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的中山亭 以及那些年的公共建筑

2016-10-12 08:38 [来源:长沙图书馆] [作者:陈先枢 柳肃 殷力欣 任波] [编辑:万姗姗]
字体:【

一年前,我们以

「 湘江此去 」

致敬湖湘文脉

教你读懂长沙

「 中山亭 」

带你领略长沙近现代公共建筑

以及藏在它们背后的

这座城市所经历的沧桑

我们多少次绕着这座钟楼

享尽它周边纷华盛丽的蜕变

却很少念它始终如一

甚至未曾认真看它一眼

▲ 中山亭航拍图(马金辉摄)

中山亭

是长沙一座极具地标性的近代公共建筑

是纪念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

重要革命历史纪念建筑

先后被当作长沙第一座公共标准钟楼

民众教育馆、文化馆和图书馆使用

▲ 中山亭(马金辉摄)

1938年11月13日

「 文夕大火 」

烧毁了长沙十之八九的房屋

▲ “文夕大火” 中的长沙

但中山亭

却幸存下来

顶楼大钟的指针

停在 4 时 37 分

记录了焚城的悲怆时刻

▲ 上世纪 90 年代的中山亭

10 月 11 日

在长沙图书馆 4 楼

我们将启动一场

以「 中山亭 」为轴心的

长沙近现代公共建筑巡礼

在这场特别巡礼上

你会看见

中山亭时代的长沙市图书馆

——通泰街办事处街道图书馆

可以领略当年「 五朵金花 」的风采

▲ 通泰街办事处街道图书馆(曾晓辉供图)

据本土图书馆史专家沈小丁先生说

当年的长沙图书馆几乎是白手起家

仅有的一点家当

就是 5 名女职工拖着板车

从青少年宫运到中山亭

真算是「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

▲ 风华正茂的“五朵金花”(罗学新供图)

说起沈小丁先生

你是否还记得他在「 声音图书馆 」

为我们讲述老照片的故事?

“ 天心阁的午炮

中山亭的钟

冇得咯些就会神不笼统 ”

这张照片

是目前仅存的

长沙最早公共计时的珍贵物证

▲ 天心阁午炮亭(沈小丁先生供图)

当然,有故事的

远不止这些

你还会看到

上世纪 30 年代的中山路

地面已铺上柏油

宽敞整洁,两旁店铺分立

明德中学乐诚堂

「 文夕大火 」中,乐诚堂受毁严重

后又遭日机轰炸,仅剩框架

战后多次修葺,1980 年乐诚堂按原貌修复

2006 年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 明德中学乐诚堂

更有如今已见不到的

湖南大学老图书馆

它由湖大土木系蔡泽奉教授设计

为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

规模宏大,装饰华丽

是湖南大学定名后

第一座现代意义的图书馆

亦是当时华中华南最大的图书馆

▲ 湖南大学老图书馆

1937 年抗战爆发后

国立清华大学南迁长沙

在今岳麓区左家垅兴建了两座校舍

抗战胜利后

湖南大学借用此校舍成立第三院

经修缮后作为湖南大学新生院

后成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校舍

▲ 国立清华大学校舍旧址(今中南大学内的民主楼及和平楼)

这些你也许熟悉、也许陌生的建筑物

承载着你也许察觉、也许不觉的文明历程

如今我们将所有这些

以一场特殊的巡礼,展示给你

感受当时,感悟当下

「 中山亭 」

以中山亭为轴心的

长沙近现代公共建筑巡礼

展览时间

2016年10月11日起

展览地点

长沙图书馆 4 楼

主办单位

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承办单位

长沙市图书馆

执行单位

目田文化

顾问

陈先枢 柳肃 殷力欣 任波

特别鸣谢

曾晓晖女士 罗学新女士

责编:万姗姗

来源:长沙图书馆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