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一线,那些携手上阵的“一家人”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周月桂 黄婷婷]

在湖南脱贫攻坚一线,一个个特殊的驻村帮扶群体,暖热了一座座村庄——

帮扶一线,那些携手上阵的“一家人”

(12月23日,航拍汝城县暖水镇白溪村,远处是武深高速。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辜鹏博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周月桂 黄婷婷

湖南有5.6万名驻村干部活跃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人们可能不知道,这些驻村干部中,有的是夫妻,有的是姐妹,有的是兄弟,有的是父子,甚至还有一家几口全上阵的。他们离开自己温暖的家,扎根贫困山村,把困难百姓当家人,把脱贫攻坚当家事,用自己的行动,暖热了一座座村庄……

2019年岁末,记者驱车1600多公里,辗转罗霄、雪峰、武陵山区,探访那些在深山冷坳驻村的“夫妻档”“兄弟连”“姐妹花”“父子兵”“全家班”……跟他们一起到田间地头体验、入百姓家中探访,泥土沾脚、风雨浸衫,看到一张张感激温暖的笑脸,采撷一个个有情有义的故事。

夫妻档:我家“亲戚”数不清

(12月21日,炎陵县船形乡同睦村,易海燕(左)工作时手上不小心扎了小刺,陈国龙为她挑刺。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辜鹏博 摄)

■人物名片

夫妻档

丈夫陈国龙,株洲市委党校干部,驻攸县鸾山镇上垅村帮扶工作队队长;

妻子易海燕,株洲市石峰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原驻炎陵县船形乡同睦村帮扶工作队队员,现志愿参加攸县鸾山镇上垅村驻村帮扶。

故事

每次回株洲市城区,易海燕的紫色小轿车里,总是塞满了禽类、鸡蛋、蔬菜、水果……原本荡漾着清雅香水味的车厢,如今气味不太好闻。

“乡下亲戚托我拉到城里卖的,正宗的土鸡、土鸡蛋、有机蔬菜、绿色水果……”12月21日,易海燕在微信朋友圈热情张罗,农产品很快被抢购一空,朋友们笑称她是“带货女王”。

只是这个“带货女王”是自贴油费分文不取的,因为“乡下亲戚”其实是易海燕与丈夫陈国龙驻村帮扶点的贫困户。卖货所得,分文不少交给贫困户。

陈国龙是株洲市委党校干部,易海燕是株洲市石峰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从炎陵同睦村到攸县上垅村,夫妻两人一同驻村,先后在两地扶贫,结识了数不清的“亲戚”。

在同睦村驻村时,他们与贫困户同吃同住,一日三餐一般都是陈国龙掌勺。同睦村村民唐雪琳去株洲市看病,吃住就在陈国龙家,夫妻二人拿她当女儿看待。上垅村贫困户王薇身体残疾,陈国龙夫妻找来爱心人士资助她的两个孩子。上垄村刘又成在两人的支持下,养了几百只鸡、几十只羊,日子越过越好……

为了“亲戚”们的前途,他们还在两地修路、助学、种果树、建康养基地……扶贫路上的“夫妻档”,携手“乡下亲戚”一路前行,感情愈发笃厚。

兄弟连:情牵大山“兄弟村”

(12月20日,新化县紫鹊界村,欧魏华(左一)和弟弟欧雁在村民家听取大家对自来水的意见反馈。临走时,老奶奶喂了他一块“扶贫礼物”——红薯块。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唐俊 摄)

■人物名片

兄弟连

哥哥欧魏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服务中心干部,驻新化县水车镇紫鹊界村帮扶工作队队长;

弟弟欧雁,省人社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驻新化县水车镇荆竹村帮扶工作队队长。

故事

12月20日下午,新化县紫鹊界村的奉光明拧开家里刚装好的水龙头,欢快的水流撞击着铁桶。奉光明喜笑颜开:“我们村终于用上自来水,多亏了一对兄弟队长!”

同属雪峰山脉奉家山系,山脚的紫鹊界村一到夏天便面临缺水难题,山顶的荆竹村却蕴含着丰富的水资源。

巧的是,两个村的帮扶工作队队长,恰好是亲兄弟。哥哥欧魏华,来自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服务中心,带领紫鹊界村种植无花果和黄桃脱了贫;弟弟欧雁,来自省人社厅,在山顶为荆竹村建了4个蓄水池,给村里通了自来水。

看到荆竹村的自来水管,欧魏华灵光一现,何不把山上的水引到山下,解决紫鹊界村的缺水难题呢?

是个好办法,可荆竹村村民不同意:“这是我们的水,取水可以,拿钱来!”

可是,水资源属国家所有,怎么可以用来换钱呢?

欧雁上门给村民做工作:“紫鹊界村用我们的水要给钱,那我们下山经过紫鹊界村,过路费给不给?”

荆竹村村民不好意思了,一条水管于是从山顶蜿蜒到山下。今年12月,紫鹊界村的大部分村民喝上了清冽的山泉水。

2020年,两兄弟还有很多设想。“我们村打算种红薯,提供给荆竹村进行加工。”欧魏华说。

在两兄弟的带动下,两个村结成了“兄弟村”,不断碰撞出共同发展的新火花。

姐妹花:温柔融化心中冰

(12月23日,汝城县马桥镇磻溪村,曹静波(左)走访贫困户。在她的帮助下,老人的破旧房屋得到整修。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辜鹏博 摄)

人物名片

姐妹花

姐姐曹静波,郴州市汝城县扶贫办纪检组组长,驻汝城县马桥镇磻溪村帮扶工作队队长;

妹妹曹曲波,郴州市汝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监察室主任,驻汝城县暖水镇白溪村帮扶工作队队长。

故事

汝城县的磻溪村和白溪村,各有一条溪,流入东江湖,又有一对曹姓姐妹,分别驻村扶贫。

姐姐曹静波,在县扶贫办工作,性格沉稳。妹妹曹曲波,是县人社局干部,思路开阔。曹家姐妹都没有农村生活经验,但随着扶贫工作的展开,凭着女性的细腻和坚韧,她们很快打开了局面。

磻溪村15岁的孤女王润华,自幼丧失双亲,常年和80岁高龄的祖母生活在一起,有一段时间经常不回家。

曹静波得知后四处打听,找到了借住在同学家的王润华。然而,孩子却不愿跟她回村,也不肯说明原因。几番接触,曹静波觉察到了孩子的难处:家里只有一张窄窄的床,房间昏暗,床铺凌乱。敏感的少女不愿意挨着祖母睡,也不好意思明说。

少女的境遇,令身为人母的曹静波心中酸楚:“女孩子嘛,我就怕她在外面碰到坏人,也怕她跟人学坏。”她想方设法,助王家整修房子,购买了床铺被褥,让孩子安心回家睡觉。

干净温暖的床铺,融化了孩子的冷漠,慈母般的关怀,打开了孤女的心扉。性格内向的王润华,如今已经愿意跟曹静波吐露心事了。

温柔是最强大的力量。凭借这股力量,曹家姐妹在各自的扶贫村里,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曹曲波在白溪村发展产业,引进了茶叶开发公司,鼓励“一名贫困群众种植一亩茶园”,贫困户增收明显。

扶贫路上,两姐妹你追我赶,各有高招。

父子兵:“虚”“实”搭配“锦蜜”丰

(12月22日,麻阳苗族自治县长坡山村,舒兴国(左一)舒双鸿(左二)帮村民采摘橙子。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唐俊 摄)

人物名片

父子兵

父亲舒兴国,国网怀化供电公司江口供电所台区经理,驻麻阳苗族自治县舒家村乡长坡山村帮扶工作队队员;

儿子舒双鸿,国网怀化供电公司尧市供电所党支部书记兼副所长,驻舒家村乡长坡山村帮扶工作队队员。

故事

黄澄澄的果子圆润饱满,压弯了枝头,村民们一边说笑一边采摘,一派丰收景象。

今年,麻阳苗族自治县长坡山村的冰糖橙,尤其是新品种“锦蜜”十分抢手,通过电话、网络下订单的客户一个接一个,村民们都忙不过来了。12月22日,驻村帮扶的舒兴国与儿子舒双鸿帮着村民一起摘橙子。

舒家父子都来自国网怀化供电公司。2017年,舒兴国看到了“锦蜜”的商机。他和村民一起进果园施肥、除虫,还从县里请来技师,手把手教村民提升栽培技术。

2018年,舒双鸿也来驻村帮扶。他发现“锦蜜”虽然橙香四溢、口感似蜜,却只能通过小摊小贩销售,好果卖的是“白菜价”。

年轻的舒双鸿动起了脑筋,决定对“锦蜜”进行绿色食品认证,同时设计礼盒、打造品牌。

舒兴国觉得儿子有些“不务正业”:“老实帮村民种好橙子才是本分,不要搞那些虚的。”

舒双鸿用行动回答了父亲的质疑。

今年,通过网络平台,村里的“锦蜜”卖到了北京、辽宁等地,往年收购价一公斤不到10元,今年卖到近20元,其他普通冰糖橙也都身价翻番。

“小子干得不错!”舒兴国很欣慰。

舒双鸿不无得意:“帮村民发展冰糖橙,我有想法,老爸有技术,一虚一实,配合默契。”

全家班:教育点亮成长路

(12月22日,新田县龙泉镇小岗村,眭玲艳(中)带着贫困户家中的孩子出去玩。在孩子的眼里,她承担了一部分妈妈的职责。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辜鹏博 摄)

人物名片

全家班

父亲郑跃峰,新田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驻新田县金陵镇龙珠村帮扶工作队队长;

母亲眭玲艳,新田县住建局副局长,驻新田县龙泉镇小岗村帮扶工作队队长;

女儿郑一,新田县芙蓉学校老师,新田县枧头镇乐聪村结对帮扶责任人。

故事

“郑老师来啦!”12月22日,周日,新田县枧头镇乐聪村,一群孩子像快乐的小鸟,扑啦啦飞进村部。

郑一的车刚停稳,就被叽叽喳喳的“小鸟”们包围了。郑一是新田县芙蓉学校的老师。芙蓉学校是一所面向贫困学生的学校。郑一联系了乐聪村四户结对帮扶对象,每个周末都要来一趟:“我是贫困孩子的‘家庭教师’。”

“郑老师先去我家吧!”8岁的乐泽洋将郑一拉回家,把自己的作业拿出来给她看。郑一改着作业,欣慰地说:“又进步了呀。”

乐泽洋的爷爷和奶奶陪坐在一旁,听闻此言立刻满脸堆笑起来:“辛苦郑老师了。”他们看不懂孙子的作业,只能等着郑一周末来访。

而此时,郑一4岁的孩子悠悠在家里等她,小脑袋里充满疑惑:“为什么外婆有个村,外公有个村,妈妈也有个村?”

原来,悠悠的外婆眭玲艳是县住建局副局长,外公郑跃峰是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工作日分别在新田县小岗村、龙珠村驻村帮扶。郑一虽然不驻村,每个周末却都要去村里走访,一家人难得有团聚的时候,一直由外公外婆带大的悠悠因此很不适应。

因为父母都驻村扶贫,没人帮忙带孩子,郑一搁置了二胎计划,但她不无自豪地说:“我们家在村里有很多孩子。”

眭玲艳和郑跃峰都做过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扶贫都特别重视。12月23日,眭玲艳还为一对自幼丧母的姐弟联系了爱心人士,给他们送去学习用品和冬衣,并承诺将来资助他们上大学。

龙珠村里,郑跃峰带男孩子们打篮球,给更小的孩子们讲了《小马过河》的故事,然后问他们:“河水是深还是浅,谁说的对?”

“要自己试过才知道。”5岁的刘灵洁答得清脆响亮。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