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乡村向美行——看益阳市资阳区如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邢玲 谢华 曾佑荣]

资阳乡村向美行

——看益阳市资阳区如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紫薇村一角。

提质改造后的迎香公路。

紫薇村里漂亮的民居。

资阳区长春镇先锋桥村村民在分类处理垃圾。

■ 邢 玲 谢 华 曾佑荣

12月19日傍晚,益阳市资阳区长春镇先锋桥村,烟笼雾锁,天气微寒,添了几分恬淡素美。从广州回乡探亲的黄叶青,晚餐后挽上母亲沿着家门前的迎香公路散步。一路上,两旁的青瓦白墙在绿树翠竹掩映下显得格外雅致,老人三三两两漫步闲谈、怡然自得,妇人踏着音乐翩翩起舞更是欢乐。但最吸引黄叶青的,是沿线民居房前屋后种植的树形美观的木槿。

黄叶青记得,小时候,家里的菜园也是用木槿为篱。每到秋天,紫的、粉的木槿花便堆满了篱笆。木槿叶还是那时她家用得最多的洗发剂。母亲告诉她,这些木槿都是政府引导村民种的,不仅美化了家园,还会引来化妆品企业投资兴业,帮大家致富。

“如今的乡村,不仅生活环境更美了,日子也更有盼头了。”黄叶青由衷感叹。

在资阳区,像先锋桥村这样“回得去过去,望得见未来”的美丽村庄,不止一两个。近两年来,该区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聚合力、比魅力、用重力,一个个村庄悄然向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蜕变。

动起来——握指成拳聚合力

握指成拳,合力致远。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资阳区“三力齐发”,干部群众同逐宜居梦——

高位推动。该区成立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资阳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相关文件;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区级领导包点包片包线,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加强督导协调;区里每季度召开点评会推进,并严格执行奖惩细则落实以奖代投。

部门联动。资阳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仅有区级领导牵头,农业、住建、交通、卫健、水利等部门单位也积极参与,镇、村则担当主力全力以赴,形成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全员齐动。资阳区充分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创新“投劳+投资+投智”治理模式,对全区88个村因地制宜,分别打造“清洁乡村1.0版、美丽乡村2.0版、生态乡村3.0版”。对一些基础设施较差的村庄,镇村党员干部发动群众投劳,建好清洁乡村;对有一定条件的村,则吸引本村在外成功人士助力家乡建设,提质改造美丽乡村;充分发挥“企业+乡友”的合作机制,引入“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治理”模式,采用PE固定床生物膜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建设生态乡村。

点带面——整域推进比魅力

示范先行,闻风而兴。

资阳区通过以点带面打造示范点、示范带,不断使人居环境整治向全域推进、纵深推进——

“美丽乡村”长什么样子?资阳区给出的回答是:看紫薇村就知道了。这两年,黄家湖新区以“新湖南、新乡村、新典范”为发展定位,以“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紫薇村为核心,推进紫薇村及周边8个行政村连片发展,着力将“大紫薇村”打造成为设施完善、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乡村振兴样板村”,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美丽乡村,梦起紫薇,但不止于紫薇。资阳区串珠成线,用“一横两纵”(“一横”,即资北干线;“两纵”,即沅益公路、319国道)串联起紫薇村、云梦方舟国际度假区、皇家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丰堆仑革命旧址、张国基故居等优质旅游资源,形成了“一片多线、一线多点”“绿色+红色+古色”的美丽乡村示范线。该区还结合产业发展,按照“一乡镇一特色”的思路,推进新桥河“茶果小镇”、长春“互联网小镇”、迎风桥“国基教育小镇”、茈湖口“稻虾小镇”、沙头“丝瓜小镇”、张家塞“厨嫂小镇”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为资阳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从“外在美”到“内在美”,从“物的新农村”到“人的新农村”,借改善人居环境的这股时代春风,农民正主动成为改善农村环境的支持者、建设者和受益者。资阳区众多村庄也重新定位、精细描绘。至目前,资阳区茈湖口镇、沙头镇成功创建了国家级卫生镇,迎风桥、新桥河、长春等乡镇分别获评省级文明乡镇、平安示范乡镇、美丽乡镇示范镇,紫薇村、邹家桥村、杨林坳村、新飞村、乌龙堤村成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抓关键——防治污染用重力

环境整治,重在治污。

资阳区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作好水、气、地、房四篇文章,一组数据,见证了资阳人治污路上的坚实足迹——

在全区6个乡镇布局47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可新增污水日处理量8000吨,实现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和达标排放,目前已建成27处。

对全区1901条大小沟渠实行“三清除”(垃圾、淤泥、杂草)和“三拦截”(污水、泥沙、漂浮物),完成了21条黑臭水体整治,并聘请专人担任沟渠长,建立长效管护机制。鼓励各乡镇、村在达到沟渠净化、硬化、绿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沟渠美化、亮化和生态化建设。目前全区已完成68条美丽沟渠的打造。

在今年9月份卫星监测到的省内秸秆、垃圾焚烧等地面热异常点数据中,资阳区未发现一例。

建立“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集物联网、自动化及GPS定位技术于一体的环卫物联网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并在全区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利用试点。

拆除违建380余处,完成“空心房”整治274处,合计23000余平方米,拆除修缮残垣断壁、破旧墙面等472处。

完成非禁养区210个规模养殖场的粪污设施配套建设,完成率89.7%,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85%以上,已建成1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储存转运中心并运行1年,1个有机肥厂有望今年底建成。

资阳区还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开展“土地整治+特色农业”“土地整治+休闲旅游”试点,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民增收。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如今,行走在资阳,一大批家园美、田园美、生态美、生活美的新农村,如同一个个素颜女子画上精致的妆容,焕发出迷人的光彩。我们相信,万众同心,矢力推动,必定能托举起资阳区农村人居环境更美好的未来。

黄家湖新区 要高颜值更要高质量

今年以来,益阳市资阳区黄家湖新区把环保酵素推广作为助推人居环境整治的有力抓手,推进农村垃圾分类与有机农业发展,要高颜值更要高质量。

黄家湖新区在紫薇村启动环保酵素项目,成立紫薇村义工团队,开展环保酵素推广志愿活动,鼓励村民利用厨余果蔬垃圾制作环保酵素,作为土地肥料种植有机蔬菜,发展绿色农业。

目前,环保酵素的推广已经在紫薇村取得了可喜变化。在政府科学指导、党员带头示范、企业乡贤助推、村民积极参与下,紫薇村环保酵素制作已经实现20多个村民小组全覆盖,村民自行进行干湿垃圾分类,利用湿垃圾(蔬菜、水果残余等)制作环保酵素,生活垃圾相比以前减少了60%。

环保酵素的普及不仅能从源头上杜绝使用化肥农药,还可以有效改良、修复土壤,改善作物长势,提高产量并改善蔬菜瓜果的品质。紫薇村多家农家乐在蔬菜基地种植环保酵素蔬菜,土壤、蔬菜品质都有了很大改变,绿色有机蔬菜深受消费者追捧,客流量明显增多。

黄家湖新区还引进农业生态园项目,以环保酵素及酵素堆肥作为蔬菜种植的有机肥料,引导村民大面积种植有机蔬果,并在紫薇村打造千亩有机蔬果种植示范园区,着力建设集现代农业和休闲农业为一体的产业式种植园。

长春镇 “三步走”挺管用

益阳市资阳区长春镇通过示范引领,有的放矢,统筹推动全镇城乡面貌不断改善。一些村庄还因地制宜,摸索出了改善人居环境的好模式。

幸福村是一个省级贫困村,底子薄、基础差。村支两委从农民自己动手能干、易实施、易见效的垃圾治理、村庄清洁作为切入点,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不花钱或花小钱办大事、办好事,探索出“三步走”模式。

第一步:让一部分人的家园先靓起来。幸福村确定以田家村、仓场湾、西湾、向阳、黄虎村、谢家桥组为中心打造示范片,公共区域由村干部包片,村民小组组长则召开户长会动员。经过15天的改造,示范片居民家房前屋后焕然一新,家禽家畜入笼圈养,农户垃圾集中处理。这一成功经验在全村迅速推广。

第二步:让群众的心先坚定起来。幸福村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文明乡村、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对整洁农户进行嘉奖,评选“最美庭院”,确保村民既用心参与活动,又享受劳动成果。

第三步:让规矩在大家心里立起来。该村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督查制度。村干部包片、组长包组、党员带头,并以组为单位聘请保洁员,负责日常的道路清运清扫、责任区域内农户环境卫生督查;每月一次村干部包片交叉检查、每季度一次督查,卫生专干每周一次汇报。人们渐渐明白:这事不做好不行。

如今的幸福村,更美了、更净了,人们的幸福指数更高了。

迎风桥镇 全民参与靓家园

走进益阳市资阳区迎风桥镇,村村能看到人居环境整治的宣传栏,组组能看到“最美庭院”公示栏,户户能看到“门前三包”公示牌——打造最靓家园,人人都在参与。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关键靠人。迎风桥镇党委政府抓住党总支书记这一关键,提高标准,压实责任;抓住村干部这支队伍,统一目标,强推落实;抓住党员、组长这群先进,率先示范,带动推进。村民们被包片干部的务实作风打动,纷纷加入到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

迎风桥镇人居办对标区级人居环境整治考核细则,进一步细化镇级人居环境考核标准,把群众反映强烈的垃圾清理转运、违规搭建、污水治理等工作纳入考核标准,把“垃圾三分法”作为提高群众素质、降低整治成本的硬性任务纳入考核内容。

为使人居环境提升整治各项机制得到有效落实,迎风桥镇专门成立了由镇、村干部组成的督查考评组,定期对各村居开展环境整治情况和卫生保洁情况进行督导督查,各村成立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督查小组,各村民小组组织了人居环境整治检查小组,提高镇村干部的思想认识和工作责任感。

如今,迎风桥镇人居环境整治村村有亮点。其中,邹家桥村以“大整治、大评比、大表彰”促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实现全域保洁。新花园村坚持定期检查、按时评比、奖罚分明,形成了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茈湖口镇 打好组合拳 做好水文章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过程中,益阳市资阳区茈湖口镇重点做好水文章,通过基础设施做“加法”,污水垃圾做“减法”,巡查与综合整治齐发力,使河岸变绿了,环境变美了。

在治水方面,2017年初,茈湖口镇建成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一年多来,优势明显,建设成本低。采用固定床生物膜工艺,减少近一半投资额,且分散式布局,可分期分布实施,建设比较灵活多样;运营压力小。污水处理费用每天每吨仅0.23元,运营成本比传统模式降低70%,1.2万人一年仅需10万元;处理效果好。处理后水质可达到国家一类A排放标准,设备全部地埋,最大限度节约土地,无噪音、无异味、不扰民,全自动运行系统,可远程操控,地面还可建设小游园,方便居民休闲。

在护水方面,茈湖口镇制定河道垃圾处理制度、保洁长效管理制度,组织人员清理水面漂浮物、倒树、笼网、套网,整治乱堆乱放,共疏浚渠道60条120余公里;开展河道垃圾专项整治36次,清除水上、岸上的漂浮物、垃圾。同时建立镇村两级“河长”制巡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此外该镇还关停了全镇7处砂场。

如今,在茈湖口镇,党员干部带头示范,说给群众听、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守护家门口的河渠已形成制度,群众共建共护河湖蔚然成风。

沙头镇 国家卫生镇 同心美家园

益阳市资阳区沙头镇在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既重源头治理,又重形象提升,着力提高农村“净”界,增加乡村“颜”值。该镇今年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卫生镇,富兴村、华兴村等6个村成功创建为省级卫生村。

在治脏治污等方面,沙头镇加大人居环境整治以奖代投力度,全年投入到各村(社区)人居环境整治资金139万元,全年清理垃圾3795吨,全镇配备保洁员54名,智能垃圾桶1500个,分类垃圾桶5000个,垃圾转运车8台,清运拖拉机4台,洒水车2台,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卫生长效保洁;新建5个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点,日处理能力1000吨,覆盖人口8000余人。全年粪污治理24处,沟渠整治45公里。此外还拆除和清理“空心房”156处1.2万平方米。

沙头镇还在绿化亮化美化上下功夫。甘溪港大桥和资北干线11.5公里新架设路灯490盏,安装灯箱120个,各村新架设村级干道路灯458盏;新增资北干线富兴村段村民屋后高标准绿地4200平方米,忠明渠居民线新植红叶石楠、桂花等2000株,空坪隙地广栽波斯菊、向日葵、格桑花等3万多平方米;高标准设计制作“丝瓜小镇”雕塑、沙头镇门楼、人民街交通绿岛等标志性景观,投入120万元建成滨江文化广场。美化2座桥梁,改造68栋村居的立面,还对全镇广告、“牛皮癣”全面清理。

张家塞乡 党员先行 示范带动

把禁燃烟花爆竹、垃圾分类处理、刹人情歪风等列入村规民约,党员带头执行,群众相互监督;在每户村民房屋显眼位置张贴了党员示范户和党员联系群众户公示牌,对房前屋后卫生秩序及垃圾分类减量情况评比公示,公开亮明党员身份,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将党员公开承诺、定期评比、年底党员大会述职结合起来,让广大党员成为美丽乡村创建的骨干力量……益阳市资阳区张家塞乡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党员先锋先行,起到一人带一片的示范效应。

在乌龙堤村,经村党支部提名、群众推选,由龚卫安、张新义、黄锦文、王习其、王耀宗5名老党员组成了一支人居环境整治先锋队。他们平均年龄达70岁,却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也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每个月坚持对全村990多户居民的庭院环境卫生开展一次检查评比,每季度对38个村民小组卫生进行评比,并通过“示范庭院”创建,激励村民自觉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习惯。他们在上门检查卫生的同时,还推动移风易俗、督促村规民约落实、倡导文明新风。

如今,乌龙堤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各家各户积极行动,清除陈年垃圾,清理沟渠,拆除乱搭乱建,并严格执行垃圾分类减量。这个村也被评为 “益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新桥河镇 行动不断 乡村更美

益阳市资阳区新桥河镇针对在整治人居环境中发现的问题,全力开展城乡环境集中整治攻坚行动, 立行立改逐项“清零”。

治“脏”方面,全面清除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彻底清理镇街小巷“五堆”,实施定点收集、定点倾倒、定时清运、集中处理。至目前,动员干部群众上万人次,转运陈年垃圾6000余吨,整治“五堆”1.31万处。

治“乱”方面,以“五无一美”为整治要点,组织镇安监办、派出所、食药所、国土规划建设环保所30余人执法大队,对所有涉及到乱搭乱建的区域采取联合执法,彻底拆除乱搭乱建60余处、规范治理镇区沿路商店300余处。

治“破”方面,对农村残墙断壁、废弃院落、农村危房、主干街道、公共场所、路面墙面进行全面修缮整理、清洗,共拆除修整260余处,修缮整治路面墙面146处。全镇27个村墙面刷白上万平方米,重点示范村实施文化上墙2000余平方米。

治“污”方面,重点整治农村污水横流问题,加大社区内排水设施建设,对12个村主干道排水渠、20个村池塘进行整修。

治“差”方面,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差、公共服务差问题,争取项目资金,全镇27个村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工程150余件。

在全面整治基础上,该镇还见缝插绿,新建小游园6个,完成通道绿化6公里,并制定环境卫生长效运行机制,切实巩固整治成果。

(文字整理 邢 玲)

(本版图片摄影 唐 毅)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