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9月18日讯(记者 赵瞳铱)今天,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专题新闻发布会在长沙召开。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湖南省明确滚动实施五大科技创新高地标志性工程。

(新闻发布会现场。 赵瞳铱 摄)
三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创新在现代化新湖南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高位谋划、全力推进。全省研发经费投入突破1100亿元、达1175.3亿元,由全国第12位进位至第9;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突破2.4%、达2.41%,由全国第13位进位至第9;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突破5%,从全国第15位进位至第7;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万家,保持全国前10;科技型中小企业近2万家,从全国第11进位至第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速、突破1.1万亿元。湖南省区域创新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由第12位跃升至第8位,科技创新工作3年2次获国务院真抓实干表彰激励。
发布会上,湖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志坚介绍,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湖南省委关于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滚动实施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升级、建设湘江科学城、“4+4”科创工程、建设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创新五大科技创新高地标志性工程,为高地建设提供重要指向和遵循。具体来看:
推进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升级,围绕“三区一极”战略定位,实施长株潭自创区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协同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力争到2025年,自创区技工贸总收入达3.8万亿元,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0件。
高标准规划建设湘江科学城,完善规划布局,着力提升科创平台能级,集聚高端创新要素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着力打造创新成果策源地、创新人才集聚区、创新产业增长极、创新生态共同体。力争到2025年,产出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稳定在4.8%以上。
“4+4科创工程”围绕国家所需、湖南所能、未来所向,加强人才团队引聚和科研任务布局,大力推进实体化运行,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和承载能力,打造体系化战略科技力量。到2025年,累计攻克关键核心技术400项以上,集聚4000人以上科研团队,在国家实验室、国家大科学装置上取得突破。
支持长沙市实施研发企业(中心)集聚工程等“七大工程”,制定省科技厅支持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的政策措施,引育一批全球和全国高水平研发机构。力争到2025年,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等五类研发企业(中心)达200家以上,成为更多重大科技成果诞生地和全国重要创新策源地。
在推进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创新工程方面,发挥湖南文化创意产业优势,加快数字音视频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动马栏山国家超高清视频内容产业核心基地建设,积极构建音视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马栏山数字媒体实验室,争创数字媒体制作与智能交互全国重点实验室,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音视频产业链基地和媒体融合新地标。力争到2025年,实现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营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