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生物基因库”

2021-09-25 08:15:5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彭雅惠] [编辑:刘茜]
字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彭雅惠

生命,有多丰富,就有多精彩。

9月25日,省生态环境厅举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新闻发布会透露,全球200个具有国际意义的生态区,湖南占一席之地,武陵—雪峰山脉和南岭—罗霄山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区,孕育了多样的物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批认定的全球23处绿色保护地,湖南也没缺席,洞庭湖湿地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潇湘大地,已被视为全国乃至世界珍贵的生物基因库之一;生活在这片热土的湖南人,担起了守护“生物基因库”的使命。

全省生态状况总体保持稳定

今年1至8月,全省14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2.5%;全省147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97.3%。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和保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刘群说。

随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2020年,全省60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为93.3%,长江干流湖南段和湘资沅澧干流全面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洞庭湖总磷浓度下降到0.06毫克/升;全省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1.7%。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带来了全省生态状况总体保持稳定。

2005年至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从55.00%增长到59.96%,森林面积从1165.09万公顷增加到1270.28万公顷,森林蓄积量从3.63亿立方米提高到5.88亿立方米;湿地保护率从2010年的42.97%增长至2020年的75.77%;去年,全省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87.04%。

生物物种保护能力逐步提升

曾经消失的中华穿山甲,在湖南重现。

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陈春华介绍,2019年至今,我省通过访问调查、样地样线调查、红外相机调查和文献查阅等方式,组织开展中华穿山甲专项调查,在2个县(市)发现了野生中华穿山甲活体,在更多县(市)发现中华穿山甲洞穴。“这对于中国物种多样性都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湖南从法律法规、机制体制、划定重点区域、开展调查评估、推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多管齐下,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开创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局面。

截至2020年底,我省有脊椎动物1045种,占全国的22.1%。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79种,包括41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维管束植物6186种,约占全国的18%,包括资源冷杉、银杉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通过实施就地保护、近地和迁地保护等多种保护措施,重点珍稀濒危物种种群逐步恢复,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由2015年的54只增长到2020年的136只;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莽山烙铁头蛇群数量恢复到500余条;洞庭湖长江江豚分布范围不断扩大,数量达到120多头;洞庭湖麋鹿达210余只,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自然野化种群;中国生物物种红色名录认定为野外灭绝(EW)的植物喜雨草被重新发现。

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提高

保护有力有效,推动我省生物遗传多样性整体水平提升。

截至2020年底,湖南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保存水稻、辣椒、油料、瓜类在内的农作物种质资源3万余份;16311份调查数据录入全国林木种质资源平台,位居全国第二。

建成良种繁育基地2863.4公顷,年均提供各类林木良种种子2万多千克、良种穗条约8000万枝、良种苗木4亿多株。

拥有9个国家级制种基地市县,以袁隆平、官春云、印遇龙、邹学校、刘仲华、刘少军院士领衔的科研技术团队,培育了杂交水稻、杂交油菜、杂交辣椒等一系列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在相关种质资源研究及产业开发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湖南。”刘群表示,我省还将进一步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开展相关调查监测和评估、加强监管和执法、提升能力建设并实施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为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提出的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