并成为了房产开发的黄金地区。设想中遍布城区的自行车专用道,最后也仅仅就是“设想”。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城市建设不仅在北上广等首位城市,也在各省会城市、地级城市方兴未艾,谁都想让城市中有几个标志性建筑。如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国家体育场、中央电视台主体大楼,上海的科技馆、大剧院,广州的新电视塔等,这其中不乏很多很好的构思和造型,令世人称奇、赞叹。但也引来了许多形象的比喻:“大鸭蛋”“鸟巢”“大裤衩”“小蛮腰”等。在一些地方,“土豪式”的建筑纷纷而起,“白宫”搬进了县政府,“凯旋门”来到了大学,更有甚者,干脆把建筑设计成了一块金灿灿的大铜钱,寓意“财源滚滚来”。

最近在北京开会,有机会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正如冰心在《走进人民大会堂》一文中所言:“你走遍天下,你看见过这么伟大,这么崇高,这么瑰丽,这么充满了庄严的诗意的人民大会堂没有?”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当年迎接国庆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每幢建筑都十分庄严大气,也充分体现了中外建筑文化的完美融合。它们既是那个时代的珍贵记忆,又成为传世不朽的典范之作。

2015年12月,时隔37年之后,中央再次召开了城市工作会议,把“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理念,把以人为本作为城市发展的指导原则,并痛斥了把中国变成外国建筑设计师试验场的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3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一段国外需要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才能走完的发展之路。我们没有理由不为此而感到骄傲。但在分享经验的同时,更不能忘记总结教训。规划是城市的生命,设计是建筑的灵魂。哲人早就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只有体现了民族特色、历史记忆、地域特点,并做到与当代科技相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建筑,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或许,简单的就是最美的!

相关专题:大潮拾贝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