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城区设25个临时便民疏导区域 “市容”“繁荣”两不误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杨洁规 朱城关]

疏导点上“讨生活”,摊贩不用“躲猫猫”

株洲城区设25个临时便民疏导区域,“市容”“繁荣”两不误

株洲钟鼓岭步行街现场。 罗金鹏 供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合理放开“摊贩经济”,以众多“微就业”支持大民生这一话题,吸引社会各界热议。

株洲一直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治理城市,针对自种菜农、特困群众等,城区设置25个临时便民疏导区域,为部分困难群众提供乐业增收平台的同时,也实现了城市治理的双赢。

5月29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访了株洲的便民疏导点。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 杨洁规 通讯员 朱城关

书摊

“打造湘江边旧书摊,既为城市留下靓丽文化风景,又帮助一批低收入群众就业增收。”全国人大代表、株洲市委副书记、市长阳卫国讲述了株洲市改造湘江边旧书摊的故事,认为城市管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科学治理促群众乐业增收。

今年49岁的胡前飞是一名下岗职工,喜欢读书。2007年下岗后开始收购旧书临街售卖,没有经营许可,也没有固定摊位,常常和城管“打游击”,收入也不稳定。2011年,当地几名爱书之人发起“湘江边的旧书摊”,他便将摊点迁移至江边。200米长的临江街市上,几乎每个摊主都有着和胡前飞差不多的经历。株洲选择了鼓励发展、规范引导,为旧书摊专门规划、建设了遮阳雨棚,增加了木座椅,抬高了木栈道。

“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挣三四千,比过去四处打游击的日子好多了。”在胡前飞看来,规范旧书摊经营,既给书贩们留了出路,又满足了书友们的需求,还增添了城市的书香气息,“有政府为我们出主意、想办法,我们有底气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夜市

湘江边的旧书摊成株洲一景

“城市本该有这样的温情和烟火气”

位于株洲市中心位置的钟鼓岭步行街,是当地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每天下午5点过后,夜市的摊贩们向这里聚拢,喧闹声、叫卖声此起彼伏,人群熙熙攘攘,一派热闹景象。

23岁的小唐是湘潭人,下班后常约三五好友赶到钟鼓岭步行街,一起品各色小吃,淘一些喜爱的小物件,“城市应该有这样的温情和烟火气。”

臭豆腐摊主丁先生称,当地政府将步行街列为疏导点,进行规范化管理,市场经营时间为晚上5点至凌晨2点。现在,步行街的整体形象,商业价值、卫生状况和人气都有了大幅提升。

举措

城区设25个临时便民疏导区域

今年5月25日,株洲城管部门在多方征询市民意见后,发布了城区25个临时便民疏导区域地图,涉及早市、夜宵、钟点市场、特困群众帮扶点、季节性疏导点等多种形式,并明确规定了经营时间。

29日下午2点,在天元区湘山路玫瑰园工地旁便民疏导点,菜农陈桂芳身前的菜担还剩下几把空心菜。陈桂芳告诉三湘都市报记者,她家在10公里外的万丰湖附近,因为湘山路这边居民多,菜好卖,为了能尽快把菜卖完,只能把菜拖到“马路市场”销售。“以前,城管来了,我就撤,城管走了,我再回来。”陈桂芳说,现在摆摊两三个小时,自家种的小菜就能销售一空,“心情都舒坦了。”

声音

有序放开需多部门通力配合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株洲城管设置的25个便民疏导点,以早市、夜市、钟点市场、特困群众帮扶点、季节性疏导点等各类形式出现。这些疏导区域并非完全固定,每年都将根据周边居民意见建议及城市发展情况重新审定,并跟踪了解进驻疏导区域内的菜农、困难群众的情况,确保让这些疏导区域真正服务于有需求的居民。

“摊贩经济有序放开,需要多部门通力配合才能解决。”便民疏导点管理一线工作人员介绍,城市便民疏导点在设立和管理上,能做的还有很多。例如,加强对便民疏导点内商品的查究、检测力度;保障疏导点用火用电用气安全;更加主动征求周边居民乃至周边市场商户的意见,以免激化市场商户与便民疏导点游街商贩的矛盾。

据悉,下阶段株洲将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需求,因势利导,疏堵结合,探索城市便民疏导点的长效机制,让更多群众享受城市便民服务。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