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沙讯 去采访“新时代新雷锋”张珍,必须要经过一路的风尘仆仆。张珍现在是湖南建投六建集团长沙机场改扩建项目党支部书记、施工技术员,项目所在地是一个巨大的工地。12月4日上午,对张珍的采访,是在六建集团长沙机场改扩建项目的劳模工作室进行的。
张珍的老家,在原株洲县的三门镇。小学到初中,她去上学,走的就是泥巴路,翻过两座山,就到了学校。一下雨,她两脚就是泥。张珍学习很好,从小,她就被认为会读书读出去,不会再走泥巴路了。没想到,她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读研也是这个专业。工程硕士的她一毕业就到了工地,每天又奔波于泥巴路。
2015年,张珍打听到六建集团在组建一个高精尖的课题组,经过笔试和面试,她被聘用了。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后,她被分配到张家界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一期工程,这是张珍第一次进项目组。2016年,张珍第一次参加技能比武,因为“没有摸到门”,她只相当于参加了陪练。第二年,她又参加了比武,不认输的她,下班后就苦练演讲。第二次比武,她虽然没夺得名次,但“摸到了门路”。第三次和第四次,准备充分且技能本来就优秀的她都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被推选到省里参加比赛。2019年,张珍参加湖南住建行业技能大赛,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第一名的好成绩,荣获“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2015年参加工作以来,作为一名施工技术员,张珍不是在这个工地上,就是在那个工地上,用她同事胡彦波的话说,在工地上8年多的磨砺,她从一个萌妹子变成了女汉子,原本白白净净的脸,也早就变成了“大地色”。在张珍的周围也形成了一个热爱技能钻研的团队,团队成员被她执着钻研的精神感动,经常和她一起钻研专业技能。现在,张珍的劳模工作室,经常有10名左右的成员跟着她一起钻研各项技能。她感到很高兴,但同时又感到责任重大。从技术带头人到既是技术带头人又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张珍坦言,她现在还在慢慢学习、提升自己,希望自己胜任新增的角色。
记者刘建勇
来源:潇湘晨报
责编:周培
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