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潮 百年颂88】颁发首届湖南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为科技兴湘注入强劲人才动力

2021-05-20 07:54:1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唐亚新 蒋岚 赵琦] [编辑:欧小雷]
字体:【

2004年,湖南首次设立和颁发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筠获奖,奖励金额高达100万元,充分体现了我省对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截至目前,共有13位科学家荣获该奖项。

“我当时是刘筠院士科研团队的硕士研究生。”5月19日,记者在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见到张纯副教授时,她正和学生一起忙于实验。谈到17年前的那场科技盛会,她记忆犹新。

(2004年2月24日,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长沙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筠获得我省首届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张目 摄)

2004年2月24日上午8时30分,省委、省政府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获得首届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的刘筠院士和科技进步奖获得者。

湖南宾馆中心会议室里座无虚席,气氛隆重而热烈。时年74岁高龄的刘筠院士身着正装,非常激动。在会上,他介绍了自己50年科研工作的体会,言语间情系三农,感人至深。

时任省委书记杨正午向刘筠院士颁发奖励证书和100万元奖金,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

“湖南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的设立,是我省科技界一大盛事。”省科技厅原二级巡视员谭立刚介绍,该奖项是湖南对科技人员的最高奖励,采用推荐制,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不超过两人。“省里颁发100万元奖金,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当时在全国都比较罕见。”谭立刚说,这也充分体现了湖南对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和对科技工作者的极大尊重。

(2004年2月24日,时任省委书记杨正午为刘筠院士颁发证书和奖金。 张目 摄)

据谭立刚回忆,首届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的评选,全省一共推荐了17名候选人。他们都是各领域的权威专家,竞争颇为激烈。最终,经过专家初评、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和省科技厅的审定,长期致力于鱼类及其他水生经济动物的繁殖生理及育种应用的刘筠院士脱颖而出。

“刘筠院士的科研成就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水产业的发展。在当时来说,就是‘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张纯介绍,刘筠院士是我国四大家鱼人工繁殖基础理论研究及人工繁殖技术建立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建立了中华鳖和牛蛙等多种水生经济动物的繁殖生理学理论及人工繁殖技术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鱼类及水生经济动物的苗种生产问题,让更多鲜美的鱼走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

“刘筠院士的获奖,对我们这些有志于科研事业的人来说,是巨大的鼓舞。”张纯说,在刘筠院士和刘少军院士带领下,科研团队不断取得突破,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验室平台建设不断发展,2016年,科研团队所在的实验室获评为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湖南省政府和科技部共建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湖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薪火相传,刘筠院士还拿出了大部分奖金,在湖南师范大学设立“刘筠奖学金”,资助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截至目前,已有100余名学子获得该奖学金的资助,其中不少学生毕业后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活跃在科研一线。

“首届湖南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颁发后,湖南不断完善各类科学技术奖励机制,形成了浓厚的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奋力拼搏的氛围。”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任朱爱君介绍,2019年2月,最新修订的《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开始施行,并在奖励对象、申报方式、奖项设置、奖励标准等多个方面进行完善和调整。如增设了省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和特等奖等级,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改为每年评选一次,每次不超过一人,奖金上调到200万元。

“奖励机制的完善更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和科技创新形势发展需要,推动了湖南在相关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为产业升级、科技惠民提供了强大支撑。”朱爱君说。

截至目前,共有13位科学家荣获湖南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这其中包括我国著名轨道电力牵引动力专家、我国电力牵引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的刘友梅院士,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何清华教授,遗传学与生殖医学专家、中国生殖工程创始人之一的卢光琇教授,长期从事畜禽健康养殖与环境控制研究的“养猪院士”印遇龙等。

为科技兴湘注入强劲人才动力,湖南科技事业高速发展,超高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超高速列车、中低速磁浮、C/C航空制动材料等标志性创新成果相继诞生,创新基础不断夯实,科技综合实力持续攀升。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创新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当前,全省上下正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我们要完善创新制度,加强政策引导,大力营造鼓励、支持、肯定创新的浓厚氛围,充分尊重、科学评价科技工作价值,增强科技创新内生动力,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迄今为止,共有13位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得主

由省政府设立的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是目前我省对科技人员的最高奖励。2004年2月24日,首届(2003年度)湖南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颁发至今,共有13位科学家荣获该奖项。他们分别是:刘筠、卢锡城、罗孝和、钟志华、何清华、刘友梅、俞汝勤、官春云、卢光琇、尹泽勇、何继善、印遇龙和周宏灏。他们参与并见证了湖南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我国著名杂交水稻专家、时任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罗孝和是2005年度湖南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得主之一。袁隆平称他是“杂交水稻事业的功臣,三系法的主将,两系法的元勋。”多年来,罗孝和协助袁隆平解决了杂交稻中的许多难题,特别是在优势原理、不育系选育、优势组合选配、杂交稻制种技术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清华是第一个来自企业的湖南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也是产学研结合的践行者。他长期从事工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在装备的技术理论研究与应用及成果产业化方面卓有成效。何清华领衔创办山河智能,目前入围了2020“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

2009年度湖南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得主、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来自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从事铁路牵引动力装备科研工作60余年。他是我国著名的轨道电力牵引动力专家、我国电力牵引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30岁的时候,刘友梅就被任命为“韶山1型”电力机车总设计师。随后,在刘友梅和他带领的团队努力下,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一路从跟跑、并跑,再到跑在世界前列,成为“中国制造”的代表作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终身教授周宏灏获得2019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他多年来从事药物反应性种族与个体差异遗传机制与转化应用研究,是我国遗传药理学、药物基因组学和个体化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周宏灏带领团队,在国内首次将高血压的药物基因组学基础研究与发现、机制确证、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基因检测、临床指导、教育培训、社会推广与示范贯穿形成一个整体,标志着我国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和实践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唐亚新 视频 周林熙 杨思 视觉 陈琮元)

(一审:夏博 二审:余画 三审:文杰)

相关专题:湖湘潮·百年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今日热点
焦点图