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二舅村” 位于河北武安,村民称视频大部分为真

2022-08-04 10:02:24 [来源:潇湘晨报] [编辑:夏博]
字体:【

66岁的二舅和88岁的姥姥。图/视频截图

二舅的大哥。二舅一共五姊妹,除了母亲和二舅,只有大哥还住在同一个村里。 组图/记者曹伟

村口一座桥上的老人们在聊天说笑,这是他们平时在村里主要的休闲活动。

二舅微信头像。

第一次看到二舅视频的时候,大舅的眼眶也湿润了。

以前,大舅认为二舅的生活太正常不过。“正常人还难娶到媳妇,何况他是个残疾人呢?”这样的“习以为常”贯穿了大舅几十个春秋。村里的其他人也这样认为。

现在,大舅才零星断续地咀嚼出一丝苦涩。他还不明白这种体会叫作什么。

记者曹伟邯郸报道

二舅火了,因为一部长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尽管视频中的部分细节后被质疑,但依旧不影响故事的主体。

“那些大部分是真事。”8月2日,村里的老人告诉潇湘晨报记者,但不理解的是,这些事在他们看来再正常不过,为何会引起外界这么大的关注。不过,村民们无暇思索这些问题。眼下,正是村子里花椒成熟的季节,这些留守村庄的老人需要早出晚归将花椒收回家。

一位曾经担任乡村语文教师的老人这样理解着村子里的生活:种在地里的花椒树,仿佛是个隐喻,只要能有一点生长的土地,它们就能坚强地活下去。

二舅视频走红,质疑随之而来

将二舅这个原本生活在河北省南部县级市武安的平凡老人拉入公众视野的,是《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这个视频,创作者是视频博主“衣戈猜想”,他是二舅的外甥女婿唐浩,一名北漂的历史教师。

这个时长11分28秒的视频,以老人外甥的身份,解构了这位老人的一生。

一名天资聪颖的少年生在一个有几百年历史的村庄,因为被乡村医生打了几针,导致一条腿残疾,自学成才为一个能工巧匠,并以此为生;他终身未婚,但收养了一个女儿,拿出自己的积蓄资助女儿在县城买了房;老了之后,他依旧将80多岁的老母亲带在身边细心照顾,并在这个尽是留守老人的村庄里,尽自己所能帮衬乡亲……外人眼里他的一生充满苦难,但他总是笑呵呵的,像个“老顽童”。7月25日,视频在B站发布后,引发极大关注和共鸣,形成现象级的传播。有人说看到了《活着》和《平凡的世界》中主角的影子。截至目前,播放量已达3800多万次。质疑声也随之而来,声称视频内容部分失真。

村里留下的多是老人,学校只有两个孩子

二舅的村庄并不好找。武安市是河北省下辖的县级市,由邯郸市代管,但二舅的村庄距离县城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属于山区,越靠近村子,公路变得越曲折。到了村口再进入村子,汽车已经无法行驶,时不时可以看到有老人骑着三轮车出入。

从村口往里走几百米后,就到了村部所在地,旁边立着“中国传统名村落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牌子,公示栏中写着村子里181名户主的名字。村口的村干部称,村子里户籍人口为六七百人,但如今在村子里生活的大多是老人或者残障人群,只有一两百人。

记者来到村里唯一的学校。一名在邻村担任教师的村民称,随着年轻人口外出打工,村里的小孩越来越少,但学校还是保留了下来,设有学前班和一二年级,目前学校还有两名学前班学生,由唯一的一名老师带着,如果超过二年级,就去二里外邻村的一所学校。

村民的房子建在山上,用岩石垒成的高墙在村子里随处可见,每家每户几乎都设立着门头,上面写着“家和万事兴”“和为善”“耕读传家”这样的大字。

一位60多岁的村民称,自己小时候房子就是这样,他听老一辈说,房子建设于明朝洪武年间。一名退休村干部则笑着称,不至于有那么久,但村子应该有300年左右历史了。

在村巷里,时不时可以闻到一股花椒的香味,这些花椒树随意地长在岩石路旁的空地上。花椒是当前村子里主要的经济作物。村民称,这里是个“十年九旱”的地方,花椒是一种耐旱作物,正好适宜在这里生长。除此之外,还种一点玉米和小米。

午饭过后,在巷子里可以看到一些头发花白的老人背着锄头往花椒地里去。看到陌生人到来,他们脸上的惊讶稍纵即逝,马上又展开了笑容。

村民大多数是同一个姓,但说起二舅的真名,大部分村民都不清楚,只有说起“歪子”这个外号,才有村民指出他家的方向,在村里差不多正中的位置。

二舅并不在家,大门紧闭,外墙上斜靠着一些柴火,屋门口停放着视频里的那辆三轮车,车头和把手上用塑料布覆盖并精心地包扎了一下。村民称,这已经是二舅骑过的第三辆三轮车,因为他经常带着母亲出去,也时常独自去武安买东西。

唐浩在7月27日称,视频传开后,因为知道二舅的人越来越多,他让二舅的女儿宁宁将二舅和姥姥从小山村接走了。

姊妹眼里的二舅

二舅今年66岁,家里一共五姊妹,二舅上面有个大哥,下面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弟弟排行老四。

除了二舅,如今还常年住在同一个村的只有二舅的大哥,三妹嫁到了邻村,其他姊妹都在外面打工。大舅比二舅大三岁,住在二舅家下方另一个巷子里。以前他和二舅一起住在老屋,后来盖了新房。老四的婚礼曾在老屋举办,后来也重新找地方盖了新房。

大舅的老伴已经在几年前去世,他平时就一个人住在这里。他习惯了这种生活,除了偶尔有点小烦恼。比如之前,村子里一个“精神有点不正常”的人一把火把他积攒的柴火烧掉了,还经常有野猪将地里的粮食糟蹋了。

平日午后,大舅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地里摘花椒,每天早上五六点喝些小米汤,吃点面条出门,中午吃馒头,有时候晚上7点多才回来。

他种了一百多棵花椒树,大一点的树要摘好几天,摘回来之后晒干,每4斤新鲜花椒能晒成1斤干花椒。不过,这两年花椒的价格从40多元1斤跌到了20元左右,大舅的收入也几乎少了一半。

8月2日,大舅刚好在家。因为这天是他给村民们加工小米、玉米等粮食的时间,一大早他就通过村里的广播告诉村民们,这天可以来加工。乡亲们陆续提着一袋袋粮食来到这里,加工一斤需要两三毛钱。

大舅其实也是个能干的人,加工是他干了一辈子的行当,以前在生产队时就是靠这个挣工分。后来生产队没了,大舅又自己买了机器继续给村民们加工,现在靠这个一年收入1000多元。大舅也懂电路安装,自己家的电路安装从来没有请过电工,入户的电箱坏了,他自己要来了一个新的安了上去。

虽然住得近,但是大舅说他和二舅的联系并不多,“有事才联系”。母亲是兄弟俩轮流照顾,看母亲想住在哪儿就多住一会儿。

这次他听说二舅的事情在网上火了,特意在抖音上搜索了一下。三年前,儿女给他买了一部智能手机,还牵了网线,他学会了上网、发微信和刷短视频,还会使用抖音特效、对口型发布搞怪视频,老母亲也时不时出镜。

第一次看到二舅视频的时候,大舅的眼眶也湿润了。以前,他认为二舅的生活太正常不过,比如他终身未娶。“正常人还难娶到媳妇,何况他是个残疾人呢?”至于视频中提到的那个女人,大舅说自己并没有什么印象。好在,二舅收养了宁宁。大舅说:“宁宁其实是四弟的孩子,过继给二弟的。”

在大舅的房子里,门窗、椅子、柜子都是二舅做的,门头上的雕刻和龙图案都是二舅亲手刻画的,二舅还用毛笔在门头上写了“和为贵”。在大舅给儿子建的新房内,也摆放着二舅制作的床和柜子,不过如今并没有人居住。大舅的儿女都租住在县城。

二舅的三妹回忆起自己出嫁的时候,二舅为她打造了一套最时兴的箱子,作为嫁妆带入婆家。时隔几十年,想起那时的场景,她还很骄傲。

干木匠,仅仅是二舅爱好中的一项。他拉过二胡,还喜欢画画,和木匠手艺一样,这些也都靠自学。后来家里几个姊妹建新房,除了木家具、木门窗,就连房子里的建筑格局、走线,以及墙面上的装饰绘画,也都由他承包了。

上了年纪之后,二舅不再做木工,但还经常给村民们修东西。二舅的三妹告诉记者,她住在邻村,有时候还有其他村民要她找二舅来帮忙,二舅很快就答应,从来不让她为难。

二舅故事的真真假假

虽然村子很小,但并非每个人都能说出二舅的故事。“知道有这么个人,但是具体情况弄不清。”

离二舅家百来米的几户人家倒是都能说出一二,他们平时都叫二舅“老歪”。

“那些大部分是真事。”住在二舅家附近的老人赵风林说,二舅的母亲由在老家的几姊妹轮流照顾,但二舅照顾得会多一些。

在赵风林眼中,二舅确实很能干,早年自学了木匠,很多小物件他也会修,平时家里坏了什么东西,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二舅,他也非常愿意帮忙。

就在视频走红的前几日,她还叫二舅来家里安装门锁和门把手。但还只安了一半,二舅就离开了村子,他之前用于修门锁的电机还放在她家门口。

“之前还给我修了缝纫机。”赵风林已经70岁,但平时还会自己做些针线活,缝纫机主要是用来做小孩的布鞋和鞋垫,她儿子在武安市里摆摊卖烤串,有时候也会将她做的鞋垫放在旁边卖。

二舅修这些东西并不收钱,赵风林有时给他几十元也不要,她只好给他塞一包烟,因为她知道二舅喜欢抽烟,有时候一天两包。

二舅喜欢开玩笑,赵风林说,他就像个“老顽童”,说起话来能让人笑得肚子疼。

多位村民家至今还有着二舅多年前制作的木柜、凳子、门窗等。一位和大舅是小学同学的老人说,二舅开始做木匠时,只能做些木凳等小家具,但他现在还在用。“他腿不好,一心想着这个,所以做得好。”老人用手指着自己脑袋,一边抿着当地产的高粱酒说道。

这位老人回忆,二舅小时候成绩确实“不赖”,但好到什么地步也记不清了。在他印象中,二舅退学也是上初中时突然得病,打针打坏了腿,后来就一直在家。

给二舅治过病的一名医生如今已经75岁,他曾任乡卫生院院长,他和二舅也比较熟悉。这名“老院长”如今住在二舅村的邻村,相距不过二里路,在他当医生的时候,这里还是乡政府所在地,后来撤乡变村。

据“老院长”描述,他是赤脚医生出身,二舅生病的时候,他刚工作几年。当时他收到消息赶到二舅家中,发现他持续高烧,于是给二舅打了一针退烧针,之后便离开,后来由另一名乡村医生给二舅治疗。

“应该也是按照感冒发烧处理的。”“老院长”说,接手的乡村医生后来有没有打针,他并不清楚。“老院长”说,基于当时的医疗条件,这是对病情的误判,后来他们才知道,二舅患的应该是“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这种病很容易侵蚀神经,在附近村子,与二舅同龄的四五个人也是同样的情况,有的双腿瘫痪了。直到用于预防这一疾病的糖丸(疫苗)得以普遍发放,这种疾病才得到遏制。

“我后来跟他说过,但是他还是认为是打针打坏的。”“老院长”说,在之后几十年里,二舅也没有再提这个事。二舅嫁到邻村的妹妹就住在“老院长”家对面,他经常看到二舅,见面会打招呼聊两句。

之前有记者采访,当面给他看了视频,“老院长”才想起这件事。“视频里说,医生一天给他打了四针,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老院长”说,当时交通闭塞,有病人去县城要靠马车或者人工抬,卫生院的医疗资源非常有限,普通的感冒药还好,注射药品非常紧缺,不可能一次性注射这么多。

视频中曾提到二舅想办残疾证但一直没有办下来的细节,可能也与现实存在出入。武安市市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据其了解,二舅是有残疾证的,当地的档案记录是从2009年开始的,但二舅应该是在2009年以前就办理了残疾证。

“因为这个视频并不是媒体发的,是自媒体发的,甚至还谈不上自媒体,所以我们也没打算通报。”工作人员说。

河北省残联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按照当地政策,如果是三级残疾同时是低保户,每月会有66元的补贴,但如果不是低保户就没有,如果是一二级残疾的话每月有不低于60元的补贴。村里一位和二舅有类似情况的村民称,他的残疾证是三级,二舅的情况应该和他差不多。

村子里不只有一个“二舅”

“老院长”弄不清为何多年以后还有人会问起几十年前的旧事,很多村里的老人也不明白为何二舅会引来如此多的关注。

在村口的桥上,很多不能下地的老人会聚在这里乘凉聊天,有些有智能手机的老人时不时也划着短视频看看,大部分人也只会划一划,这成了他们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聚到一起,他们喜欢相互打趣,时不时就说得哈哈大笑。

看着途经的记者,他们也会问:“怎么这么多人问‘老歪’的事?”他们眼里,这些不过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是因为他能干吗?那我们这儿还不少呢。”一名村民说,在离村口二里地的地方有个电器维修店,老板也是个残疾人,什么电器都能修。

村民说电器维修店老板陈玉良是二舅的朋友,今年52岁,在这里开店已经30年。一间不大的铺子里摆放着电风扇、空调、洗衣机等各式各样的电器,后面是一间小卧室。

陈玉良可能是翻版的二舅。他初中毕业后,就去县城的铁厂打工,却不慎被铲车铲断了一条腿。在病床上治疗两年后,工厂给他买了义肢,另外给了9000元。

陈玉良在病床上也研究过医书,因为自己从小喜欢拆一些小物件,在离开医院后他去了石家庄一个技术学校,花了4个月学习如何修黑白电视,后来又花了两个月学习彩电维修。之后他拎了一个包在这里扎根开维修店。在后来的日子里,他又自己买书琢磨了如何修其他电器,冰箱空调手机等等,还一边销售电器,这里便成为远近闻名的维修店,甚至有隔壁乡镇和邻县的人慕名来找他。

比二舅幸运的是,陈玉良在年轻的时候,他的二哥花了50元在杂志《女子世界》上刊登了一则征婚广告,一个在上海打工的女孩看到后,给他写了信,这个女孩后来成了他的妻子。

之后,为了妻子上班方便,他花了10多万元积蓄,又借钱凑足30万元给妻子在上海郊区买了一套60平方米的小产权房。不过,老婆后来回了县城,他又在县城买了房子。

如今,这里的人口数已经大不如前,店里的生意差了不少,来店里的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在记者待在店里的几个小时里,陈玉良又修了一台因生锈导致滚筒不转的洗衣机、一个断了线的电瓶、一台开关按不动的风扇和一部没有声音的手机。陈玉良都没有收钱。

“都是附近的,也没换零件,就算了。”陈玉良摆着手说道。这附近只有这一个维修店,因为生意不佳,他之前打算把店子换到县城,但很多老人挽留他,以后他们有电器坏了,都没有地方可以修。

也许有着相似的经历,陈玉良开店后,二舅就经常来这里。二舅在电路方面并不太精通,所以经常会向陈玉良请教,他也会帮陈玉良修一些东西。有了微信之后,遇到不懂的问题,二舅就给他打来视频电话询问。

二舅的视频,陈玉良是看到有同学发在微信群里才知道的,他们有人认出了二舅。陈玉良之前还纳闷,为什么这几天二舅没有来他的店里。

尽管和二舅很熟,二舅的很多事陈玉良也是在视频里知道的。比如他听说二舅之前去了北京,但不知道具体去干吗。

陈玉良有二舅的微信,但他并没有打算去询问。二舅的微信头像是一张自己的半身照,照片里,他穿着西装,戴着帽子,用手敬了个礼,神态颇有点像英国喜剧里的憨豆先生。“他就是个普通人。”陈玉良说。

二舅村里,只有以前当过乡村语文教师、现在也在家种花椒的一位七旬老人有着不一样的看法:种在地里的花椒树,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仿佛是个隐喻,只要能有一点生长的土地,它们就能坚强地活下去。

这就像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说的:“长在土里的庄稼无法移动,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有赖于泥土的生活,使一个人像植物一样在一个地方生下根,在悠长的时间里去摸熟周遭的生活,如同母亲认识她的儿女。”

来源:潇湘晨报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