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浴血奋战扬国威——寻访湖南抗战名城之四

2015-09-02 07:54:46 [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编辑:印奕帆]
字体:【

2015年8月15日,武冈市城区。1945年4月27日,日军进抵武冈城郊,被中国军队第74军58师172团1营所阻,该营严防死守武冈城达1个月之久。郭立亮 鲁米 摄

 

 
芷江抗战受降坊。湖南日报记者 郭立亮 摄
 
图为芷江县飞虎队纪念馆。湖南日报记者 赵持 摄
 
芷江县城3.5公里外的七里桥村。当年,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在这里签署投降书。湖南日报记者 赵持 摄

追寻

70年前,中国军民挥鞭饮马雪峰山,浴血奋战扬国威,写下“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落芷江”的千古辉煌。

70年后,当我们重返最后一战——湘西会战的战场,当年被鲜血染红的层层山峦如今绿意盎然,耸立其间的湘西会战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安静肃穆。在历史长河中留名的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和飞虎队纪念馆在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诉说着当年血与火的动人故事。

1 战时繁荣,抗战火焰熊熊燃烧

车行沪昆高速,越资水、沅水,下穿蔓延300多公里云雾缭绕的雪峰山,沿途青山绿水,满目生机。

从长沙到怀化芷江,如今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飞驰在天堑变通途的交通大动脉,抚今追昔,思绪万千。

抗日战争时期,怀化地区是战时的大后方,前有雪峰山天险,背靠战时陪都重庆,是华北、华中、华东通往大西南的战略要道。

早在1936年至1938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就动员该地区的芷江及邻县数万民工,几度抢建扩修了芷江机场。位于小城芷江的芷江机场成为当时大型军用机场,是远东盟军第二大机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芷江战略重镇的地位显得尤为突出。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巡视员夏远生告诉记者,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大气候下,在怀化的中共组织一度发展很快。1938年10月,湘西工委在沅陵建立,并遵照党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省(工)委的部署,领导和组织成立各种类型的抗日救亡团体,团结各阶层民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38年11月,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从湘潭迁至沅陵。到1939年2月,除已恢复的溆浦县委外,又成立了中共沅陵县委、中共辰溪县委,洪江、麻阳2个中心支部,35个基层支部,党员发展到350多名。

1944年6月19日长沙沦陷后,省内机关、厂矿、学校及其他社会团体纷纷内迁怀化境内的沅陵、辰溪、溆浦、黔阳、芷江等县,呈现一派战时的繁荣。随着战局的发展,大批中国及美国、苏联等同盟国军事力量陆续迁入怀化。至今,我们仍能看到一些《抗战日报》、《中苏半月刊》等进步刊物的原件。

据当地年长的老人回忆,驻军从芷江七里桥一直驻防到竹坪铺的五里牌,军营绵延12华里。据统计,从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驻芷各种军、警、特、宪机构多达220个。原不足3万人的县城,人口骤增至10余万人。

1944年4月以后,随着豫湘桂战役的推移,郑州、洛阳、长沙、衡阳、桂林、柳州等地中国机场陷落,芷江机场成为国民党正面战场对日作战的重要空军基地、华中空军指挥中心和远东盟军重要机场。中美航空兵组成的混合团驻芷江机场,拥有远程轰炸机、战斗机、侦察机集群,各型参战飞机400余架。

在国共两党的共同推动下,在湖南西部这块偏僻的土地上,以抗日救亡为中心的抗战火焰熊熊燃起。

2 最后一战,打出国人威风志气

乘车穿过雪峰山隧道,再走过长长的一段国道,就来到素有“抗日名镇”之称的溆浦县龙潭镇。这里,是“最后一战”湘西会战的主战场之一。

中国军队正面战场的浴血奋战,让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并未达到预期目的。在广大的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军队,正对日展开局部反攻。

日军大本营视芷江机场为心腹大患。为迅速消除障碍,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部下达攻占芷江的命令,于1945年4月出动主力部队第二十军团共8万兵力,分三路向芷江形成合围之势。

国民政府决定将日军聚歼于雪峰山东麓地带,于1944年12月25日成立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何应钦为总指挥,总部设在芷江,集结10个军12余万兵力布防雪峰山一线,美军陈纳德将军从昆明飞来芷江亲自坐镇指挥飞机参战。

面对层峦叠嶂的雪峰山天险和严阵以待的中国军队,日军不敢正面强攻,而是让北路日陆军116师团109联队4000多人先抄小路偷袭龙潭。龙潭位于雪峰山北麓交通要冲,如果失守,日军可长驱直入芷江。获知日军企图,74军51师(代号文昌部队)奉命挥师迎敌,湘西会战中最关键一战——龙潭战役自1945年4月17日打响。

当地史志材料介绍,对鹰形山的争夺是最激烈的战斗,打出了中国军民的威风和志气。双方在鹰形山反复争夺了28天,中国军队牺牲700多人。陈纳德将军指挥的飞虎队也前来助战,投下燃烧弹、炸弹。日军被阻惨败,偷袭龙潭的数千名日本兵全部被歼。

“龙潭战役能取得决定性胜利,离不开当地老百姓作出的牺牲。”中共溆浦县委副书记翟波告诉记者,龙潭战役的28个日日夜夜里,从输送物资、运送伤员做好后勤保障,到亲身入伍参加战争,民众抗日浪潮空前高涨。

“在中共湘西地下党的组织发动下,龙潭农民自卫队、龙潭民众抗日队、中学生抗日志愿队等地方武装相继涌现,发挥了重要作用。”龙潭抗战阵亡将士陵园管理所所长陈贵生说。当地老人介绍,当年令日本兵闻风丧胆的“瑶山嗅枪队”,就是当地民众用鸟铳组成的游击队。

战后,鹰形山改称为“英雄山”。51师师长周志道将军后来回忆:“拉锯争夺,这二十余昼夜,诚有一寸国土一寸血之写照。” 据日本《中国派遣军编制》记载,日军“进军龙潭总兵力共15029人,战役后不足千人”。

如今,与英雄山对望的弓形山上,湘西会战抗日阵亡将士陵园浩然耸立、古木参天,龙潭战役中牺牲的700多名抗日将士在这里长眠。在陵园南面的山脚处,有一处侵华日军的“倭寇冢”,二者相隔50米,一南一北,一善一恶,一为保国忠魂,一为侵略冤鬼,时刻提醒着国人铭记历史、警钟长鸣。

龙潭一役,吹响了湘西会战全面反攻的冲锋号。随后,各路中国军队转守为攻、乘胜追击,至1945年6月7日,日军全面败退。湘西会战是中国人民八年抗战中的一次重要战役,是日本侵略者在华发动的最后一个战役。此战,日军伤亡36358人,其中被击毙12498人;中国军队伤亡20660人,其中殉国将士7817人。

3 “日落”芷江,和平之城名扬全球

距溆浦龙潭战场遗址100多公里外的芷江,因为70年前的那一次受降,而蜚声全球。

踏上芷江的土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速公路旁一个巨幅的广告:“芷江,一个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地方。”

走进位于芷江七里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园,“血”字形的受降纪念坊迎风挺立、威武雄壮。这是华夏大地唯一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的标志性建筑,被世界称为“中国凯旋门”。

各种历史资料告诉我们,当芷江军民沉浸在保卫战胜利的喜悦中时,又传来了在芷江接受日本投降的特大喜讯。受降前夕,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湘黔公路道路口扎了巨大的庆贺牌楼。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在东京电视台向全世界发布《终战诏书》,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中国人民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最终胜利、日本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终。1945年8月21日,日本派中国派遣军总部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作为代表来到芷江,与中方进行洽降会谈。在芷江逗留的52个小时里,日方向中方交出了日军集结地区军事地图,并在记载着投降详细规定的备忘录上签字,史称“芷江受降”。

当年,芷江受降主官是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主持受降仪式的是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萧毅肃中将,中国战区美军作战司令部参谋长柏德诺准将也参加了受降仪式。美方代表的出席与见证,说明芷江受降,不仅是中国抗战的胜利,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区的胜利。

在芷江机场东边,安静地坐落着芷江飞虎队纪念馆,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全面反映陈纳德及所率领的飞虎队援华抗战的专题性纪念馆,真实再现了当年飞虎队员英勇抗击日寇的辉煌战绩。

1941年10月至1945年8月,飞虎队共击落、击毁日机2600架,击沉或重创223万吨敌商船、44艘军舰、13000艘100吨以下的内河船只,击毙日军66700人。如今,在飞虎队纪念馆内“英烈墙”上,2193名牺牲在中国大地上的飞虎队队员的名字在这里永久镌刻。

2014年4月17日,美国飞虎队员约瑟夫·德将当年自己拍摄的多张彩色照片,在芷江首次向全世界公布。这些照片充满了历史感,既有日本投降代表降机落地、向中国人民投降的场景,也有美国大兵展示日本投降的外文报纸,以及芷江全城欢庆抗战胜利的场景。

“从这些珍贵的彩色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方投降代表以国家的形式第一次插上白旗,在湖南芷江向中国人民无条件投降,这是历史的见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说。

回忆

我在龙潭

抢救伤员

抗战老兵 刘广基(98岁)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我才20岁。那年9月,我背着家里,从山西运城独自跑到西安参军,看到28师招收医抢训练班,我就报了名。一个月后,我被分配到28师补充旅第二团卫生队当护士。

后来,补充旅被编入74军,我也到了51师153旅305团卫生队,先后参加了徐州会战、开封战役、江西万家岭战役以及“上高会战”。1944年衡阳会战,51师奉命增援衡阳守军,我是51师野战医院院长。

湘西会战时,日军进犯龙潭,我军奉命阻击,浴血奋战28天,歼灭日寇1万多人,我军亦有重大伤亡。

当时,我们的野战医院设在一座祠堂中。激战中,大约有1000多名伤病员从前沿阵地用担架送到野战医院紧急救治。由于战斗激烈、条件有限,一些重伤员因伤势太重而失去生命,我们只能把他们就地掩埋在祠堂附近的山坡上。这些年,我一直在寻找那座祠堂,却一直没有找到。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才得知野战医院旧址就设在湾潭王氏宗祠,并得到王氏族人多年的保护。

70多年过去了,残酷惨烈的战争场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前线很多战士牺牲之后,曝尸荒野,连个土坑都没有。他们为了国家、民族,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很多抗日烈士没有留下尸骨,没有留下后代,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想起这些,我心里就特别难过。希望把抗日战场上牺牲的烈士,都在忠烈祠刻上一个名字,或者哪怕是一块无名英雄纪念碑。

手记

珍惜和平,守望未来

张斌

小城芷江,见证了中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扬眉吐气,承载着对世界和平的美好期许。

走进今天的芷江,这个名扬世界的国际和平城,不仅多次举办国际和平文化节,还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每年,数十个国家的政要与国际友人、健在的美国飞虎队队员及家人、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都要回到这里,与当地人民聚集一堂,重温当年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共同憧憬美好未来。

历史是“教科书”,也是“清醒剂”。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守望未来,我们必须牢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懂得团结一致、共谋发展的可贵,多一份责任,多一份担当,自觉投身于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推进世界和平发展、经济繁荣、福泽万世。

读史

“湘西会战”又称为芷江保卫战,因主战场在雪峰山一带,故又称“雪峰山会战”。战事历时近2个月,日方投入兵力8万余人,中方参战部队12.6万人,战线长200余公里。日军在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下彻底溃败,大败而退的日军气焰顿挫。

芷江受降,宣告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彻底失败,写下了中国人民抵御外敌侵略史上的光辉一页。

2014年9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芷江受降旧址和纪念馆、飞虎队纪念馆被列入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相关专题:气壮山河·湖南抗战故事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