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精选丨他们打算这样“脱贫衣”、“摘贫帽”

2016-01-31 19:55:30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作者:秦慧英] [编辑:印奕帆]
字体:【

  新湖南客户端1月31日讯(记者 秦慧英)在今天举行的湖南省委扶贫开发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工作会议上,湘西自治州、怀化市、邵阳县等六个单位作扶贫表态发言,在扶贫攻坚的战役中,他们准备了什么大招呢?

  “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既是艰巨紧迫的任务,又是加快发展、后发赶超的极好机遇,更是一场输不起的硬仗。”

  目标:确保到2019年,所有国扶县摘帽,5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与全省基本同步全面小康。

  做法:精准脱贫“十项工程”

  生产脱贫工程:因地因人制宜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产业园,力争到2020年建成400万亩特色农业产业园,特色产业总产值达200亿元以上,带动50万人脱贫。

  乡村旅游脱贫工程:重点建设60个乡村旅游精品村寨,协调整治300个特色村落,力争全州乡村游实现收入60亿元左右,带动10万人脱贫。

  转移就业脱贫工程: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力度,建立稳定的劳务合作和输出基地100个,每年安排2亿元创业担保贷款,带动1万名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脱贫,力争使10万贫困劳动力通过转移就业实现脱贫。

  易地搬迁脱贫工程:因地制宜选择搬迁安置方式,做好后续扶持,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让建档立卡的近10万贫困群众真正挪出“穷窝”。

  教育发展脱贫工程:实施贫困生资助全覆盖,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城乡低保困难户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教育免除学杂费,并每年给予1000—2500元的生活补助,对本科、专科大学新生分别发放不低于5000元、3000元的一次性资助,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医疗救助帮扶工程: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实现80%以上的报销率。

  生态补偿脱贫工程:利用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功能区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等资金,使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区内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为护林员,带动2万贫困人口脱贫。

  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对全州9万多需要低保兜底的贫困人员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完成无房户就地建房和危房就地改造5万户。

  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加快综合交通网、能源保障网、水利设施网、信息网、城镇基础设施网“五网”建设,全方位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和投资创业环境。

  公共服务保障工程:加快农村养老、儿童福利院等服务设施建设,力争让所有乡镇、村(社区)都有文体活动中心,创建秀美生态村庄500个以上。

  “怀化市委、市政府决心从四个方面发力,以啃硬骨头的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悠悠万事,脱贫为大”

  以全面小康为总揽,以脱贫攻坚为关键,以啃硬骨头的精神,苦干实干巧干三五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以“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干劲,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精神,奋力精准脱贫攻坚,确保今年实现18.81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确保提前1年全市整体脱贫摘帽,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精准精准再精准

  精准识别“扶持谁”。将在精准识贫上进一步下功夫,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扶贫真。

  精准解决“谁来扶”。进一步调优配强县市区扶贫办领导班子,特别是选优配强“一把手”,真正“给担子、给位子、给帽子、给面子、给票子”,让扶贫工作部门强起来、硬起来、活起来。同时,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村党支部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四支队伍”建设,强力整治软弱涣散村党支部。

  精准谋划“怎么扶”。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精准施策,深入实施群众增收、易地搬迁、素质提升、兜底保障、基础扶贫等“五大工程”,抓好基础设施“六到农家”和公共服务“六个落实”,推进“五个一批”、“十个到村到户”,坚决完成年度18.81万人减贫任务。

  精准落实“如何退”。加强精准脱贫动态管理,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确保脱贫成效精准。

  三、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和力量

  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集聚扶贫攻坚。

  建立健全政策资源整合机制。既积极争取政策,又整合聚合政策,发挥政策资源的集聚、辐射效应。

  建立健全多元治理的扶贫主体联动机制。变各唱各调的“独角戏”为党委政府、社会各界与贫困群众协同推进的“交响乐”。

  四、压实压紧压强主体责任

  用项目管理方式强化主体责任落实;用脱贫攻坚的效果评价管理干部;用最严格的措施问责追责,对全市13个县市区和相关责任部门实行最严格的军令状管理考核,切实做到不摘穷帽摘官帽,不换状态就换人,有错无为皆问责,不为慢为乱为就让位。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

  目标:确保到2018年全县16万贫困群众整体脱贫、189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一、瞄准目标,优化顶层设计。

  出台“十三五”脱贫攻坚专项规划,制定完善扶贫政策配套方案,根据脱贫攻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算实核准每年要减少多少贫困人口、每年要投入多少资金、每年贫困对象要增加多少收入、每年要搞多少基础设施建设等账目。

  依次目标,层层签订责任状、逐级立下军令状,细化、量化年度工作任务,硬打硬的精准到乡村户、精准到责任人、精准到时间点,确保脱贫攻坚不落下一个贫困村、一个贫困群众。

  二、整合资源,加大扶贫投入。

  加大财政投入:从2016年起,县财政将每年配套安排扶贫专项资金2000万元以上,整合部门资金5000万元以上,确保每个贫困村的财政和部门帮扶资金每年不低于50万元。

  加强金融支持。积极探索金融支持扶贫新路子,落实好与农发行签订的40亿金融与扶贫战略合作协议,与农行签订的20亿支持油茶扶贫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广纳社会资金。积极支持各种形式的社会扶贫,引导各类社会资源向贫困地区集聚,争取每年吸纳社会资金1个亿以上,确保每个贫困村每年争取社会帮扶资金100万元以上。

  三、精准施策,实施分类帮扶。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发展以油茶产业为龙头的特色产业,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站),让扶贫产业涵盖所有贫困人口,产业收入占贫困农户家庭收入的80%以上。

  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制定全县易地搬迁专项规划,到2018年实现应搬尽搬。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把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美与百姓富相结合的特色扶贫开发之路。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两后生”都能接受适应就业需求的职业技术培训,切实提升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全面落实国家保障制度,编织民生安全保障网,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同时,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残疾人托养服务院,解决智力障碍、精神病人和重度残疾人的托养问题。

  “集全民之智,举全县之力,确保桂东与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

  目标:确保到2019年、力争在2018年实现尚未脱贫的52个贫困村、25916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完成脱贫摘帽任务。

  一、核实贫困底子,把“扶持谁”的问题解决好。

  精准核实贫困情况:

  进一步完善扶贫对象识别、评议、公示、审核程序,确保扶贫对象精准到户到人;加强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分析研判,严格区分因灾、因病、因学和缺项目、缺资金、缺劳力、缺产业、缺技术等情况,列出需求清单,规划好帮扶项目。

  动态监测扶贫对象:收集整理文字资料和电子信息资料,建好县、乡、村三级精准扶贫数据库和动态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对贫困村、贫困户和扶贫项目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实行基础数据和需求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动态管理、有进有出。

  健全脱贫攻坚机制:严格落实扶贫开发管理体制、工作机制、领导责任制,把全县扶贫工作任务分解到县级领导、牵头部门、各个乡镇、责任人员,把减贫人数、扶贫成效作为干部实绩考核的重点内容。

  二、强化责任担当,把“谁来扶”的问题解决好。

  压实工作职责:把扶贫攻坚作为“一把手工程”,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

  强化责任担当:对全县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实行“全覆盖”驻村、结队帮扶,做到贫困村不“摘帽”、贫困户不脱贫,工作队不撤队、结对帮扶人不脱钩。

  激发内生动力: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经济能人、种养大户等带领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经济收入。把产业发展落实到每一村、每一户、每一个人,实施“一户一产业”培养工程,让贫困群众尝到“甜头”、见到“势头”、提升“兴头”、看到“盼头”。

  三、破解制约瓶颈,把“怎么扶”的问题解决好。

  破解资金难题:创新金融贷款产品,每年落实5000万元以上的金融产业扶贫贷款,着力解决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资金短缺的困难。

  破解土地难题:加快农村土地确权,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每年净增流转1万亩以上农户承包土地,确保闲置土地流得出、流出土地有产业、产业发展成规模、规模产业促脱贫。

  破解市场难题:注重培育产业品牌企业,倾力打造电商扶贫平台,加快推进物流园区建设,着力畅通农产品的销路,为农户找准市场,解决贫困户既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还是销售者的“包打包唱”难题。

  破解环境难题。按照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分批次、有计划地对全县5175户、17076名贫困人口,采取形式多样的安置方式进行易地扶贫搬迁。

  “把脱贫攻坚作为中心任务,坚持区域发展与精准脱贫双轮驱动,主动作为、精准施策,着力补齐贫困地区发展“短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第一战。”

  重点工作:

  一、突出面上扶持,增强发展活力。

  强化政策保障。制定全省加快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和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引导资源向贫困地区集聚。

  强化项目支撑。加强脱贫攻坚项目储备,优先支持贫困地区项目进入省市县三级滚动项目库,积极争取我省脱贫攻坚项目纳入国家“十三五”相关专项规划。

  强化资金扶持。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国家专项基金、省级专项资金年度计划向贫困地区倾斜。

  强化改革推动。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省际边界口子镇等建设,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二、突出特困区域,推进片区脱贫攻坚。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抓紧建设武冈机场,黔张常、怀邵衡、渝怀二线铁路,龙永高速,莽山水库等在建重大项目;新开工张吉怀铁路、怀芷高速等项目;做好湘西机场、龙桑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启动建设,切实改善片区发展条件。

  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指导帮助连片特困地区利用资源优势,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延伸产业链。特别要发挥片区旅游、特色农林产品资源优势,提升区域造血能力。

  加快区域合作共建。深入实施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积极发展“飞地”园区,积极推进湘黔、沪昆高铁经济带建设。

  三、突出专项脱贫,大力实施易地脱贫搬迁。

  目标:“十三五”全省搬迁80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

  抓政策,抓实施,抓考核。组织各市县全面启动新一轮易地脱贫搬迁工作,明确任务量、时间表、责任人,力争全年完成20万人的搬迁任务,扎扎实实打好第一仗。

  “感军令如山、责任重大。作为全省扶贫工作的主管部门,我们当进一步强化担当、履职尽责、积极作为、狠抓落实,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好职能作用。”

  重点工作:

  一、当好脱贫攻坚战的“参谋部”。

  把问题摸清,把原因找准,把对策拟实,切实为领导当好参谋、出好主意。加强调研,全面准确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形成一批有分析、有见解、有支撑的专题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制定好我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构建起“1+10+17”的政策支撑体系。

  二、当好脱贫攻坚战的“排头兵”。

  完善建档立卡:进一步完善贫困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建档立卡数据平台,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支撑和保障。

  抓好产业扶贫:坚定“四跟四走”产业扶贫路子,确保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建设的财政专项资金投入,每年帮助20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增收脱贫。

  抓好扶贫小额信贷:完善并推广“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小额贷款模式,今年力争发放小额信贷60亿元,五年累计投放300亿元以上,为约160万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提供产业发展资金。

  深入实施“雨露计划”:按每人每学年不低于2000元的标准给予资助,力争80%以上的贫困户家庭“两后生”参加职业学历教育培训和技能培训,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全力推进贫困农户危房改造:集中五年时间阶段性解决全省约20万户、80万贫困人口的安居问题。

  三、当好脱贫攻坚战的“服务队”。

  协调推进“五个一批”,协调推进行业扶贫,确保行业部门优惠政策、项目资金更加聚焦贫困村、贫困户;协调推进社会扶贫,完善帮扶需求对接机制,建立社会扶贫“直通车”信息网络,着力打造社会扶贫湖南品牌。

  四、狠抓责任落实,当好脱贫攻坚战的“督战队”。

  对照扶贫工作责任清单,开展联合督查、调度督查、明察暗访,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完善扶贫考核办法,建立健全目标倒逼、交办跟进、年底交账等考核评价机制,认真组织考核考评,促进工作落实。

相关专题:湖南实施精准扶贫 加快推进扶贫开发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