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德隆牌坊”背后的故事:先祖大义永流传

2015-10-16 09:26:31 [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作者:徐亚平 彭新华] [编辑:张梅]
字体:【

先祖大义永流传

——汨罗“德隆牌坊”背后的故事

湖南日报记者 徐亚平 通讯员 彭新华

秋天的田野,金黄的稻子等待着收割。一座“德隆牌坊”静静地耸立在汨罗市黄市乡划塘村牌楼黎屋场的青山绿水间。

牌坊与碑石历经571年的风雨沧桑,黎姓族人悉心呵护,使之得以保存,先祖的大义家风得以传承与发扬光大。

黎必才大义当先

君子之居于山林得以表彰者,必有拔萃之行。据黄市黎氏族谱记载,元末明初,黎姓人自江西迁入,世代聚居此地。牌楼黎有一位忠厚长者,家有余资,为人仁义。他叫黎必才,兄弟3人,均以躬耕自乐,无求仕禄。明朝正统年间,湖湘各地久旱不雨,灾荒迭起,民不聊生,饿殍遍野。黎必才见此灾难,心急火燎,怜悯顿生,对兄弟们说:“乡邻之人将亡而不救,非义也。”于是计议,将自家兄弟准备做新房积下的1300多担稻谷,全数捐出,并用船运往潭州(长沙),托付地方缙绅,按人分给,以赈灾荒。

对此大义,灾民感恩戴德;正义乡绅和有志官吏,无不为之叹服,遂联袂上表朝廷,恳请褒奖。明正统九年(1444年),英宗皇帝获知,万分欣喜,即刻下旨对黎必才予以表彰,并许其官职。圣旨下到牌楼黎时,黎必才正打着赤膊在田间干活,住的还是茅屋。可是黎必才不羡慕荣华富贵,甘愿隐居田园,委婉谢绝。英宗见他诚实忠义,便封之为尚义处士,颁旨敕建“尚义隆德牌坊”,内供尚义碑一块。

牌楼黎由此得名。不久,黎姓子孙在牌坊附近又修建了尚义祠堂,黎必才大义精神一时间声名远播。数百年来黎姓子孙以此为荣,小心看护,虽经朝代更迭、战火兵乱,牌坊、碑石、祠堂奇迹般地保存下来。现年84岁的黎庚良回忆,抗战时期,日寇攻打长沙,后曾有一队日寇从这里经过,黎姓人大多逃到深山躲藏;黎庚良的父亲担心日寇破坏牌坊,在牌坊旁边守了三天三夜。

四农民冒险护碑

隆德牌坊命途多舛。71岁的村民黎固本回忆,1958年修渡塘水库,公社领导指示将牌坊拆除,石件用来铺路与加固塘坝。有黎姓的年轻后生当天就搭架将石柱旁边的构件拆除。因石柱太坚固,要敲成几节,后生们畏麻烦,懒得再动;又将牌坊后面的尚义碑石拆下来,抬至水库下面盖涵管。

眼看第二天就要埋土,黎雍舟、黎甘霖等4个贫农坐不住了。他们当天夜里就将碑石埋在附近水塘的淤泥里。公社领导扬言要追查,要将肇事者判刑。查了几天后,此事竟然不了了之。直到1984年,黎雍舟等人才将尚义碑从淤泥中扒出来。

黎固本饱读诗书,是乡里舞文弄墨的里手。10多年前,他就为恢复尚义隆德牌坊的事奔走,曾任“恢复尚义隆德牌坊理事会”会长。通过政府鼓励引导,民间筹资30多万元,隆德牌坊得以修复。“先祖的大义精神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黎固本告诉记者,“牌坊的4根大石柱一直没有动过,旁边的构建与上面的帽檐是2013年修复的。”记者眼前看到的牌坊,气势巍峨,4根大石柱为旧物,中间两根高8米,左右两根高7米。

尚义碑高2.06米,宽1.33米,厚0.15米,碑文正面有“大明正统敕旌隆德坊碑记”,共584字,详细记载了黎必才兄弟积极赈灾受到朝廷表彰的事迹。立碑时间为“明正统九年甲子岁正月谷旦立”。2013年,有关文物专家对尚义碑进行了鉴定,认为该碑的材质为“青白玉石”,产自河北,与北京故宫的石料是一样的,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与史料价值。当年,辽宁一个老板出价3000万元购买尚义碑,“就是打一个黄金碑我们也不卖,这是我们黎氏的传家宝。”村长黎岳兵坚定地说。

大义精神传四方

黎固本告诉记者,自黎必才算起,牌楼黎氏已经传了571年、26代,后人遍及湘阴、汨罗、岳阳、长沙、贵州、湖北、广东、台湾、美国等地,目前初步统计达2万余人。“牌楼黎氏后人分布众多,无论何时何地,都继承大义精神,以大义为荣。”

清朝中叶,湘阴旗杆黎出了一个进士黎光瑜,官至知府,以清廉仁义出名。抗战期间,牌楼黎先后有20多人参战,大都战死疆场。老兵黎耀南去台后,多次撰文呼吁祖国统一,是反台独运动的骨干力量。

解放后,这里出了一个舍己救人的英雄黎常池。1966年3月,黎常池在田边干活,突然听见罗江河边有人大喊救命,原来是一个小姑娘不慎掉进了水里。黎常池想都没想,跳进了冰冷的河水中,用尽全力将小姑娘推上岸,自己却被湍急的河水卷走,光荣牺牲……

相关专题:湖湘好家风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