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墨重彩绘振兴 ——“‘湘’当自觉自信自强”重大主题宣传活动综述

2021-11-24 16:58:1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卢小伟 王一辰 胡杏子 赖泳源] [编辑:伍镆]
字体:【

华声在线记者 卢小伟 王一辰 胡杏子 赖泳源

11月的三湘大地,稻谷归仓,橙香满山,蔬菜瓜果蓬勃向阳,一派丰收景象。11月15日至19日,“湘”当自觉自信自强——“巩固攻坚成果 迈向乡村振兴”重大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湖南省湘阴、醴陵、常宁、江华、宜章5县(市)农村,在湖畔塘边、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工厂温室感受广大“湘”村振兴征程中的火热场景。

“十四五”新征程,重点难点、潜力后劲、基础支撑都在“三农”。推进乡村振兴,湖南起步早、干劲足、步伐稳,“‘湘’当自觉自信自强”采访团在青山绿水间看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发展新格局,正在湖南加快形成。

特色产业,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岳阳市湘阴县樟树港镇文谊新村,村民们正忙着辣椒育苗、备耕。傅聪 摄

一株辣椒苗,“种”出亿元村。说的正是有着“一代天椒”美誉的樟树港辣椒。

11月中旬,在樟树港辣椒核心种植区岳阳市湘阴县樟树港镇文谊新村,村民们正忙着辣椒育苗、备耕工作,为来年辣椒生长、上市做准备。

樟树港镇小气候独特,辣椒种植历史延续200多年。近年来,樟树港镇加强与湖南省农科院、湖南农大蔬菜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合作,建立辣椒品种繁育基地、辣椒产业院士工作站,推进辣椒种子提纯复壮工程,辣椒品质逐年提升,产业链逐渐拉长,售价居高不下,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今年7月,湖南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10个特色产业小镇名单,樟树港镇上榜。今年10月,农业农村部公布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名单,文谊新村光荣在列。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发动机”。农业产业如何提质升级,实现高质高效?加大技术含量、提高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广大“湘”村找到了共同答案。

樟树港靠辣椒致富,西岭镇则发“油”财。西岭镇隶属衡阳常宁市,初冬时节记者在这里看到,油茶种植基地一望无际,满山苍翠随风起伏。同样入选我省首批特色产业小镇的西岭镇,大做“油”文章,擦亮“油”品牌。

近年来,常宁市大力推进油茶基地建设,创新经营模式,初步形成集种苗、基地、加工、科技、旅游和文化于一体的油茶产业体系。常宁出台湖南省首个油茶地方标准,“常宁茶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0年产茶油1.35万吨,年产值突破50亿元。

岳阳湘阴县鹤龙湖镇20年精心照料,养肥一只“蟹”;在永州江华县,移民新镇水口镇建成“爱情小镇”——瑶都水街,挖掘瑶族文化产业价值,走出了一条特色文旅发展之路;在郴州宜章县玉溪镇,罗家山万亩脐橙园迎来大丰收……

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湖南出台《关于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一特两辅”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打造“崀山脐橙”等5个片区品牌。51个脱贫县累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3个、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省级示范片18个,发展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30家、农民合作社47721家。

截至今年10月底,湖南共储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11.69万个,涉及投资629.39亿元。

人居环境,扮靓乡村宜居宜业底色

江华县沱江镇山寨村,绿植环绕,屋舍俨然,环境优美。傅聪 摄

“每天早起十分钟,房前屋后扫一通。”这是江华县沱江镇山寨村村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走进山寨村,让人颇有种“种菊南山下”的诗意感受。超百年树龄的老樟树郁郁葱葱,黄墙红瓦的民居藏于树荫间,屋前绿植环绕,鸡鸭等家禽不时在篱笆间探出头颈。

在此之前,山寨村却是另一番景象:鸡鸭猪犬乱跑,柴火杂物乱堆,废弃房屋散布。山寨村村支书李正军告诉记者,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全村拆除了近百座“空心房”,硬化巷道6条,投资120万元新建污水处理站,铺设排水沟盖板500米,实现了“畜禽养殖归圈、柴火杂物归堆、菜园菜地归片”。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要求更高,力度更大,也给乡村建设带来了契机。

《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入实施“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万企兴万村”“同心美丽乡村”建设,创建一批美丽乡村、秀美屋场、五美庭院。

“湖南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创建先行,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治理,协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据湖南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赵成新介绍,今年,我省将完成6827个村庄规划编制,改(新)建农村户厕100万个、农村公厕1000座。

与山寨村一样,“美丽转身”的故事在湖湘大地俯拾皆是。

说起当地正在推进的人居环境整治,西岭镇平安村村民周运生连连点赞。有政府主导和补助,全村统一修建化粪池,周运生家楼上楼下两个厕所都安装了冲水箱,干净又卫生。

宜章县燕子岩自然村,优美的自然环境引来七彩滑道、星空屋等一批“网红”景点扎根,充实“宜居宜业”的内涵。

左宗棠故里湘阴县燎原村,将左公文化充分融入村庄改造、景点打造之中,“治陋习、树新风”蔚然成风……

漫步三湘四水,一幅“鱼虾水上窥朝日,花果云边醉晚风”的生态“画报”正徐徐铺开。越来越多的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正从愿景变为现实。

职业培育,“赋能”新型农民富裕富足

宜章县莽山瑶族乡西岭村跳石子村,颇具仪式感的分红现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未来。

早在2019年,湖南省委组织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湖南省乡村人才振兴行动计划》(简称《计划》),创新和完善乡村引才、聚才、铸才、育才、扶才、优才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计划》明确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建立健全以“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定向扶持”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服务体系。

《计划》实施以来,新型职业农民在全省各地不断涌现。今年9月,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公布2021年“湖南省十佳农民”名单。龙顺英等10名懂技术、善经营,富有创业热情和创新能力,对当地农业农村发展具有带动示范作用的新型职业农民获得表彰。

采访期间记者发现,一批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熟悉市场的新型农民,正成为我省乡村振兴生力军,从“地里刨食”转变为“地里刨金”。

在宜章县莽山瑶族乡西岭村跳石子村,“公司+合作社+项目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被称为“跳石子”模式,2021年入选湖南基层改革探索100例。

跳石子组组长赵王保,既是黑豚养殖能手,又是合作社负责人,还是农业公司法人代表。2015年,他带领村民成立跳石子种养专业合作社,随后又和一家公司“联姻”,公司与合作社股份平等,均权合作,均权议事,均权分红。

在醴陵市板杉镇寨下村,成片的艾草此起彼伏,一个带着泥土味的农业朝阳产业冉冉升起。去年,村民龙新平回乡创业,凭着多年艾草生产、加工、销售和艾灸从业经验,她带领老乡们一起种植艾草,试水艾草产品深加工,建成全自动艾叶提绒车间、艾草精油提炼车间和成品包装车间,开发艾草附加值。龙新平也被醴陵市农业农村局聘为2021年艾草产业特聘农技员,到各地开展技术指导,带动醴陵艾草产业从无到有,周边6个乡镇种植面积达4000亩。

赵王保、龙新平等人的经历,是传统农民转变为新型农民的一个缩影。乡村振兴号角吹响山南水北,新型农民让号角的声音越吹越嘹亮。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