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2020——摘帽进行时】龙山县脱贫攻坚纪实:发展产业奔小康

[来源:华声在线]

发展产业奔小康

——龙山县脱贫攻坚纪实

龙山县把百合产业作为富民强县大产业,全县共发展百合8万亩,百合种植面积、产量、销量均稳居全国第一位。图为该县石牌镇百合种植基地。(资料图片)彭启宏 摄

1月3日,龙山县内溪乡五官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国金在吴茱萸种植基地开展冬季培管工作。 甘秀珍 摄

■县情简介

龙山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总面积3131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街道)、397个村(社区),总人口61万余人。该县拥有“中国土家织锦之乡”等40多个“国字号”品牌和2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境内乌龙山大峡谷鬼斧神工,“空中草原”八面山雄伟险峻,洛塔石林神奇瑰丽,佛教圣地太平山闻名遐迩。里耶3.7万余枚秦简出土,被考古专家誉为“21世纪以来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见习记者 莫成 通讯员 张军 田振 甘秀珍

北部百合,中部中药材,南部柑橘……2020年初,记者行走于龙山县农村,感受到的是全县农业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龙山县是传统农业大县,位于北纬30度自然生态区,全县耕地面积51.3万亩,又处于环境中的微生物发酵带、土壤中的富硒带、植物群落中的亚麻酸带,发展生态有机绿色农业具有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

精准扶贫中,龙山县因地制宜,把农业特色产业作为扶贫主导产业来抓,坚持“四跟四走”产业发展思路,优先保障资金投入,配优配强工作力量,强化新型主体带动,夯实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培育特色产业。2014年至2019年,全县共投入扶贫资金57.82亿元,围绕“户脱贫、村退出、县摘帽”目标,以绣花功夫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全县贫困人口由151540人减少至3999人,贫困发生率由29.73%下降至0.78%。

1. 因户施策,户户都有当家产业

今年28岁的兴隆街道雷音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忠伟,2018年2月父母双双去世,家里负债累累。易忠伟一下子跌入人生底谷,非常消沉。社区干部了解情况后,主动找到他,引导他发展食用菌种植业。

1月2日,记者见到易忠伟时,他正忙着建新住房。新住房旁是厂房,里面摆满了长势喜人的食用菌。提起过去那段日子,易忠伟感慨地说:“当时帮扶工作队不仅带我学技术,还为我申请贷款、联系销售,当年我就赚了6万多元。”易忠伟介绍,两年来,在驻村帮扶工作队帮助下,他的食用菌产业越做越大,产品供不应求,2019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

“不仅还了账、脱了贫,还找了女朋友,房子修好我们就结婚。”易忠伟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在雷音社区,一批贫困户像易忠伟一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贾阳升告诉记者,贫困群众缺少资金和技术,引导他们发展产业一定要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近些年,驻村帮扶工作队根据各户实情,分别引导他们发展食用菌、土鸡、茶叶等产业,共培养出24户种养大户,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

龙山县按照“一户一业”的发展思路,采取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等模式,把产业和项目规划到村到户,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做到精准扶持、精准施策、因户施策,实现户户都有当家产业,家家实现稳定脱贫。

2. 一村一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1月3日,龙山县内溪乡五官村吴茱萸种植基地里,十多位村民在紧张地开展冬季培管工作。寒风凛凛,挡不住大家干事的热情。71岁的贫困村民杨国金说,工作很轻松,每天有100多元工资,有空就来做一做,一年下来也有1万多元收入。

五官村地处偏僻,全村总面积仅6.2平方公里,总人口1227人。过去,村里中青年大多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和小孩,村子发展乏力。

“小村也能干出大事业。”驻村干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文明忠来后,积极引导村民转变观念。2017年9月起,带领村民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两年多来,共投入资金510多万元,发展吴茱萸、迷迭香等中药材535亩。并成立了龙山县福兴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发展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

合作社成立,吸引大量村民返乡。45岁的贾顺玉长年在外工作,得知村里在搞中药材,他回来承包了130多亩。在外务工的贾韶福接到村里电话,也回到家乡,参与药材基地管理。

村民团结一心,产业长足发展。2019年,五官村村集体收入突破35万元。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原有110户,现在仅剩5户兜底户未脱贫。

近年来,龙山县结合各村实际,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全县227个贫困村,均成立了有贫困户参加的合作社。目前,全县38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采取直接帮扶、委托帮扶和合作帮扶等方式,带动贫困对象26443户71836人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产业发展起来,贫困群众才能真正永久摘掉贫困帽。”龙山县委副书记、县长时荣芬认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产业是关键。还要通过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村里就有力量为村民多办好事、实事,帮助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3. 突出特色,打造富民强县产业

龙山百合种植历史悠久,品质好、原生态、无公害,2018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龙山县突出特色,做优做强传统优势产业,把小百合成功打造成富民强县大产业。

1月2日,龙山县小苏百合种植专业合作社,一辆辆大卡车正在往外运百合干片。看着一袋袋百合装运上车,合作社负责人苏有发脸上乐开了花。“2018年收入2200万元,2019年有2600万元。”苏有发算了一笔账,除去成本,两年合作社纯收入接近2000万元。

2017年7月,在石牌镇党委、镇政府引导下,苏有发返乡成立小苏百合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企业联姻农户,能更有效地带动贫困户脱贫。”石牌镇镇长田良平介绍,政府在资金、土地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同时合作社也实行贫困户优先原则,两年来共发放劳务费和产业分红210多万元。

龙山县因地制宜,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脱贫,全县基本形成了以百合、柑橘、中药材、烤烟、畜牧养殖等传统特色产业,油茶、茶叶、中蜂、菊芋等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扶贫格局。百合等传统主导产业,常年种植面积在43万亩以上,年产值17.5亿元以上,直接带动4.8万余贫困人口脱贫。同时,大力发展油茶等扶贫新兴产业,全县148家油茶专业合作社共发展油茶8.88万亩,惠及贫困户10587户。12个中药材产业扶贫示范基地里,种植吴茱萸、黄精等8734亩,辐射带动全县种植4.2万亩,创造就业岗位1300余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龙山县委书记刘冬生说,“龙山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科学谋划产业发展,通过自身‘造血’巩固‘输血’成果,让全县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齐头并进,步入发展快车道,为脱贫攻坚巩固和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数说

2014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1540人,贫困发生率29.73%。

2018年底,未脱贫人口6631户23141人,贫困发生率4.54%。

2019年底,预计未脱贫人口1605户3999人,贫困发生率0.78%。

相关专题:决胜2020——摘帽进行时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