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高山同在】转兵苗岭危机四伏 鏖战大桥突出重围

2016-09-12 07:10:3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朱文硕 周帙恒 杨宗兴] [编辑:蒋俊]
字体:【

第三回 转兵苗岭危机四伏 鏖战大桥突出重围

城步苗族自治县莲花桥。党史办供图

记者 朱文硕 周帙恒 通讯员 杨宗兴

上回说到,1934年9月4日,红六军团于界首地区抢渡湘江,顺利进至广西西延县(今资源县)暂时休整。4天后的9月8日,便接到了中革军委一纸新的训令。

训令认为,在目前情况下,之前在新化、溆浦之间山地建立根据地的行动方案“是不利的”,“依地理条件及敌人部署,目前红六军团行动最可靠的地域即是在城步、绥宁、武冈山地”,应努力在这一地区积极行动、打击敌人,“并发展苏维埃和游击运动”。

红六军团接令,当日即从西延县的车田出发,翻越湘桂交界的老山界,兵分两路进入城步境内。

此时,湘敌第十九师师长李觉指挥补充第一、第二总队及第五十五旅一零九团等部队,分路由新宁和武冈向城步方向急进;桂敌第二十四师等部队,也从广西龙胜等地向红军奔袭。敌军企图利用优势兵力,将红六军团合围歼灭在城步东部地区。

红六军团决定迅速行动,在合围之敌未到达城步之前,先攻占城步县城,补充给养后立即西进,寻机歼敌。

9月10日,红六军团先锋部队击溃城步县城南横水界上的守敌保安团。敌军逃入城步县城,红军一部追至距县城不远的贺家寨。这时,由于敌情发生变化,李觉的主力部队已抢先一步进占城步县城,红六军团放弃了夺取县城的计划,决定转移至城步西部地区。

是日,红六军团到达岩头寨、丹口、下团一带宿营。这时,敌军李觉部队已经占据了丹口附近的马鞍山、笔架山、皮冲界等地,准备堵截红军。军情紧急!当日下午,红六军团分别在岩头寨、丹口和观音阁(今太平村)召开指战员会议,进行战斗动员。

11日,红六军团司令部命令第五十一团担任后卫,军团主力冒雨急行军,进丹冲,上围洲界,登应声岩,翻乌鸡山,挺进绥宁县的上堡、界溪、赤板等地。当日下午4时起至次日凌晨,第五十一团在皮冲界、人头山、撑架脚、观音阁等地,同来自城步、绥宁的敌军发生激战。这场战役中,以“莲花桥之战”最为著名,成功完成了保护主力突围西进的任务。

这莲花桥,横跨丹口扶城河上,是一座石墩木质的苗家风雨桥。“莲花桥之战”的指挥员、第五十一团三营营长周仁杰(2001年逝世,生前曾任中顾委委员、海军副司令员等职)在一篇回忆录中,描写了这场战役的情况:

“夜九时许,敌人向我营阵地发动了进攻,随着曳光弹的亮光,敌人的子弹像冰雹一样倾泻在我阵地上……我命令东桥头两挺重机枪按预定射向,把强攻的敌人压住,命令七连的重机枪以点射封锁河堤,不让偷袭的敌人接近大桥,同时,命令第九连派出一个排,从东桥头出口后侧隐蔽下河,于大桥前墩右侧绕到敌人后面突然打击,打他个措手不及,先将偷袭的这股敌人打垮。正当敌人被我重机枪火力压在沟坎里、河堤下,无法向前冲击时,突然,偷袭大桥的敌人屁股后面炸响了手榴弹,死伤了一大片,迫使这股敌军纷纷溃逃……”

9月12日拂晓,在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后,第五十一团三营官兵奉命撤出阵地。他们将3名牺牲战友的遗体掩埋在莲花桥西侧后,从孟公坳以北翻越乌鸡山,向绥宁县进发,于傍晚追上大部队。

这正是:虎贲之师剑出鞘,汹汹敌军奈我何?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请看《第四回:绥宁攻城行动受挫,小水跳崖青史永铭》。

■手记 苗乡赓续长征精神

朱文硕

伫立在莲花桥上,望着奔流不息的扶城河水,我们眼前幻化出82年前一幕幕血火硝烟的场景。只有数千人的红六军团,与强大的敌人斗智斗勇,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突破一道又一道封锁,取得了包括“莲花桥之战”在内的辉煌战绩,这是何等的壮怀激烈!

过境5天,行程150公里,红六军团在苗乡城步留下了引人追思的时空印记,更与后来经过这里的中央红军一道,留下了催人奋进的长征精神。

如今,莲花桥畔的村庄欣欣向荣,扶城河边的人民安居乐业,苗乡干部群众决心继承和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向着整体脱贫、全面小康的目标冲刺,开创更加幸福美好的新时代。

莲花桥畔的烈士英灵,当欣慰于这初心的坚守、精神的赓续。

相关专题:历史与高山同在——红二、六军团长征记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