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四力” 贴近人民——中国新闻奖湖南获奖作品综述之三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传新 杨元崇]

增强“四力” 贴近人民

——中国新闻奖湖南获奖作品综述之三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李传新 杨元崇

增强“四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提出的总要求,也是对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寄予的殷切期望,为宣传思想战线提高站位、守正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湖南新闻战线始终坚持把走基层、到现场作为增强“四力”的最佳路径,采写推出了一批有温度、冒热气、反响好的新闻精品。

从湖南广播电视台的《我的青春在丝路》到湖南日报社的《圆梦“巴铁”祭英魂》,从新湖南的《十八洞的19张笑脸》到红网的“凌晨三点的长沙”“我是暑假工”等系列报道,都充分彰显了我省主流媒体践行“四力”,勇于创新的精神。一部部佳作背后,都是采编人员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结果。

眼光更远:让世界见证湖南力量

国际传播不仅关乎信息的有效传递,也关系到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湖南主流媒体近年来立足湖南,放眼世界,在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方面独具眼力,精心策划,创作出了一系列佳作。

电视系列片《我的青春在丝路》,反映的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宏大主题,每集讲述一位中国青年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励志故事。2018年3月和8月共播出了两季19集,每集时长约15分钟。主创团队奔赴亚非拉19个国家,总行程近2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0圈。用脚力踏遍“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第一线,用眼力找寻“新丝路”精神传承。用脑力挖掘青年人奋斗背后的大国情怀,用笔力道出青年人追梦丝路的真情实感,播出后广获好评。

湖南日报刊发的文字组合报道《圆梦“巴铁”祭英魂》也是一件传播湖南力量,把新闻写在大地上的佳作。

半个世纪前,近2万名中国子弟兵参与修筑喀喇昆仑公路。13年间,中国共有168人献出宝贵的生命,其中88人长眠在巴基斯坦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中国援巴烈属和老兵一直盼望着能赴巴为亲人、战友扫墓,却因山河阻隔、家庭困难等原因难以成行。去年清明节前夕,湖南日报社和中巴友谊传播有限公司、中国路桥巴基斯坦办事处、湖南远大集团等,组织烈属24人、老兵14人赴巴基斯坦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祭奠英烈。

《圆梦“巴铁”祭英魂》从策划到采写完成,先后历时9个月,寻访了9省24名烈属、14位老兵;请动地方志愿者捐献机票48万多元;从广州出境,飞拉合尔,再辗转伊斯兰堡、吉尔吉特,历时12天,行程5580公里。记者深入到位于中巴经济走廊的伊斯兰堡、喀喇昆仑公路建设现场、吉尔吉特市中国烈士陵园等地,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滚动式报道祭祀活动全过程,前线记者克服时差与当地网络信号弱等困扰,深度发掘第一手材料,新湖南客户端作了同步传播,总点击量达173万人次,创造了新湖南创办地方专题以来点击量新纪录。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党委称之为“40多年来援巴烈属首次集体跨国祭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湘商闯老挝》讲述的是一群湖南人在老挝的奋斗故事。2018年9月,湖南广播电视台与老挝国家电视台合作,派出34名记者奔赴老挝,通过挖掘湖南与老挝志同气合、民心相通的精彩故事,体现共建中老命运共同体中的湖南力量。

脚力更深:把镜头聚焦基层群众

新闻的主角永远是人民。

全省新闻战线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写出了一篇篇“接地气、冒热气”的好作品。

由湖南省委网信办指导,芒果TV、湖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人民日报客户端联合出品的新时代季播主旋律大片《我爱你,中国》第一季节目锁定中国军人,讲述他们传承红色基因的强军故事。7位主人公分属不同军种,在天南海北、在雪域高原、在深山密林,或身披冰铠甲,或顶风冒日,驾战机、驱铁甲、擎钢枪,坚守国门、捍卫长空。这些普通战士是传承民族精神的火种,是建设新时代的铁流,是中国强起来的力量源泉。

把新闻写在大地上,写在老百姓的心坎里,是湖南主流媒体这些年努力的目标。

湖南日报连续几年组织记者新春走基层,特别是2016年的“枫木潭七日”、2017年的“走进十八洞”报道,引发广泛关注。

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每年坚持“新春走基层,直播一个村庄”的活动。从湘南的汤湖里村到湘西的吕洞村、惹巴拉、石堰平村、湘西南千年瑶寨香草源、湘中的奉嘎山,近百名记者春节奋斗在最偏僻贫困村寨,每次前后近两个月时间。

湖南广播电视台的系列报道《咱们乡亲好样的》是记者深入基层采访践行“四力”又一佳作。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七大战略之一写进党章。为寻找展示乡村振兴的样本,湖南广播电视台5个摄制组花费一个月,分头在湖南14个市州的上百个备选村庄中走访调研,积累大量一手信息后反复遴选。而在随后的个案采访中,摄制组在村里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该系列报道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别出心裁推广乡村振兴经验,说农民的话,讲农村的事,令人耳目一新。

4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起步于农村。40年后,湖南日报记者在雷锋的家乡望城“走基层”过程中,发现了这个具有全国首创意义的农村改革重大题材:在承包地与宅基地之间实行权益互换。湖南日报刊发了《望城探索宅基地资源跨村配置》消息,这篇关注基层、反映农村的短篇力作荣获当年的中国新闻奖。

红网注重视角向下,积极反映群众呼声,策划推出了一批有温度、冒热气的精品力作。今年推出的“湖南最后的慢火车”系列报道,以图、文、视频的形式,全景呈现和记录我省最后四趟绿皮慢火车的扶贫之旅与时代使命,彰显了人民铁路为人民、服务人民的使命担当,全网总点击超2.5亿,在网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红网民生报道的现象级作品。“凌晨三点的长沙”“立交桥下的百态人生”等系列报道,将镜头、笔墨对准那些奋斗在一线的兼职大学生和普通劳动者,记录他们的辛酸和奋斗故事,引发网民共鸣。

学习和实践,提升“四力”之源

湖南主流媒体始终秉承“新闻在现场、记者在路上”的理念,狠抓采编队伍的学习培训,在持续的学习培训和实践中提升“四力”,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工作队伍。

湖南日报社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讲话指示作为党组、编委会的“第一议程”,近几年连续组织年轻骨干记者前往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进行专业培训,市州分社今年将新入职两年内的30多名采编人员,组织到报社总部接受统一培训。湖南日报今年还承办了11月底在长沙举行的中国新媒体大会“增强‘四力’ 推动融合发展”专题培训班,近百名采编人员参加了培训学习。

红网把学习培训当作员工最好的福利,通过“红课堂”学习培训、分站和总站交流挂职、采编人员职业技术阶梯设置和评定等一系列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员工的综合素质。

自2010年以来,省委宣传部每年组织两批省直新闻单位编辑记者到乡镇实践锻炼,至今已派出15批共321名编辑记者到14个市州的27个县市区实践锻炼;每年举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业务培训班,提高新闻工作者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今年省委宣传部、省扶贫办、省记协从省直新闻单位和央媒驻湘机构选派20名骨干编辑记者深入尚未脱贫的20个贫困县,开展为期9个月的“记者在扶贫一线”主题活动,充分利用脱贫攻坚主战场,让记者亲临一线实践锻炼,锤炼意志,增强“四力”。活动效果显著,记者们的作风更扎实,文风更朴实。派驻桑植县、保靖县、城步苗族自治县、溆浦县、隆回县编辑记者采写的《桑植白茶助力精准脱贫》《保靖:举办黄金茶“茶王”争霸赛》《南山国家公园内的野生动植物有了“保护伞”》《“溆”说脱贫好故事》《隆回: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精准脱贫》等体验式、调研式报道,均采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的方式刊播,充分展示了下派编辑记者“提笔能写、对镜能讲、举机能拍”的能力,充分展示了增强“四力”的成效。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