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奔涌而来,驱动美好未来——2021世界计算大会开幕论坛嘉宾演讲摘登

2021-09-17 22:36:4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曹娴 孟姣燕 谢卓芳] [编辑:潘华]
字体:【

在奔涌而来的“算力时代”,算力和算法已成为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变革的最大变量。9月17日,在2021世界计算大会开幕论坛上,7位行业顶尖专家、企业界人士共话计算发展大势、共绘数字时代未来。

站在“十字路口”,万物互联到底怎么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院长 杨学军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世界计算大会,第一次讲了新时代的操作系统,第二次是从计算思维看智能,这次想谈一谈自适应场景网。

凯文·凯利曾说:人类最伟大的发明莫过于建立覆盖整个星球的网络。1969年,阿帕网(ARPA)点燃了网络发展的星星之火。随着民用计算机大规模互联,有了互联网。

有了互联网之后,相当于有了“高速公路”。路上跑什么?一群科学家认为可以用互联网进行学术交流,进行科技成果共享,于是“高速公路”上有了“车”。

现在,一系列先进技术让物物互联、计算万物成为可能。我们又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万物互联到底怎么用?

重新定位,被认为是未来的一种竞争力,可以理解为进行技术的再创新。自适应场景网,可以在智能工业、智能物流、智能农业、智能文娱等多系统多场景应用。具体来说,通过执行系统、信用分派、规则发现来实现自适应;通过建立“资源池”“行为树”来实现“场景”;在现实应用中,实现链接资源、链接能力、链接信用,以此催生更多新的生产力,促进社会更大发展。

要算数先“铺路”

中国联通 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刘烈宏

要算数先“铺路”。中国联通致力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携手中国电信全力推进5G网络共建共享,夯实信息技术的发展基石,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速率最快的5GSA共享网络,实现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发达县城网络覆盖。

今年加大网络建设力度的同时,将以应用和业务需求为导向,打造5+2+31+X数据中心。即在重点区域打造5个全国高等级数据中心,南北两区域各打造一个国家级存储及备份数据中心,在长沙等31个省会城市打造核心数据中心,X就是在地级市打造本地网城市数据中心,通过数据中心实现一体布局、算力协同。

当前,边缘计算、量子计算、类脑计算等新型计算相继涌现,正在与其他技术进行跨界融合,深化生态协同、打好产业“团体赛”,势在必行。

从能听会说,到能理解会思考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庆峰

人工智能面临着两大时代主题,一个是人工智能3.0的浪潮在十四五期间如何兑现红利,一个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研发方向。

在国家的支持下,我们在语音识别、图片识别的核心技术上,走到了世界前列。比如我们在全球首次让英文语音合成超过了真人说话的水平,首次让语音识别准确率超过专业速记员。最好的人工速记员,准确率只能做到80%,而机器可以做到95%以上。

以前,手机导航里用林志玲的声音,录音可能要录一个礼拜。现在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模仿一个人说话。

我们开发的虚拟主播播报系统,可以说60多种语言,虚拟主播的形象、面部表情、嘴型都可以跟语音完全互动。

美国预测,到2045年之前,全世界50%以上的工作要被人工智能替代,而中国这个数据是76%。人工智能赋能基础研究、人工智能和脑科学结合、人机耦合……都是未来发展趋势,前景无限。现在就准备好,才不会在未来人工智能4.0的浪潮里被抛下。

从长远角度来说,一定要强调价值观的问题。人工智能绝不是替代人类,而是帮助人类。人工智能,是技术课题,也是伦理课题。

重新思考构建计算的方式

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哲学院院士 John Hennessy(约翰·轩尼诗)

距离Alphago取得的巨大突破,仅过去了5年。当时,DeepMind的计算机程序夺得世界围棋冠军,击败了最优秀的人类棋手。这是深度学习让人工智能技术取得巨大突破,比预期至少提前了10年。

在这之后,大家对机器学习兴趣激增,并把深度学习应用在各种问题上。比如,无人驾驶汽车能够识别自行车、其它汽车、路标、信号灯等;在医学诊断领域,通过皮肤病变的照片,就能确定是良性还是恶性。

最近,DeepMind又取得一项突破——AlphaFold2,这是分析、确定蛋白质结构和蛋白质折叠的一大飞跃,可能推动该领域20年的发展进程。

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系统的发展,对计算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应用程序的混合度和复杂度不断增长,计算需要达到的数量,已经到了顶峰。但我们又面临着摩尔定律的终结。(摩尔定律指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换言之,处理器的性能每隔两年翻一倍。)

如何让软件在计算机上有效地运行,这就是面临的挑战。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构建计算的方式,将应用程序与编程语言跟架构相匹配,并且把这些设计垂直整合。如果做到这点,就可以继续提高性能,并真正确保利用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的优势,让人们生活变得更美好。

科技创新,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周向宇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基础数学。伏羲和女娲,一个持规,一个持矩,测量日月星辰和大地。西周造车之父奚仲用规矩和准绳造车,《周髀算经》里周公详细论证了勾股定理。

中国文化对数学的严谨、严格、严密、准确、精确十分尊崇。国学的奠基者通过筹算,将其人文核心思想用数学命题来进行阐释,反映了数学威力和魅力。

运筹帷幄、技高一筹、略胜一筹等成语的使用,都源自于筹算。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矩、方圆,实际上就是数学问题。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这里的“无用之用”,就是构建科学知识体系,在当时普遍被人们所忽视。今天看来,科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不再是“无用”,而是“大有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指出:“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

在科技创新发展中,既要“做显功”,也要重视“做潜功”,才能更好发挥数学等基础科学的威力。

从智慧城市到智慧社会,拥抱数字技术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国家基础科学中心主任 陈晓红

“智慧社会”被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迎来建设新机遇。数字城市到数字社会,在城乡结合等9个方面实现了超越。数字社会内涵更广、范围更宽,更加追求融合发展和“以人为中心”。

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全方位赋能智慧社会建设。民生服务智慧化是智慧社会建设的重点,交通、医疗、安防、教育等领域与AI技术结合,能不断提高服务民生的效率。

数据资源既要开放共享,又要加大隐私保护。我们构建了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共享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数据可用不可见、可算不可思,流程可控、可追溯,可应用于社会治理方方面面。

企业应把数字化作为必修课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 陈黎明

过去两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就是新冠肺炎疫情,它改变了我们的工作生活、交流、学习方式。新常态下,所有企业应把数字化作为必修课,而不是选修课。

新的常态需要新的系统,新系统主要解决以下命题:一是数据经纬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对实时数据进行挖掘,形成对企业未来的洞察。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对比,和数据仓储对比,数据经纬用传统一半的成本可以获取8倍的速度。二是大规模的自动化,企业的人力资源、财务、物流、应收账款等管理都可以通过自动化来实现。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没有安全一切就无从谈起。美国一个调查显示,类似相关的安全事故,对企业造成的损失高达460万美元,有些安全事故的损失更是高达数亿美元。安全对于所有企业跟机构来说,至关重要。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曹娴 孟姣燕 谢卓芳 整理)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