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忽视长沙火车站的美
--长沙火车站入选全国60年300座最美建筑,我省入选的还有湖南大学的两组建筑
本报长沙讯 对于长沙市火车站,很多长沙人都已经熟视无睹了。这栋建成时规模仅次于当时的北京火车站,且比当时的北京火车站更先进的建筑,最近荣获我国建筑界最高荣誉奖项: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它用这项荣誉提醒长沙市民:别忽视我的美!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日前在山东威海揭晓,全国共评出建国以来各个不同时期的300个建筑项目,我省长沙火车站、湖南大学法学院-建筑学院建筑群和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大楼三组建筑榜上有名。
省建筑师学会秘书长殷昆仑介绍,这项大奖是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会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基础上设立的。此次参评建筑均为1949年10月1日后建成的,要求使用一年以上,且建筑工程保存基本完好。全国共评出300项获奖作品,它们都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建筑作品。
“能在全国60年来的各类建筑中获奖实在是件值得庆贺的事。”全国300个项目获奖,我省仅占三个,今后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殷昆仑说,我省一方面将加大全国名建筑师培养力度,让一批有实力的建筑师能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将加大宣传,通过建筑师学会这个平台让建筑师献计献策,扩大我省优秀建筑和建筑师在全国的影响。记者斯茅庚
链接:建成时比北京站还先进 长沙火车站有何特点?
本报长沙讯 作为省会标志性建筑的长沙火车站,投入运营33年了仍魅力四射、经久不衰。它在设计上有何特点呢?昨日,记者采访了曾参与长沙火车站设计的国家资深建筑师、省建筑设计院原副院长谭正炎。年届七旬的谭正炎老人说,长沙火车站最大的特点是“前后错层、地道进站、分散空间候车”。
“直接负责长沙火车站设计和建设的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华国锋和铁道部部长万里。火车站的设计是面向全国招投标的,省建筑设计院和湖南大学提交的方案为中标方案,后来由省建筑设计院负责实施。”谭正炎回忆说,当时省建筑设计院组织了60多位设计师坐镇火车站建设现场设计,几千张室内外效果图和施工图都是设计师们手工绘制。
“长沙火车站就规模而言在当时仅次于北京火车站,就现代化程度而言比当时的北京火车站更先进。火车站大厅内的扶梯是我省乃至周边省份首次使用。”谭正炎介绍,火车站所处位置当时是稻田,下基脚时先垫了9-11米厚的河沙,高7.1米的火炬是经过各界多次讨论的。
长沙火车站位于五一大道东端,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总投资2400多万元。1974年7月开始方案设计,1977年10月建成。该工程设计方案是省建筑设计院在全国16个省市的设计院和大专院校提供的60个平面方案、70个立面方案中经过多次归纳、综合出来的,当时的铁道部长万里和国内的著名专家都参加过评议。
省建筑设计院相关负责人透露,长沙火车站的总体布置,是针对长沙地区雨量多、雨季长、夏季气候炎热的特点,将车站主楼、售票房、行包房以及出站口作为单体处理,再与车站西侧的邮电大楼用连廊联结起来,使之联系紧密,较好地解决了车站的人流问题。将公共汽车停靠站置于广场两侧,做到人、车分流,车辆流线清晰顺畅。
主楼设计中,将二层平面标高提到4.5米,两层平面前后作局部错层;并采用了地道进站,分区候车和庭园式的平面布置;主楼空间以广厅为中心,分南北线候车,共集中成4个普通候车室,进站人流由前厅、广厅逐步按不同方向分散到各个候车室,南北方向分别用两条地道、两个栈桥进站,使进站旅客的流线十分简捷。
车站立面处理简洁、庄重、大方、新颖。西立面上前厅和南北候车室的空间,按18米标高拉齐做成一条长达150多米的大挑檐。中间置一钟楼,尽量减少了以钟楼为中心的层层跌落的做法,钟楼顶部做了有传统建筑风格的琉璃三重檐,钟楼轮廓的收分做成微微向外凸起的曲线,使钟楼形成优美的轮廓。记者斯茅庚
责编:鲁红
来源:湖南在线——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