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剪刀和尺

2023-05-19 10:49:08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郭光文

我父亲是做缝纫的。伴其终身的剪刀和尺,是他谋生活命和养家糊口的重要工具。剪刀是一张老虎剪,尺子是把竹制尺。

当年,父亲去世后,母亲为了生计带着我们年幼的三兄弟,先后数易其家。可每次搬家时,母亲总是把父亲用过的剪刀和尺包了又包,裹了又裹,生怕损坏和丢失。时间虽然走过了一个甲子,但是睹物思情,仍然使人追思不已。

我祖父去世很早,祖母随后改嫁,父亲9岁时就成了上无片瓦遮身和下无寸土立足的孤苦伶仃人。后来经好心人介绍,父亲跟着村里的一位裁缝师傅当业余学徒。所谓业余学徒,就是白天帮助师傅家里耕田种地,喂猪养鸡;晚上跟在师傅身边挑灯夜战,学做缝纫。那时候农村做衣服大都是手工操作,基本的工具就是剪刀和尺。为了掌握剪刀和尺的运用技巧,父亲用稻草人做模特,训练量体裁衣;用废料纸当布匹,学习裁剪本领。由于白天干活劳累和晚上加班夜深,有时不是裁坏了布料,就是剪伤了手指。这时候往往免不了遭来师傅的训斥和体罚。有一天,父亲干完农活,回家就很晚了。接着连饭也顾不上吃,又跟着师傅忙了起来。过度疲劳,使得父亲体力不支,一不小心靠着案台就睡着了。师傅不仅用剪刀和尺打了父亲一通,而且还罚他站着加了一个通宵的晚班。

功夫不负有心人。父亲在师傅的严格要求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下,终于掌握了缝纫技术。这以后,父亲的剪刀和尺就成了他展示才艺的舞台和积德行善的工具。父亲帮助人家做衣服,非常体贴用户困难,每做一件衣服总是反复计算,保证人家既能穿上合身,又能节省布料。碰上家庭贫苦的户主,父亲不仅一日三餐在自己家里吃饭,以此减轻他们的负担,而且有时还解囊相助。

一次,村里一户贫困人家,自己种棉和纺纱,好不容易织出了两丈多土机布,临近春节时三个孩子都纷纷喊冷,嚷着要做衣服过年。家里大人正为孩子们无衣御寒而又布料不够发愁。父亲闻讯后,带上剪刀和尺,主动找上门去,拉着三个孩子量了又算,算了又量,可怎么也没有办法给每个孩子都做件衣服,最后硬是把自己家里珍藏的五尺卡机布也搭了进去。这样,既帮大孩子做了一身“门面”套装,又给二孩子缝了一件过冬棉袄,还为三孩子“拼”了一个保暖背心,全家人皆大欢喜,三个孩子更是乐得合不拢嘴。年关收账时父亲又免去了他家的缝纫工资。这户人家的爸爸妈妈看到,父亲既没有吃他家一顿饭,又没有收他家一分钱,反而贴工贴布帮助做衣服,心里特别感激,但又不知道如何表示好。于是执意要第三个孩子拜我父亲做“干爸爸”。直到现在,每年父亲的忌日,这个“孩子”都要到我父亲墓前磕上三个响头。

父亲不仅乐于借助剪刀和尺扶贫济困,而且善于利用剪刀和尺修身教子。“人生在世,做事要时时用剪刀裁定生活是非,做人要处处用尺子检测良心好坏”“缝纫做衣,剪刀剪的是布匹,体现的是才艺优劣,尺子量的是长短,反映的是境界高低”。这些话,既是父亲平时的口头用语,更是父亲行动的真实写照。

父亲对别人厚道谦和,乐善好施;对自己要求严格,生活俭朴。他在穿戴上是破了又补,补了又穿,用其自己的话说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甚至临终前还把自己穿了6年的旧夹袄脱了下来,留给我大哥穿。平时要求我们三兄弟在穿衣服上做到,大哥不能穿了的衣服,改成二哥穿;二哥不能穿了的衣服,改成我穿,尽管我小时候多次以各种形式“反抗”,但却没有一次“取胜”。光阴荏苒,逝水流年。父亲生前用剪刀和尺培育出来的俭朴家风,半个多世纪来,在我们家里得到传承和发扬。现在我儿子穿的大多是我不能穿了的衣服;大孙子穿的大多是我儿子不能穿了的衣服;二孙子穿的大多是我大孙子不能穿了的衣服。

父亲一生,既用这把剪刀和尺撑持家庭,苦度时日;又用这把剪刀和尺救助弱者,方便他人;更用这把剪刀和尺修身正己,提升自我。如今人去物在,每当忆念涌上心头,泪水总是情不自禁地脱眶而出。敬爱的父亲啊,今天我们可以告慰您的是,您生前用过的剪刀和尺与穿过的御寒夹袄,不仅成为我们家里终生难忘和永志铭记的忆念品,而且成为我们家人修剪人生和艰苦奋斗的传家宝。

(一审:蒋宇 二审:蒋俊 三审:王亚奇)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