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肾’是一首命运交响曲”

2021-06-11 09:37:14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杨蔚然] [编辑:刘畅畅]
字体:【

“我的‘前半肾’是一首命运交响曲”(抗疾背后的故事)

两次肾移植患者讲述抗疾背后的故事,感恩并珍惜恩人赐予的生命,好好活着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活着,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如器官移植者,为了健康地活着拼尽了全力。本篇抗疾背后,记者与两次换肾的当事人一起,“亲历”她和家庭的遭遇,记录她与疾病相关的故事,倾听她“前半肾”的抉择、抗争、妥协、感恩,以及悲苦与欢笑。

6月11日,是全国器官捐献主题公益活动日。记者将本次采访内容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记述下来,希望帮助到和故事主人公一样的人群,让他们从绝望中看到一丝希望,在迷茫中泛起一道微光,从苦难里练就一种勇敢,再在生活中寻到一点坚持与开怀。

讲述者:蔡娟,长沙人,生于1982年,大学毕业。

活过14岁是个奇迹,我在透析中等待

妈妈告诉我,在我3岁时,她发现我的尿液颜色与别人不一样,抱着我去看医生,于是有了我“前半肾”的生命乐章。

我是独生女,出生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30多年里,我在这儿“出镜率”相当高。听长辈说我“从小打针、喝中药不劳神……是个勇敢的孩子”;医生告诉我爸妈,我能活过14岁都是个奇迹,于是给他们开了一个再生育的指标。

记忆里,儿时和医院、化验、吃不完的中西药,还有各种偏方、营养品有关,没有体育课、户外活动,病假比上课时间多。在医院里,我结识了一个小伙伴,她叫鹰子,娃娃头、大大的眼睛,长得挺好看,没过多久,鹰子“去了很远的地方”,再没回来。多年后,我才知道,她患的是白血病。那年,我们8岁。

中医、西医甚至江湖游医轮番上场,终于我熬过了医生给我的生命期限——14岁。

2002年,我考上了大学。大二开学那天,我拿着学费挤进人群,突然眼前一黑,同学们的吵闹声离我越来越远……我又躺进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血红蛋白34克/升,还能走着进来?”护士很惊讶,她说女性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10克/升~140克/升。我住进当时医院那栋旧的红楼里,同屋是个70多岁的奶奶,腰间缠根管子,说是在做治疗,患了尿毒症。

在病房,我不停地输液,身体开始臃肿。第三天,我接触到一个新词儿——血透。因为害怕,我抗拒治疗。妈妈说,做一次如果好的话,我就可以出院。半哄半就下,当天下午我被送进了透析室。

看着透析室里红红的管子,我的血压瞬间升到180/100毫米汞柱。接下来3个小时的透析,先是给针麻药,再用毛线粗的针扎进血管,扎在肉最少的脚踝和脚背,因为血管太细,找不着,常被打肿,被扎多次,最后四肢各扎一根。我的第一次透析,在五花大绑伴随呕吐中结束。

第二天上午,爸爸站在病房门口,与器官移植科相貌斯文的刘医生聊着。后来,爸爸进来,迟疑了很久问我:“如果要你换肾愿意么?”“是不是不换就得死?”“也许……”“那就换吧!”

等待“上岸”的日子,我经历了最漫长、最不堪回首的透析岁月。

第一次换肾,我因害怕拒绝签手术同意书

2003年12月6日,午饭刚过,家里的电话响起。来电显示上是一串熟悉的数字,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器官移植科谢续标教授打来的。电话那头说:“没有哪里不舒服吧?准备一下,下午3时来医院手术。”不一会儿,亲友同学都知道我终于要手术了。

那天寒风刺骨,我收紧衣领,拖着重重的步子踏进医院。正上楼,谢教授迎面走来,手里提个黄白相间的小箱子,像个外卖盒。他告诉我,去机场接个南京来的东西。

我和爸爸进了医生办公室,一名年轻医生拿出手术同意书,给我们认真讲解。至于说了些什么,我根本没听进去,只记得他说:手术有风险,刀口是L型。然后,让我签字。听到“有风险”,我把笔一扔,“我不签!”医生和爸爸惊呆了。

年轻医生耐心解释,说提前告知病人和家属手术的风险是必要的程序。“你是在读大学生,这点不难理解吧?”这么一说,我只能硬着头皮签了字。

给我灌肠的是护士方姐姐,口罩上露出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她轻轻地扶我躺上病床,等待手术。那天,家里能来的亲戚都来了,手机里堆满了朋友、同学的鼓励与祝福信息。

黄昏时,我被担架车推进手术室。大门一关,闲杂人等全在门外等候。护士开始给我输液,我好奇又紧张,打量着手术室我能看到的一切。我瞅见,桌上的盒子正是谢教授拿去机场的“外卖盒”。后来我才知道,里面装着我的“肾宝宝”。

护士拿出一个粉色的罩子,准备套在我的面部。我问:“这是什么呀?香香的。”“是氧气。”等我醒来,已经是术后第三天。

几天没有洗头,醒来那天,护士方姐姐帮我实现了这个愿望。

失恋后踏进酒吧,真正的痛是心理的痛

我术后被隔离15天,就放归大自然了。这次“肾命”让我恣意行走了14年。

休学半年,再返校。老师安排我坐教室最前面靠窗的位置,所有同学往后挪,同学们也很自觉,没人围着我,偶尔会有小伙伴给我递纸条,我们便偷着乐。

在学校,我每天戴着口罩上下学,因为当时全校师生为我捐过款,大家都明白。后来,我完成了大学课程,勉强毕业。我面试的第一份工作是某通信公司,过五关斩六将,我被通知去体检。妇科检查时,医生想摁我的肚子,我下意识推开她的手。“为什么?”我支支吾吾说出我换过肾。就这样,我的第一次工作应聘,泡汤。

随后,妈妈单位(某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招聘,公司适龄子弟全部被通知参加面试。报名表上,其中有一栏写着“是否有慢性疾病或手术经历”,我犹豫了。妈妈说,你如实写。我被叫进去面试,有个熟悉我的考官说我就是大家捐款的那个女孩……最终,除了我,面试的子弟全部通过。

“手术痛不算啥,真正的痛是心理的痛!”我开始自卑、颓废,像只乌龟一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数着日子,不见阳光。时常还像刺猬,扎伤身边最亲的人。

有一次,闺蜜楠楠(化名)给我介绍了一个男朋友,在新疆工作。只不过,花3年编织的梦,成为美丽的泡影。爱情没了,我像个被上帝遗弃的孩子,连哭都觉得多余……

失恋后,我第一次踏进酒吧,与闺蜜两人喝了一瓶洋酒。3天后,我再次被送进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那是术后第一次住院,经过谢续标教授5天的治疗,我又开始活蹦乱跳。也是从那次起,我重新审视医患关系,重新认识我的救命恩人。

第二次换肾,“珍惜恩人赐予的生命并好好活着”

首次换肾10年后,我的“肾命”起了变化。拉肚子,肌酐噌噌往上蹿,小问题不断。一次又一次,终于我成功赖上了谢续标教授,经常找他救命!他是这个世界上除了我爸以外,最值得信赖的“男神”。

又因为一次肠胃炎,带出一场卵巢囊肿妇科手术。2013年冬天极冷,我感冒了,干咳。当时,有朋自远方来,我带着小伙伴去张家界游玩。回来后,我开始发烧,又去找谢教授,拍了CT。“你这孩子怎么得了,把自己咳出肺炎了。”谢教授边责怪我边开药。又一个5天,“男神”把我捞回人间。

消停了一阵子,我开启一场新疆之旅。48小时外加晚点8小时的车程,我一路摇晃到乌鲁木齐,游完14天后,我再次回到“娘家”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一次次幡然悔悟,我总想为谢教授做点什么。想起各位医生都有自己的病友群,救我的医生也需要有一个。谢教授爽快答应了。从此,病友群里,他成为所有“移友”的“男神”,群里关于病情的各种问题,他有问必答。

2017年我的“肾日”,我给天堂“生世永不相见(捐献者)”的他(她)写了一封信,又手捧鲜花、蛋糕送给谢教授。感恩一路有“你”陪伴,感恩一路有“男神”庇护。

这年3月,体检复查,谢教授告诉我:结果是慢排,肾移植后出现肾功能恶化。肌酐直线上升,丝毫没有退下去的迹象,我从身体到心理上完全接受要二次移植的现实。2017年11月17日,我进行了第二次换肾。

我的“前半肾”抗疾,最大的感受是,要规规矩矩善待每一位恩人的馈赠,珍惜恩人赐予的生命,并好好活着。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护人员送给“蔡娟们”的祝福语

好好生活,延续美好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器官获取中心负责人 郭勇

每次器官捐献与器官移植,都是生命的接力,祝贺大家重获新生。希望各位“移友”,好好爱护你们的新肾宝贝和新肝宝贝,带着捐献者的爱,好好生活。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 刘亚杰

生命来来往往,愿你们带着捐献者的大爱,替他们欣赏这个世界的美好,延续美好,认认真真过好当下每一秒。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 马望宗

每一例捐献背后,都有一个悲伤的故事,每一个器官都来之不易,希望你们带着这份来之不易的爱,健健康康地活下去,让这份爱永远传递下去。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 吴秀芝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因为有了在弥留之际选择捐献器官、挽救他人生命的捐献者,才有了各位移友的新生。希望大家带着这份大爱,好好生活,回馈家庭,回馈社会。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整理)

来源:长沙晚报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