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座宗祠里,见到湖南人的气概

2022-07-24 09:21:53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伍婷婷 陶菲 杨骏腾] [编辑:刘畅畅]
字体:【

耿祠荷风

在这座宗祠里,见到湖南人的气概

▲醴陵云霄山下,耿传公祠,这里有将军外交家耿彪的童年。组图/卢七星

耿传公祠的徽派檐角。

1909年8月26日,火热的三伏天子夜,耿飚在晚清民居耿传公祠出生。

祠堂,是他“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一家的借居地,成了他真正意义上的家。父亲根据祠堂牌匾“忠孝廉节”,给他取名“在忠”,寄予厚望。从此,耿传公祠成了他一生的牵绊。

耿飚在耿传公祠生活了8年,他跟随父母劳动,学习祠规族训。他在这里念私塾,并获得祠堂奖励的“优学花红”。1917年2月,耿飚一家终于忍受不了军阀混战、兵匪并扰,离开祠堂,去往常宁水口山谋生。13岁时,他成为“敲砂童工”,之后渐渐走上革命道路。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耿传公祠治愈了他的童年,也塑造了他正直刚毅、忠诚磊落的个性。不管他后来投身革命,铁血征战,还是建国履新,开辟大使外交新程,又或是担任多个国家重要职务等多重角色的转换,他始终勇挑重担,保持醴陵男儿的初心。他时常告诉孙辈,“人得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儿,找到根的人生才不迷航。”

耿飚的根就在耿传公祠。他去世后,晚年乘坐的电动轮椅也“落叶归根”,送回老家祠堂。

百余年过去,原址复修的耿传公祠依旧古老庄严。走进湘东这座山中祠堂,荷花开得正美。湖南人多在祠堂前种植荷花,激励子孙洁身自好,寄托了先人对族人的希冀。一块块石砖,一根根梁木,都诉说着国家、民族、家族的动人故事。

在这里,见山水,见草木,见醴陵的底色,见湖南人的气概。

撰文/记者 伍婷婷 实习生 陶菲 杨骏腾

醴陵祠堂的代表

祠堂是中国人最长情的依托。

一场久违的大雨过后,醴陵黄獭嘴镇龙形坳村的云霄山下,云雾升腾,耿传公祠露出小青瓦屋檐,宛若仙境。这座复修不到10年的祠堂,是醴陵新八景之一“耿祠荷风”。

祠堂极具湘东建筑特色,是庭园式布局,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它的山墙、飞檐翘角跟四周的山峦相得益彰。这座祠堂在醴陵大小祠堂中,胜在小巧精美,又不失严谨。虽气质柔婉,并不缺乏壮怀激烈的英雄本色。

这是2013年,根据《耿氏三修族谱》留存的原貌图修葺的耿传公祠建筑群,由正堂、左右偏堂和厢房组成,共三进81间。除了西侧院有耿飚生平事迹展,还复原了耿飚一家住房、厨房、饭堂和杂屋。正院落是耿传公祠文化陈列区,祭礼厅、议事厅、门房、茶水房、账房、饭堂、私塾,每一个功能区的布局都可窥见公祠文化的奥秘。祠堂的东侧院,是渐行渐远的农耕记忆,陈列着不同年代农耕器具,见证着醴陵经济的发展。

最早的耿传公祠是清咸丰十一年建成,距今160多年,选址考究。对面是笔架山,后山为金盆岭,左侧是将军岭,右侧则是醴陵有名的彰仙岭。三岭一山围出了耿传公祠“天人合一”之势。

人有情,建筑才有归处。耿传公祠除了祠规祖训,回廊两侧墙壁上是陈少梅大师的二十四孝图,采用了醴陵釉下五彩瓷工艺,古代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被娓娓道来。轻触这些经过1380度的高温烧制而成瓷板画,对“孝”的体会更加深切。

耿传公祠后边留存一口161年的传公古井,这是耿飚小时候担水之处。井水清冽,井边的香樟树、芭蕉树亭亭如盖。而祠堂前,耿飚担任驻巴基斯坦大使时培植的“中巴友谊竹”,也由原来的几小棵,长成一小片繁茂的小竹林。这一前一后的“新意”和“古意”,让人回味良久。

“将军外交家”耿飚的“精神家园”

进入耿传公祠,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历史一幕幕重现。这个小小的祠堂,是“将军外交家”耿飚的“精神家园”。

穿过祠堂廊道,径直到达祭厅正堂屋,两边是耿氏的祠规祖训,正中是先祖的牌位。醴陵耿氏家族是外姓,明崇祯年间从江苏迁居于此。耿飚是耿氏第十八代,“在”字辈,他举家搬离耿传公祠时,耿氏族人已经在醴陵发展到1000多人了。

借居宗祠,耿飚从小就帮着父母洒扫祠堂,参与祭祀,对宗祠里的祠规祖训烂熟于心。“重孝行、尽悌道……在养廉、贵知耻……务正业、慎交友、戒奢靡、崇节俭……”族规26句78字,“三字律令”字字箴言,给耿飚幼小的心灵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恪守了一生。

耿飚回忆,他是在砍柴、放牛、拣稻穗、挖野菜的时光中认识故乡的。作为家中长子,他最先感受父母的艰辛,也最先分担父亲肩上的重任。他的祖父是游方郎中,父亲耿楚南早年闯荡江湖,曾在抚台的亲兵营里学了9年武功,抚台遣散亲兵时,耿楚南把皇帝赏赐给亲兵营的一对虎头双钩带回了老家,因此他被称作“双钩大侠”。耿飚得父亲真传,自小就打磨筋骨练下一身硬功。耿家“流浪汉们”历来有“不混出个样子来不回家”的气质,这与当初祖上“碎金为八”、四面八方闯江湖的气概一脉相承。他被祖辈们的精神耳濡目染,无形中造就了侠义个性。

父亲并不希望耿飚的童年在干活中度过,而是读书认字,干一番事业。于是他身兼数份工,竭力供耿飚在祠堂读了两年私塾。在这里,耿飚遇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启蒙老师耿拜泉。这个始终没有迈过“童子试”的落第穷儒,却是谭嗣同的支持者。耿拜泉还曾试图给耿飚取名“开维”,给他二弟取名“开新”,以“维新”抒发暮年壮志。但耿飚因五行缺火,最后耿拜泉给他取名耿飚。耿飚非常喜欢这个名字,因此沿用一生,这个名字也落下了他一生风风火火的注脚。

耿拜泉的课堂上,时常讲授振兴家国的故事,耿飚听得入神,自此种下振兴国家和家乡的种子。他还连得了两年祠堂颁发的“优学花红”。除此之外,他还听到“黄巢在此打造军器”、“红巾兵马屯”、“拳民护宝寨”等很多传奇故事。知晓自己的家乡并不是世外桃源,而是与外面社会紧密相连,这些传奇故事“年复一年鼓荡着后生们涌血的胸臆……”

耿传公祠这座“精神家园”一直默默指引耿飚,他从这里走出去,征战沙场,出使他国,始终正直坚毅,光明磊落。

1969年5月,耿飚飞赴地拉那,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在任期内,他发现中国对阿方经济与军事援助的“有求必允”,换来的却是他们的肆意浪费,这无疑对两国都不利。他当即写了一封长信,如实地向外交部主管欧洲事务的副部长乔冠华反映真实情况,提出意见。在当时这是一个冒险的举动。怎料意见传回国内,毛泽东看了耿飚的信后,大加赞赏:“耿飚敢说真话,反映真实情况,是个好大使。”最终耿飚所提意见被中央采纳,也成功地让中国援外工作的既定策略有所改变。

在耿传公祠,耿飚类似的故事村民口口相传,如“耿飚之问”、“四平打赌”等,无不表现耿飚作为醴陵男儿的真性情。

荷花也是耿传公祠的风骨。大部分花朵,都经不起暴风雨的洗礼,只有荷花不同。

走出耿传公祠,山野的凉风一拂,阵阵荷香飘来,不远处的高铁疾驰而过,祠堂依旧不声不响。

来源:潇湘晨报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