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不同,各自有光 一份来自长沙市实验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报告

2022-07-02 09:40 [来源:长沙晚报] [编辑:欧小雷]
字体:【

岳霞 王卿 卢星宇

核心素养是什么,它如何获得?在长沙市实验中学,它可能是课堂上一次次育人方式的革新,是教研会上一轮轮凝聚共识的辩论,是校园里一个个别开生面的活动,是与国家同频共振的一场场精神洗礼……

而体现在长沙市实验中学的学生身上,是“生而不同,各自精彩”:让每一个真实的个体获得个性培育,成就完全人格,创造幸福人生。

一场考试引发的教育讨论

观点

“关键能力,放在学科上,就是学会做正确的事;必备的品格,放在学科上,就是学会正确地做事。”

今年高考,很多人走出考场后,对学科核心素养有了新认知。

长沙市实验中学高三数学备课组组长向采金表示,更准确地说,这次高考不是难,而是新,可能很多老师没意识到,刷题可以刷出高分的时代已经结束。

“新课改就是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上碰到的都是新问题,学生思维能力不强,不懂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就难以应对。新高考联系实际、创新题型,强调的正是回归基础、回归教材、落实核心素养。”这是长沙市实验中学校长肖建军在一次教学教研会议上跟老师们的探讨。作为教育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长沙市实验中学这一步走在了全省前列。

“培养完全人格、作育未来人才、成就最好自己”,是学校一直坚持的教育目标。“作育未来人才”,就是要更加注重核心素养培养,为学生未来和终身发展负责。

“未来已来”,今天的教育如何培养明天的人才?

学校推出“四生四心四原则”课堂。“传统课堂是讲题扫题讲技巧、练题刷题练技巧,缺少深度学习。但是长沙市实验中学的课堂,通过情境贯穿、问题导向、活动达成、以评促学,培养学科思维能力,达成学科核心素养。”肖建军表示。

向采金老师介绍,近年来数学高考卷有个新的信号,就是在联系实际、知识迁移等方面创新题型,强调应用基础知识、学科思维去解决新问题。

“我从来没有上过课外补习班,只要按照老师的教学,把公式定理源头理清了、把解题思路掌握了,学起来就很轻松。”这届高三的邝同学说,老师每天布置的数学作业很少,都是老师精心挑选的,很有针对性和挑战性。在今年高考数学题灵活多变的情形下,邝同学最后取得很高的数学成绩。

在课堂里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教师是一个挑战。

化学教研组组长雷芬老师介绍,他们正打造“爱参与、有趣味、有深度、能发展素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化学课”,在化学学科观念的建构过程中,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会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吸引学生参与课堂。”雷芬老师介绍,比如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将植物油转化为肥皂,如何利用我们学过的化学知识,把衣服上的污渍洗干净?牙齿的腐蚀是怎么发生的,如何根据牙齿腐蚀的化学原理设计护齿方案……

长沙市实验中学的化学课十分重视化学实验,学校先进的硬件设备给师生提供了优越条件,教师创造性地设计,促使学生提出和生成问题,再通过实验证实和证伪,达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的目的。

一次期末教研会议达成的教育共识

观点

“在长沙市实验中学,你不是1/N,你就是唯一。实验的办学理念就是面向人人,成就最好的自己。老师敬业有大爱,用心浇灌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

每到期末,复习内容多,文化课老师们便觉得时间不够,只想多占用一点课时,体育、艺术、信息这种“副科”往往容易被忽视。临近期末的一次教研会议上,当年级组提出最后一周将“艺体信”等课程改上自习的时候,校长肖建军果断拒绝了这样的提议,“体育课怎么能在教室上自习,不能停一节体育课,不能停一节艺术课。每天锻炼一小时必须保证。”

期末,别的学科都有期末考试,在长沙市实验中学,体育一样有统一的期考。“野蛮其体魄,才能强壮精气神”,这是学校的育人观。

长沙市实验中学的“培养完全人格”,就是要更加强调面向全体培养人、关注教育公平、提供更多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长沙市实验中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不停留在口头上,而是扎实落实到每一个细节。

近日在校园林荫道和跑道上,长实学子以班级和社团为单位,设立了52个义卖小摊。各个摊位上的货物可谓琳琅满目,还有丰富炫目的原创宣传海报和各种炫酷的宣传手段,有的摊位的同学们别出心裁地搭起了台子、拿上了吉他,用舞蹈、歌声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多姿多彩的义卖方式营造出“爱心集市”的美好氛围,貌似一场义卖,却是一场长实学生综合素养的展示。

时间再往前推十多天,高一学生正在梅田湖农耕实践基地感受各种农耕文化,“锄禾日当午”,从书本到实践,从耕耘到收获,从依赖到自主,从个人到团体,从营地到生活……学生们接受沉浸式洗礼和熏陶。

学校进一步推动德育体系化、项目化,一次次别开生面的活动成为学生此生难忘的美好回忆:体育节、读书节、社团节、科技节、艺术节、“我心中的实验”演讲比赛、“520”喊楼、成人礼;六月杨梅节,渗透劳动教育、生命教育、爱校教育;心理社举办“风筝节”、心理剧展演、心理漫画展、“蓝丝带行动”;期末组织学生为老师写出暖心评语,广受好评。

“忠以持己,恕以待人”的校训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强根铸魂,把学生培养成“文化传承者、使命担当者、创新推动者、幸福生活者”。

一个学校宣传片展示的“生而不同”

观点

“我们着眼于幸福培养人、成全人。”

为了诠释学校的办学理念,今年学校精心制作了宣传片《生而不同,各自有光》。它仿佛一个电影大片,用五个学生的成功经历来演绎校园里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这五个孩子其实各有原型,有的以文化特长去了清华大学,有的以舞蹈特长去了北京舞蹈学院,有的以体育特长去了武汉体院。虽然各自特点不同,却都在长实老师的培育下找到了最好的自己。

最近长沙市实验中学的校园电视台火出了圈。学校信息中心侯鲁莎老师介绍,学生自己拍摄自己剪辑的原创大片频获大奖。“《我叫陈俊》在2022年长沙市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获高中组一等奖;《我的世界》《予我》分别以高中组一等奖和高中组二等奖入围省赛并取得省级一等奖,被推荐入选参加第二十三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

“校台的孩子们最大的成长,是在这个过程中从相信自己到悦纳自己,最终成就自己。”侯鲁莎老师介绍,因为热爱,孩子们会牺牲课余时间钻研拍摄技巧和后期剪辑特效,“现在学校很多大型活动的拍摄都是校台的孩子们自主完成。”

“坚持‘小步走、小台阶、不停步、登高峰’的教学策略,使教学、考试都贴近学情,选择一个让学生能够企及的高度,最大限度发掘学生潜力,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这个过程,需要教师智慧,更需要名师引领。

“老师要博览群书,这样课堂上可以旁征博引,让学生对书籍里的世界充满憧憬。”高中语文教研组组长李显鸿是长沙市实验中学第一位拥有博士学历的老师。在同学们眼中,李老师很“特别”,他拒绝给大家购买辅导书,他认为语文是“心灵和心灵的碰撞”,而不是学生自己“闭门造车”式地刷题;他从不强制要求学生读多少书,但他随时随地阅读的习惯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课堂教学中他重视与学生互动,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在各种赛事中转化阅读成果……

近日,校长肖建军把一篇《空心病正在毁掉一代年轻人》转到老师微信群里,附上了自己的一段感受,“我觉得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去做值得学生和孩子尊重的人,我们要身体力行,做出榜样。”

一段毕业寄语浸染的教育情怀

观点

“忠恕”校训的现代理解:对国家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使命感,对社会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责任感,对个人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认同感。

6月10日,今年高考后的第二天,校长肖建军以“自知自信成人,做有底气的中国青年”“自觉自立成才,做有志气的中国青年”“自省自强成功,做有骨气的中国青年”,勉励学子永葆奋斗正能量,以勤于自省、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创造“无问西东”的青春业绩,创造属于自己的“一世芳华”,书写最精彩的青春。

长沙市实验中学前身为曾国藩曾孙曾宝荪和曾约农先生于1918年创办的艺芳女校。建校之初,宝荪先生便提出“忠恕”校训,倡导爱国、民主、科学、开放。进入新时代,“忠恕”校训被学校赋予了时代新意,“忠恕”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校表达,即要忠于党和共产主义理想、忠于国家和人民、忠于事业和家庭、忠于法律和道德,要用包容的眼光和胸怀对待世界和他人,成为一种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爱国主义和使命责任教育成为学校日常德育内容并被落实落细。学校团委书记扶眉介绍,长沙市实验中学团委上半年被授予长沙市十佳“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责编:欧小雷

来源:长沙晚报

今日热点
焦点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