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声情未了——唐天宝、蒋文军夫妇半个多世纪传承零陵渔鼓的故事

2022-10-04 08:18:56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印奕帆]
字体:【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刘跃兵

“打起渔鼓嘣嘣响,凯歌声声逐浪高,中国进入新时代,新事新风新面貌……”10月2日晚,秋风送爽。永州市零陵区东山景区前的渔鼓表演,引得游人驻足观看。

当地市民介绍,这里经常有渔鼓义务演出,策划和推动者是零陵渔鼓传人唐天宝、蒋文军夫妇。

唐天宝1942年出生,1969年,他与1947年出生的蒋文军结婚。半个多世纪来,两人夫唱妇随,以传承和发展零陵渔鼓为己任,推动零陵渔鼓成为远近闻名的曲艺项目。

敲响南山竹,渔鼓乐乡村

“渔鼓本是南山竹,砍来锯下二尺六。做成渔鼓伴我唱,一年四季闯江湖!”

唐天宝唱起零陵渔鼓,向记者介绍起零陵渔鼓的前世今生。零陵渔鼓,也称零陵道情,是用零陵方言土语演唱的渔鼓表演方式,以说、唱、演相结合,以唱为主。以前主要在零陵农村流传。

唐天宝8岁跟本家的一位叔叔学唱渔鼓。1958年,16岁的唐天宝考上冷水滩祁剧团,向剧团名师王赛雀学习祁剧,王赛雀还精通零陵渔鼓。在王赛雀的悉心指导下,唐天宝刻苦学习,祁剧、渔鼓都进步很快。

1969年,唐天宝与同在祁剧团的蒋文军喜结连理。因为有表演渔鼓的特长,唐天宝被调入零陵电影放映队。蒋文军也在丈夫的指导下,学习、表演零陵渔鼓。

当时,电影放映队在各村放电影之前,唐天宝都要先表演一段渔鼓“暖场”,很受欢迎。有一年,他演出340余场。

创作新作品,登上大舞台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传统曲艺举步维艰,零陵渔鼓也曾一度中断10多年。

这些年,零陵渔鼓又开始流行起来,并且从农村流行到城市,唱到了省城长沙。

谈起其中的原因,唐天宝说是创新。过去,零陵渔鼓以讲述民间传说故事为主,一唱几个小时,表演最多由两名演员边打击渔鼓边演唱。这在文化生活贫乏的年代,很受欢迎。随着现代声乐流行,生活节奏加快,慢慢喜欢的人越来越少。

2005年以来,唐天宝对零陵渔鼓进行革新。内容上,他结合宣传政策法规、颂扬新人新事新风尚的需要,创作新作品;篇幅上,改成10来分钟的小唱段。他还根据年轻观众的需求,不断丰富表演方式,表演者可以在两人以上,并有伴舞,还辅以电声乐器伴奏,老少皆宜。

唐天宝这一改,慢慢引起人们的关注。零陵渔鼓先后入选零陵区、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被批准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14年,湖南九澧渔鼓、零陵渔鼓、祁东渔鼓三个省级非遗项目被整合成“湖南渔鼓”,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家庭火灾防为主,三清三关记心上。一清阳台去杂物,易燃东西莫存放,二清楼宇障碍物,生命通道要畅通……”“只要全国一条心,疫情防控阻击战一定能打赢。守护健康,爱我零陵,全国加油,共同胜利。”

紧跟时代,创作不息。这些年,唐天宝虽然行动不便,但他潜心创作了《家庭防火三清三关》《抗击疫情我先行》《惩恶扬善护民安》等众多新作品。

2010年以来,唐天宝、蒋文军和弟子们,带着这些节目,先后参加永州市“送戏曲进万村·送农技进万家——全市党员教育‘乡村学堂’系列活动”、“紫菱杯”第二届湖南常德全国“鼓书”优秀节目学术观摩展演等,受到各界好评,成为当地文艺活动的必演节目。

无私传技艺,培育新传人

“鱼爱大海鸟爱林,人望幸福树望春,百姓热爱共产党,世世代代不忘恩……”

9月20日,零陵区神仙岭小学课堂上,蒋文军渔鼓打得响,歌唱得欢。孩子们人手一支渔鼓,唱得有模有样。

2015年以来,唐天宝、蒋文军在零陵区神仙岭小学建立零陵渔鼓传承基地,深入永新星幼儿园、冷水滩区银象小学、李达中学等学校教学,培育青少年渔鼓传人。

每次授课前,唐天宝、蒋文军都认真备课,课后还要进行总结。记者在他们的备课本上看到的一堂课堂设计:课题《我们学校顶呱呱》,有5名男生、26名女生,放录音版教唱,效果可以……课后,参加学生家长联席会,共同讨论……

零陵区神仙岭小学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报名学习渔鼓的学生越来越多,学校自编自创的零陵渔鼓节目多次登上零陵区、永州市的表演舞台。

唐天宝、蒋文军也敞开大门传授技艺。做脚手架生意的李万军,通过朋友提出拜师学艺,唐天宝、蒋文军爽快答应下来。李万军平时生意忙,但无论他什么时候来,唐天宝、蒋文军都悉心教学。如今,李万军放弃了原来的生意,专心从事渔鼓表演和教学。

唐天宝、蒋文军还把新创作的渔鼓作品,拍成视频,上传到网络,关注的网友越来越多,零陵渔鼓也越来越有影响。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