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潮拾贝④ |“大学城”的兴起

2016-12-09 08:59:50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文|江海

中国的改革开放犹如滚滚洪流。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中,有成功的喜悦,有低谷的彷徨,有幸福的回忆,也有扼腕的叹息……伴随着潮起潮落,这一桩桩、一件件,犹如一片片五颜六色的贝壳,静静地停留在海滩之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世界上以产业而兴的城市有盛有衰,唯有以教育而兴的城市永不衰落。中国最美的大学城就在长沙的岳麓山下,它理应成为长沙乃至湖南最新最靓的一张名片——

“大学城”的兴起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无数有志青年梦开始的地方。历史上,许多著名爱国重教人士都与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不少人甚至毕其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发展。

上世纪末,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华大地上兴起了一股史无前例的“造城”热。许多原本散落于城市中心的大学纷纷扎堆搬到了郊外,在行政力量的强力推动下,形成了一座又一座规模宏大的“大学城”。

世界上有许多以一座或几座名校而兴市盛市的典范,如英国的剑桥、牛津大学,美国的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大学等。我也曾专程赴剑桥、牛津大学考察。几百年前,国外许多志士仁人、皇家贵族开始兴办学堂,历经岁月沧桑。随着知识不断拓展、科技日益进步,一个院系逐步演变为一个学院,数十个学院组成了一座开放式的大学,学校与周边的民居、商业相互融合、血脉相连、共生共荣。这里,既拥有厚重的人文和历史底蕴,又有着独步全球的前沿科技,更有着一大批莘莘学子所释放出的青春活力。那山、那水、那人,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彰显整座城市独特的品味与气质。可以说,开放性、包容性,让国外大学城散发出永恒的魅力。

其实,不仅大学与城市的互生互长如此,产业兴城的经典也不胜枚举。如以纺织业兴起而名噪一时的英国曼彻斯特,以汽车制造兴起而独树一帜的美国底特律,以航空业兴起而举世闻名的美国西雅图等。

我也曾积极参与中国的大学城建设。当年,我所任职的地方位于江南水乡,当地民风淳朴,崇文重教,历史上人才辈出。改革开放的东风,让当地经济迅速发展,但没有一所高等学府,成了当地老百姓最大的遗憾。为了顺应民心,我和同事们开始了艰难跋涉,从“招商引资”转向“招才引智”。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几所大学表达了转移或扩建的愿望,但与“引资”的最大不同是:学校没钱搞建设。

记得那晚的决策已是半夜,会议室仍灯火通明,大家毫无倦意。经过一番激烈讨论,最终达成共识:把政府修路的钱、造楼的钱统统省下来盖学校!有同志甚至激动地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比喻虽不那么恰当,但足以显示大家的决心。这一决策也得到了上级的支持。

作出决策后不久,我率队进京拜访了时任教育部长。听说我们有如此决心,她非常高兴。“世界上以产业而兴的城市有盛有衰,唯有以教育而兴的城市永不衰落。”部长当时脱口而出的这句名言,令我至今记忆深刻。

5年后,我再次回到了那里,一座集近十所高校、几万名学子的崭新大学城从一片荒野中崛起,由此产生的其他效应不言而喻。随着人流、物流、信息流在此聚集,商业、地产、公园、文化创意、高新技术产业等迅速跟进。新城建好了、城际快速铁路拉通了、大型游乐场开园了、城市综合体开业了……这里因此焕发出无穷的生机与活力。时至今日,讨论中国第一座大学城是从哪里发端,意义不大。要说归功于谁,那就是邓小平同志领导的改革开放。

后来,我又经历了一次“造城运动”。这次不是新建大学城,而是将一个工业老城改造成为一个大学城、创新城。这个老城区,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一些中华“老字号”工业品牌都产自于此。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一大批有着辉煌历史的企业经不住市场经济的冲击,开始步入“寒冬”。尤其是大批工人的下岗,使得整个老城区弥漫着失去希望的彷徨和苦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世纪之交新技术革命的兴起,让这座工业老城区看到了曙光。随着当地十几所大学高高耸立的围墙被推倒,知识的芬芳在工厂、社区流淌,创新的因子在车间激活,破旧的厂房被改造成创业的园区,传统的社区接纳了许多知识精英。于是,一个校区、园区、社区联动发展的“知识创新区”在这里脱胎换骨、涅槃重生,迸发出巨大的活力。在此后联合国召开的“让工业城市新生”的论坛上,区委书记所作的精彩演讲,赢得了台下不同肤色的专家、学者与城市规划师的热烈掌声。

大学城的建设可以有各种模式。但尊重规律、科学规划、因势利导、顺其自然,仍不失为最佳。在我看来,中国最美的大学城就在长沙的岳麓山下。前临“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滔滔湘水,后倚“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巍巍岳麓,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等高等学府坐落在这青山绿水之间。说历史,这里有中国最早的高等学府——岳麓书院;道人文,毛泽东、蔡和森等大批伟人在这里激扬文字、指点江山;讲规划,三所高校早就没有了围墙的物理隔阂,大学在城市里、城市在大学中;论成果,一批又一批学子犹如奔腾不息的湘江水,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发展建设贡献着光和热。

城市养育着大学,大学承担着为城市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有没有大学,特别是有没有高水平、开放性的大学集群或大学城,对一个城市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新建的大学城缺少历史积淀,城市中经过改造的大学城没有绿水青山,唯有岳麓山下的大学城堪称集大成者。不知今天的当政者是否珍惜并视作“宝贝”。我想,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成为新发展理念的今天,它理应成为长沙乃至湖南最新最靓的一张名片。每当我路过此地,都会产生一种冲动,我愿意继续自己的梦想,为这座最美的大学城效上绵薄之力。

相关专题:大潮拾贝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